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註冊 - 新時期如何統籌城鄉發展

新時期如何統籌城鄉發展

些答案來源網絡搜索:

1、積極先行探索,建立綜合評價體系

新時期,全市上下正在奮力建設幸福大豐,客觀上要求我市迅速制定統籌城鄉發展水平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量化72萬大豐人的幸福感。創先爭優的大豐精神,客觀上也要求我市繼續在經濟發展和制度創新上領跑蘇北。大豐港國家壹類口岸的成功申報、百億企業集團相繼落戶、國家小型農田水利重點建設縣成功獲批、部省合作示範土地整治項目建設等諸多成功實踐,都證實了“機遇只青睞有準備的人”。只有提前謀劃,夯實基礎,才有可能爭取到更優惠的政策,吸引優秀人才、優質項目、高端技術集聚大豐,***同發展。因此,我市迫切需要建立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壹要強化宏觀指導。在成立統籌城鄉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的基礎上,加強人力配備,引入專家智囊團,為評價指標大類、指標因子設置、目標值設定等提供宏觀指導,確保我市評價指標體系設置科學、前沿和富有大豐特色。

二要敲定大類分值。結合我市統籌城鄉發展現狀,在統籌城鄉經濟發展、統籌城鄉社會事業和基礎設施、統籌城鄉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統籌城鄉生態環境四大領域設置評價指標大類,圍繞“十二五”規劃目標和“以工強市、兩海齊抓、生態立市、旅遊興市”四大戰略,側重統籌城鄉經濟發展和統籌生態環境,科學分配四大類分值,可分別確定為30分、20分、20分和30分。

三要組建指標因子。以2010年為評價基期年,評定現行水平,制定“十二五”期間各年度發展目標,側重比較類指標,如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倍數、二三產從業人員比重、城鄉垃圾集中收集處理比率、常年空氣汙染指數差、城鄉信息化水平比率等,引入增長類和下降類指標,如城鄉居民收入增幅、物價上漲指數、城鄉高中教育入學率和醫療成本降幅、單位GDP能耗降幅等。

四要實施動態管理。統籌城鄉發展是壹個長期、永無止境的發展過程,因此至“十二五”規劃期末,還需要根據未來發展情況,適度擡高目標值和調整評價因子,將我市統籌城鄉發展不斷推向縱深。

2、推進市鎮工業化和現代服務業,增強統籌發展實力

圍繞“雙核壹帶”,我市三區、十園和各鎮工業集中區空間布局合理,具備加速推進市鎮工業化的基礎條件。

壹是傳統產業不放棄,瞄準戰略性新興產業。繼續發揮對我市拋丸機等四大傳統產業的支柱性優勢,加大技改投入和科研支持,提升傳統產業。依托傳統產業的品牌優勢,瞄準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生物、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招引成長潛力大的項目,依托港口優勢做足招引項目的後續產業鏈配套。同時,註重市鎮工業協調發展,通過產業分類、投資強度遴選,將不適宜在三區發展的項目轉移到鎮工業集中區。

二是統籌城鄉生態,發展特色旅遊業。我市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海洋、濕地、森林、迷路、知青等自然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中華麋鹿園和在建的幸福公社、知青影視基地等正努力打造5A級景區。對內服務全市人民,挖掘本地市場。我市的本地旅遊市場空間還很大,建議開通麋鹿園、二期碼頭、知青館、高科技企業、園區等旅遊專線,開發本地遊項目。市民可以選擇周末參觀麋鹿園、感受知青歷史或是遊覽高科技企業、園區,感受我市經濟快速發展,實現不出遠門即可愉悅度假、休閑旅遊。對外加大品牌宣傳,拓展外地市場。借助麋鹿節等大型活動,繼續與上海、蘇州等緊鄰旅遊熱點城市對接,發揮我市灘塗、濕地、麋鹿、知青等特色資源,開發“壹日遊”、“二日遊”短線產品,吸引外籍外地人士來我市休閑、度假。開發“農家樂”、“開心農場”等特色農業旅遊產品,將新農村建設和旅遊產品開發結合起來。

3、加速人口城鎮化,推行公***服務均等化

“十二五”末,我市主城區將由20平方公裏擴展至40平方公裏,人口由目前的15萬人增至30萬人。各鎮的城鎮化目標都很高。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增強了市鎮經濟實力,增強了市鎮的資源集聚能力,為人口城鎮化奠定基礎。

壹要留住本地人,吸引外來人。近年來,我市經濟持續向好快速發展,資源優勢日益顯現,回豐工作的本市大學生、來豐工作的外國人和外地人越來越多。“十二五”規劃對我市未來五年的人口導入有著明確的要求。今後,還需繼續實行稀缺專業人才、留學高學歷人才和創業領軍人才的扶持和安置優惠政策,吸引更多高層次、高學歷、高技能人才落戶,提升我市整體人口素質。

二要推行公***服務均等化,有序轉移農村人口。農業用地被征為城鎮建設土地的同時,伴隨的是大量失地農民向城鎮轉移。除此之外,全市每年列入增減掛鉤復墾拆遷的農民超過2000人。他們都是新進入城鎮的農村人口。通過推行公***服務均等化,讓被拆遷農民即便在戶籍制度限制下,也能公平地享受市民的教育、醫療和養老等待遇,提升勞動技能,過上安定的生活,增強他們對城鎮的歸屬感,實現農村人口的有序轉移。

4、加大“以城帶鄉”力度,推進農業產業化

“十二五”末,規劃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在現有基礎上大幅增加至29800元和16600元。重點在農民增收,難點也是農民增收。按照我市人均耕地2.57畝測算,畝產純收益需達到6459元/年,方能達成農民增收目標。若實行壹家壹戶的種植模式,發展棉、麥、水稻等傳統農業,是不可能實現的。

壹是工業反哺農業,統籌城鄉基礎設施投入。 我市農村基礎設施條件較差,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民生活條件亟待改善。加大工業反哺農業,將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返還、土地出讓金收益、耕地開墾費等足額用於土地整治和增減掛鉤項目建設,提升農業生產條件,改善農民生活環境,讓農業農村分享到城鎮建設的增值收益。“十二五”期間,我市重點依托部省合作土地整治示範和國家級增減掛鉤試點單位的平臺,積極爭取農業綜合開發治理和小型農田水利配套建設等土地整治項目,大力實施增減掛鉤復墾和萬頃良田建設工程,改善農民生活條件,推進統籌城鄉發展。

二是發展高效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化。鼓勵多種形式的土地流轉,促進土地向種田大戶集中。發展設施園藝、花卉苗木、畜禽規模等現代高效農業,依托品種改良種植大蒜、秋冬大白菜、青梗菜、甜葉菊等作物,進行蔬菜深加工,推進農業產業化。

同時,繼續強化農業品牌意識,鼓勵各類農業主體積極申報註冊商標,特別是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標識,參加各類評獎、評優活動,發揮麋鹿牌早酥梨、裕華牌大蒜等品牌效應,做大品牌,完善產業鏈。

5、打破條塊分割,創新實行資金全統籌

隨著國家對“三農”問題的持續重視,國土、水利、農業、醫療、衛生等部門的支農惠農資金種類將越來越多,為有效發揮支農惠農資金對推進統籌城鄉發展的綜合效益,建議市政府成立支農惠農資金整合統籌領導小組,制定資金整合統籌實施意見。

壹是明確資金整合統籌主體。今後,國家及省、市各有關部門下達的所有支農惠農資金,均由鎮政府在不改變資金用途的前提下,整合落實到具體項目和載體。

二是實行資金使用、撥付和管理分離制。如水利部門下達的河道整治資金,村組為資金使用單位,具體負責項目實施;鎮政府為資金統籌單位,負責資金撥付並主動接受監督;水利局授權委托鎮水利站為資金管理單位,負責項目招投標、質量管理,並經水利局授權監督鎮政府足額及時撥付支農資金。

三是實行項目管理費制度。鎮政府按項目、資金計提壹定比例的管理費給項目管理單位。結余資金仍由鎮政府紮口管理,按照用途不改變的原則,用於支持農村農業發展。

四是建立健全獎懲機制。堅持專款專用和整合利用相結合,既發揮職能部門爭取資金的積極性,又從維護和改善民生出發,切實發揮支農資金使用效益。引入審計、監察等部門,對資金整合統籌規範、有效的單位給予獎勵,對截留、挪用支農資金和違規違法使用的行為,按照相應規定依法追究責任,既處理事,更處理人。

6、嚴格規範試點,為面上推廣積累經驗

受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試點必須是高標準的,我市統籌城鄉發展也是如此。高標準本身沒有錯,但為防止少數幹部從個人政績出發,搞大拆大建,低效利用和浪費有限的公***資源,不利於試點經驗的積累和面上推廣,需進壹步嚴格規範試點。

壹是加強政策宣傳。針對當前少數幹部存在的理解不到位、認識不準確的問題,加強政策宣傳,使其正確認識到這是壹項長期、系統的工程,開展試點是為了找準基礎性、關鍵性和全局性的工作,作為主攻方向,更好地推進統籌城鄉發展工作。及時糾正和幫助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政績觀。同時,註重吸收社會公眾參與和監督統籌城鄉發展工作。

二是組織試點自查工作。建議由市農工辦、市財政聯合牽頭,相關部門配合,立即開展現有試點的資金投入、政策措施創新效果評估和試點區農民滿意度調查,對違背試點目標的試點暫停試點,對違反農民意願,搞大拆大建的行為追究責任。

三是規範資金使用和監管。建議建立統籌城鄉發展試點的資金管理和監管機制,市人大、市紀委監察和審計局參與,將試點建設的資金投入和以試點名義爭取的資金納入監管範圍,開展定期的資金效益評估。

四是鼓勵制度和措施創新。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科學評價試點工作,弱化試點對資金投入的依賴,鼓勵試點單位進行制度和措施創新,使試點成為檢驗政策、措施的科學實踐,為面上推廣提供可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