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註冊 - 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牙雕的河姆渡歷史

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牙雕的河姆渡歷史

河姆渡位於余姚,河姆渡遺址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度 4 米左右,疊壓著 4 個文化層 ,年代約為公元前 5000-3000 年。其中,第壹文化層距今約5000年,第二文化層距今約5600年,第三文化層距今約6000年,第四文化層距今約7000年。

河姆渡文化成就

河姆渡遺址是中國東南沿海極為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其文化特征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地域特色,在中華民族遠古文化的形成過程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主要有:

栽培水稻,從事以稻作為主的農業經濟活動。在第四文化層較大面積內分布著稻谷堆積層,最厚處近1米。伴隨出土的是代表性農具—骨耜,出土170余件。稻谷和骨耜的發現對於探討中國栽培水稻的起源及其在稻作農業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義。

發明榫卯木作技術,居住木結構房子。遺址發掘中,到處可見數量眾多的木樁及木構件,據考證為“幹欄式”建築遺跡。這種既可防潮又能防止野獸侵襲的“幹欄式”建築是中國南方傳統木構建築的祖源。尤其是榫卯技術的運用,把中國榫卯技術的歷史推前了2000多年,被考古學家稱之為 7000年前的奇跡。

信奉崇尚鳳鳥。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大量精美藝術品中,不少飾有鳥和太陽結合的圖案,單獨雕塑的鳥形象也出土數件。其中壹級文物“雙鳥朝陽”象牙雕刻件更是原始藝術品中的精品,形象地反映了原始農業發明以後,先民對知時的鳥和照耀萬物的太陽的崇拜。用骨、角、獸牙和玉石材料制成的,是河姆渡先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又壹體現。玉玦、玉璜的出現,證明了河姆渡文化也是中華民族崇尚玉器傳統的源頭之壹。駕馭舟楫,開展水上活動。遺址***出土了8支木槳,這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遺址出土的大量動植物遺存中以水生動植物為多,特別是鯊、鯨、裸頂鯛等海生魚類骨骸的發現,證明河姆渡先民已經憑借舟揖把活動範圍擴大到江河及近海地區,這在經濟活動和與外界交往中有重要意義。

河姆渡遺址出土文物還表明,河姆渡先民已開始紡紗織布,掌握髹漆,挖鑿水井,這壹切大大開闊了人們的視野,有力地支持了中華民族文化起源是多元的見識,證明了長江、黃河流域都是中華民族遠古文化的搖籃,河姆渡遺址因此而被稱為二十世紀中國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壹。

遺址現場展示,西位於博物館東南100米處占地面積2300平方米。以考古發掘場景復原和“幹欄式”建築重建,先民生產生活場景再現為文體內容。在2800平方米考古發掘現場內布滿密密麻麻的木建築構件和散布其間的文物,不由得讓人回想當時土破驚天的場面。在復原的幹欄式建築內外布置著各類生活、生產場景,婦女們紡紗織布,男人們斫木蓋

河姆渡遺址的發現及保護工作房。有的磨制骨器,有的搗谷脫殼,有的和泥制陶,有的凝神雕刻,使人仿佛回到了遠古時代,親身體驗先民創造燦爛文化的過程。

河姆渡遺址的發現是壹個偶然,1973年夏天,余姚縣羅江公社(現余姚市河姆渡鎮)決定在姚江邊上的渡頭村興建壹項水利工程,以提高抵禦洪澇災害的能力。在施工挖土過程中,人們發現了大量的陶片和動物的骨骸,這壹現象引起了上級文化部門的重視。經過1973年冬天和1977年冬天先後兩次考古發掘,河姆渡遺址以其獨特的文化面貌破土而出,呈現在了世人面前,引起了國內外的高度關註。

兩次考古發掘合計揭露面積2800平方米,出土了6700余件文物,發現了大量的人工栽培水稻、大片的木構建築遺跡和豐富的動植物遺存,為研究農業、畜牧、建築、紡織、藝術和中國文明的起源提供了及其珍貴的實物資料,被學術界命名為河姆渡文化。1982年國務院公布河姆渡遺址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賢人: 嚴子陵,名光,字子陵,西漢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生於姚北,卒於東漢建武十七年(公元42年),中國傳統文化名人。嚴子陵年輕時曾到外地求學,和南陽人劉秀結為同窗好友。後來,劉秀中興漢室,建立東漢政權,當上光武皇帝。嚴子陵怕被征召為官,即改名換姓,隱居不出。劉秀派人四處查訪,最後終於把他從垂釣處擁到京城。嚴子陵在京城拒絕和達官顯貴往來,連光武帝看望他時,也不行君臣之禮。光武帝向他請教治國之策,發現嚴子陵的見識果然與眾不同,隨即任命子陵為諫議大夫,他也不謝恩。幾天後,悄然離京,重新去過他的農耕、垂釣生活。嚴子陵這種不慕富貴,不圖名利的思想品格,壹直受到後世的稱譽。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範仲淹曾以“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的詩句,贊頌嚴子陵的高風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