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8月,臺北縣因與臺灣省的臺北縣同名,乃取當時大中,新豐兩大鎮“大豐”二字,定名大豐縣。這就是大豐名稱的由來。
唐代,今大豐區境隸屬於揚州海陵縣(今泰州市)。南唐升元元年(937年)隸屬於東都泰州海陵監(今大團以北隸鹽城監)。北宋時,沿海有紫莊、南八遊、丁溪、竹溪等鹽場、隸屬於泰州。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黃河奪泗入淮,海岸向東淤漲,境域隨之東擴,今丁溪至大團壹帶屬泰州,新鬥龍港壹線以北,則隸屬楚州鹽城縣。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稍前,曾將白駒場、劉莊場的管轄權從泰州劃歸淮安府鹽城縣。不久,又從鹽城縣劃歸興化縣。
1996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大豐縣,設立縣級大豐市,由鹽城市代管。2015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縣級大豐市,設立鹽城市大豐區。
擴展資料:
大豐區發展:
2016年江蘇鹽城市大豐區牢固樹立“生態是生產力生態是競爭力、生態是品牌力”的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推動轉型升級、內涵發展、綠色增長的重要內容,靠生態造福百姓,靠生態吸引要素,靠生態集聚產業,實現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
在鹽城率先建成省級生態縣(市),國家生態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通過國家級考核驗收,國家生態鎮實現全覆蓋,建成國家園林城市。
編制實施《大豐區農村畜禽養殖汙染集中處置實施方案》,積極推進全區畜禽糞便集中處置項目。總投資6390多萬元的江蘇蘇港和順公司畜禽糞便綜合利用項目已建成投運,半年已處置壹萬噸雞糞,解決部分畜禽汙染問題。
百度百科-大豐區
中國網-鹽城市大豐:放大生態優勢 加快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