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有字數限制。。。。。。
60年5月25日4時20分,登山隊勝利登上珠峰
,像瀑布壹樣從萬丈懸巖“飛瀉”而下;縱深的峽谷曲曲彎彎,好象永遠無法走到它的盡頭……。珠穆朗瑪——這座海拔8882米的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地球上最高的峰巒,巍峨而奇峭,聳立在祖國西南高原的邊緣,成為壹道雄偉壯麗的天然屏障。
但是,珠穆朗瑪峰由於它舉世無比的高度,變幻莫測的氣候和極端險惡的地形,使它在過去的漫長年代裏,幾乎與世隔絕。在世界許多國家,人們都把它與地球的南極和北極相提並論,稱作地球上的“第三極”。地球的兩極雖然也壹直被人們看作是危險而神秘的地帶,但早在18、19世紀,就有人到那裏進行探險活動。而珠穆朗瑪峰直到20世紀50年代以前,世界科學和工業已經進入了很發達的時代,人類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之後,仍然只能踟躇在它的山坡上,無法登上它的頂峰,探測它的秘密,使它成為地球上最後壹個 “無法接近”的神秘地區。
據大英百科全書記載,有長久登山歷史的英國,從1921年就開始企圖攀上它的頂峰。當時,他們取得我國西藏地方當局的許可,到1938年止,曾七次從西藏境內沿珠穆朗瑪峰北坡試圖攀登頂峰。結果,他們都失敗了。曾經在英國登山界煊赫壹時的兩名經驗豐富的英國登山探險家馬洛裏和伊爾文,在1924年從北坡攀登珠穆朗瑪峰,這是英國登山家們第三次試圖登上這個高峰。雖然比起他們過去的同行們到達了較高的高度—— 拔海8500米左右,但他們就在這樣的高度上再沒有回來。英國“探險家”們經歷了七次失敗記錄以後,他們得出了這樣壹個結論:想從北坡攀登這座“連飛鳥也無法飛過”的山峰,“幾乎是不可能”的。他們把珠穆朗瑪峰北坡稱作是“不可攀援的路線”、“死亡的路線”。據說,壹直到1953年,新西蘭人埃德蒙德·希拉裏爵士在珠穆朗瑪峰南麓山地舍帕族向導諾蓋·滕辛的幫助下,兩人才從南坡登上了頂峰。
但是今天,珠穆朗瑪峰北路“不可征服”的神話被徹底打破了。在我們這個奇跡湧現的時代,年輕的中國登山隊僅僅用了短短的兩個月的時間,就踏雪蹬冰,飛巖走壁,在英國“探險家”們稱為“死亡的路線”上,踩出了壹條通向珠穆朗瑪頂峰的勝利道路,把紅旗插上了這個地球上的制高點。
向珠穆朗瑪峰進軍
今年3月19日,珠穆朗瑪山區風雪交加,幹燥的粒雪象濃霧壹樣迷漫在山巒的上空;
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
圖冊 22張
陣陣刺骨的寒風翻滾,把沙石卷起幾十丈高。中國登山隊的全體隊員們,冒著高原的風雪和嚴寒,來到了珠穆朗瑪峰下。
他們在珠穆朗瑪山下拔海5120米的壹塊谷地上停下來,前面就是珠穆朗瑪峰的重巒叠峰。這塊谷地是壹道已經萎縮的山谷冰川的脊部,兩旁堆積著冰川流逝時帶來的壘壘巖石。中國登山運動員們決定把登山隊的大本營設在這裏。
中國登山隊隊長和副隊長是我國著名的登山運動健將史占春和許競。他們參加登山活動都不過五年的時間,但他們勇敢頑強,幾年來南征北戰,不止壹次地領導和組織我國的登山隊,勝利地征服了國內許多座舉世聞名的高峰,在我國登山史上樹建了功勛。今天,他們又率領我國矯健的登山運動員們來到珠穆朗瑪峰,要與兇惡的大自然展開壹場驚心動魄的戰鬥。參加這次登山活動的隊員,來自祖國各個地方,各個行業。他們當中有東北廠礦的職員,有西南原始森林裏的林業工人,有駐守祖國邊疆的人民解放軍戰士,有西藏高原農村的翻身農民,有科學研究機關的科學工作者,還有壹些是高等院校的學生。
寒風發狂地呼嘯,巨大的冰崩發出雷鳴般的轟響,雪粒飛揚著,把天空攪得壹片混沌,珠穆朗瑪峰完全隱藏到白茫茫的風雪裏,只露出壹個黑色的影子,更顯得險峻和高不可攀。
但是,大自然的暴力並沒有嚇倒中國登山運動員們,他們的歡笑聲蓋住了壹切。他們在這人跡罕見的珠穆朗瑪峰下,樹起高大的旗桿,第壹次升起了祖國的五星紅旗。他們搬走石堆,在峽谷裏搭起壹座座氈毛帳篷;挖開凍土,在山坡下砌起壹眼眼爐竈……,就在這不久前還是野獸出沒的地方,他們正式“安家落戶”了。
登山隊員們的生活是多彩的。盡管這裏偏僻而荒涼,但他們用自己的雙手使這裏充滿了生氣。他們在帳篷中間的空地上,支起幾根木竿,纏上幾條紅布,搭成壹座象征性的“ 彩門”。兩邊“門”框上用紅筆寫著他們自己編的對聯:
“英雄氣蓋山河,
敢笑珠峰不高。”
在他們居住的帳篷的四壁,許多登山隊員連夜張貼上他們自己寫在紅紙或綠紙上的標語和口號:
“哪怕珠峰比天高,
怎比英雄誌氣豪!
踏雪蹬冰飛絕壁,
定叫紅旗頂峰飄。”
珠穆朗瑪山區瞬息萬變的氣候,給登山隊員們帶來了無窮的困難。暴風常常把登山隊員們的帳篷刮得東倒西歪,隊員們往往不得不從睡夢中起來與攝氏零下二十度左右的寒風搏鬥。大雪紛飛,連爐竈也無法點燃,隊員們有時連開水也很難喝上。嚴酷的寒潮襲來,迫使人們整天不能走出帳篷壹步。但是,登山隊員們卻自豪地寫下這樣的標語:
“困難就是考驗!
堅持就是勝利!
信心就是成功!”
為了在較短的時間內征服珠穆朗瑪峰,中國登山隊壹到達山下,就立即迅速全面布開了戰線,從各個方面開始了準備工作。氣象工作人員在珠穆朗瑪峰荒漠的山坡上,第壹次建立了設備完善的氣象觀察站,各種精密的氣象儀表立刻把珠穆朗瑪峰的天氣要素記載下來,為未來的登山活動提供準確的氣象情況預報。無線電報務員們在崎嶇陡峻的山巖間架起了高大的無線網,開始與祖國各個戰線緊密聯系。醫生和護士們更顯得忙碌,他們壹次又壹次地為登山隊員們檢查身體,治療“高山病”,使登山隊員們在高海拔的惡劣環境下,仍然能保持著充沛的精力。總務幹部繼續東奔西走,源源不斷地從祖國各地運來各種高質量的現代化的高山技術裝備,以及營養豐富、品種繁多的高山食品和飲料,為登山活動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保證。
與此同時,登山隊隊部負責人和登山隊員們壹道,進壹步研究了珠穆朗瑪峰的有關資料,制定了征服珠穆朗瑪峰頂峰的總體計劃。根據我國近幾年來進行高峰探險的經驗,攀登拔海7000米以上的山峰,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壹次行軍就取得勝利,而必須經過幾次適應性行軍,逐步上升,逐步適應高山環境,然後集中力量突擊主峰。因此,登山隊隊部決定把奪取珠穆朗瑪峰頂峰的戰鬥分成四個“戰役”進行。
第壹個戰役——登山隊員從大本營出發,到達拔海6400米的地方,然後返回大本營休息;
第二個戰役——從大本營上升到拔海7600米的地方,然後返回大本營休息;
第三個戰役——從大本營上升到拔海8300米的地方,再返回大本營休息。
在這三次適應性行軍中,登山隊員們壹方面要在沿途不同拔海高度建立起許多個高山營地,為最後奪取頂峰創造物質條件,同時,隊員們逐步上升,又能取得對高山環境的充分適應性。在這以後,第四個戰役就要求隊員們從大本營出發,直抵拔海8500米的地方,建立奪取主峰的“突擊營地”,然後從這個營地出發登上拔海8882米的頂峰。
3月24日,這個征服珠穆朗瑪峰頂峰的戰鬥計劃,經過反復的修訂,最後在全體隊員大會上壹致通過。
第壹次行軍
征服珠穆朗瑪峰的戰鬥開始了。
3月25日,連綿的風雪停息了。籠罩在山區上空的昏蒙蒙的霧幕開始消散,隱藏了多時的太陽又從山後冉冉升起,陽光把珠穆朗瑪的山巒映得五彩繽紛,天空瓦藍瓦藍的,沒有壹絲浮雲。在珠穆朗瑪山區,這是少有的好天氣。
幾天以前,中國登山隊隊部就根據準確的氣象預報,決定全體登山隊員今天從大本營出發,開始向珠穆朗瑪峰進行第壹次適應性行軍。
中午12時,全體登山隊員們背著登山背包,拿著冰鎬,集合在珠穆朗瑪山下的廣場上。在莊嚴的國歌聲中,登山隊員們親手把壹面五星紅旗徐徐升上燦爛的晴空。然後,中國登山隊隊長史占春向整裝待發的登山隊員們發布向珠穆朗瑪峰進軍的命令:“現在,中國登山隊開始向世界第壹高峰挺進!”
登山隊員們是沿著珠穆朗瑪峰的東絨布冰川的中脊路線前進的。東絨布冰川是珠穆朗瑪山區山谷冰川中的壹支,長度在13公裏以上。由於氣候的極端寒冷,儲蓋在山坡上的積雪在漫長的年代中逐漸凍結和凝固,形成堅厚的冰層,象江河壹樣沿著彎曲的山間峽谷向山下緩慢移動。登山隊員們就要踏著這條陡滑的冰層攀登上去。
傍晚,夕陽斜掛在珠穆朗瑪峰西邊的天際,暮靄從山谷中嬝嬝升起,登山隊員們迎著寒冷的山風,來到了珠穆朗瑪山中的第壹號營地——拔海5400米的山坡。大隊停下來,決定在這裏休息。
在這個營地附近的山巖下,登山隊員們看到了幾個亂石圍壘的空地,裏面散堆著銹爛的罐頭空筒和發黑的皮鞋,有些東西上面還能看到模糊不清的英文商標。這是英國“探險家”們的遺跡。英國人從1921年到1938年,曾經七次從這裏試圖攀登珠穆朗瑪頂峰,但都沒有成功。
奇異的冰雪世界
第二天清晨,登山隊員們翻過壹段險峻的山巖以後,開始進入壹個奇異的冰雪世界— —東絨布冰川的“冰舌”地區。冰川從巨大的粒雪盆地移動到雪線以下,受氣溫和壓力的影響,變成舌頭般的冰帶,在地貌學上稱為冰舌。珠穆朗瑪山區的冰川由於消融和補給的運動比較劇烈,在它們的冰舌地區“生長”著其他地區冰川所未有的“冰塔”。這些數不清的冰塔有些尖削而崢嶸,象林立的春筍;有些巍峨而高聳,象壹座座寶塔。它們象水晶壹樣透明而潔白,象寶石壹樣絢麗奪目,彼此毗連起伏,形成了冰雪的“森林”。面對著眼前壯麗的景色,登山隊員們忘記了疲勞,忘記了危險,歡呼著,歌唱著,在冰峰雪塔間穿來穿去,不時地用攝影機把它們攝入鏡頭。
但是,這壹帶的路途卻變得越來越難走了。人們常常只能從冰塔間的狹窄隙裂中間穿過。在強烈的高山陽光下,冰面冒著氣泡,裂縫中不時傳出冰塊炸裂的聲音。接著,冰塔的尖端或側角崩塌下來,巨大的冰雪碎塊紛紛四散,稍不小心,就會遇到危險。
在壹個冰川拐彎的地段,幾座冰塔並立在壹起,象壹座座墻壹樣,把窄削的山坡整個堵住了。看來,人們只有從冰縫中間鉆過去,但是,顯著的冰崩痕跡表明,這樣做是很危險的。
隊伍停下來,尋找更安全的路線。正在這時,隊員們在冰塔下的壹塊巖石上發現了壹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