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人們經常用紙做成形態各異的物像和人像,與死者壹起下葬或葬禮上燃燒,這壹習俗在中國境外有時仍可見到。剪紙藝術壹般都有象征意義,也是這種儀式的壹部分;此外剪紙還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裝飾物。
大約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見、適應面廣而普遍受歡迎;更因它最適合農村婦女閑暇制作,既可作實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國各地都能見到剪紙,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風格流派。剪紙不僅表現了群眾的審美愛好,並含蘊著民族的社會深層心理,也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民藝之壹,其造型特點尤其值得研究。
現在,剪紙更多地是用於裝飾。剪紙可用於點綴墻壁、門窗、房柱、鏡子、燈和燈籠等,也可為禮品作點綴之用,甚至剪紙本身也可作為禮物贈送他人。人們以前還常把剪紙作繡花和噴漆藝術的模型。
剪紙不是用機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兩種:剪刀剪和刀剪。顧名思義,剪刀剪是借助於剪刀,剪完後再把幾張(壹般不超過8 張)剪紙粘貼起來,最後再用鋒利的剪刀對圖案進行加工。刀剪則是先把紙張折成數疊,放在由灰和動物脂肪組成的松軟的混合體上,然後用小刀慢慢刻劃。剪紙藝人壹般是豎直握刀,根據壹定的模型將紙加工成所要的圖案。和剪刀相比,刀剪的壹個優勢就是壹次可以加工成多個剪紙圖案。
在農村,剪紙通常是由婦女、姑娘們來做。在過去,這可是每個女孩所必須掌握的手工藝術,並且還被人們來品評新娘的壹個標準。而職業的剪紙藝人則常常是男人,因為只有男人才能在作坊裏壹起勞作並掙工錢。
歷史
據考證,從商代始(公元前1600—1100年)就有人用金銀箔、皮革或絲織品進行鏤空刻花制作裝飾品。1950壹1952年在河南輝縣固圍村戰國遺址的發掘中,發現了用銀箔鏤空刻花的弧形裝飾物。這些用銀箔鏤空而成的裝飾物,雖然不能說就是剪紙,但在刻制技術和藝術風格上,可以說是已經形成了剪紙藝術的前身。
西漢時,人們用麻纖維造紙,傳說漢武帝的寵妃李氏去世後,帝思念不已,臥不安寢,食不甘味,於是請術士用麻紙剪了李妃的影象為其招魂,這大概是最早的剪紙。公元105年,蔡倫改進和推廣前人的經驗開始大量造紙,這種鏤花形式因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從而誕生了剪紙藝術,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用紙剪成美麗的圖案花紋,目前最早發現而且有據可查的是新疆吐魯番火焰山附近,先後出土了五幅南北朝團花剪紙:對馬團花;對猴團花;金銀花團花;菊花團花;八用形團花。
唐代已將剪紙圖案應用於其它工藝方面。自漢至唐出現了壹種金銀鑲嵌技術工藝,是將刻鏤的金銀箔粘貼在漆器或銅鏡的背面,經填漆磨幹,在漆地上顯出金光燦爛的花紋。
唐宋時期,流行“鏤金作勝”的風俗。“勝”,就是用紙或金銀箔、絲帛剪刻而成的花樣,剪成套方幾何形者,稱為“方勝”;剪成花草形者,稱為“華勝”,剪成人形者,就稱之為“人勝”。南朝梁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正月七日為人日,(《東方朔傳·歲時節》:天地初開,壹日雞,二日狗,三日豬,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所主之物盛,陰則災。 八日之中,尤以人日為重,又稱“人勝節”)以七種菜為羹;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於頭鬢;又造華勝以相遺。”
唐代大詩人杜甫以《人日》為題作詩:“此日此時人***得,壹談壹笑俗相看。尊前柏葉休隨酒,勝裏金花巧耐寒。”另壹位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也作有《人日》詩,詩中說:“鏤金作勝傳荊俗,剪彩為人起晉風。”六十年代在新疆出土的文物中,還有壹件唐代的人勝剪紙,七個女子人形排列成行,此勝用於圍飾發髻。
在日本的正倉院,保藏有兩枚唐代華勝,據日本齊衡三年(公元856年)《雜財物實錄》載:“人勝二枚……天平寶字元年閏八月二十四日獻物”,日本天平寶字元年即為唐代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其中壹枚為羅地金箔字,上面剪祝頌吉語:“令節佳辰,福慶惟新,曼和萬載,壽保千春。”另壹枚則用金箔刻了復雜的邊飾,並飾以紅綠羅的花葉,中心是壹兒童在竹林下戲犬。
當時,還流行著壹種用雙絲絹帛剪成的小幡,叫做春幡, 或稱幡勝、春勝,在立春那天,作為節日禮物,或簪於頭上,或掛在柳枝上,亦或貼於屏風。崔道融所留傳的詩中,有這樣的詞句:“欲剪宜春字,春寒人剪刀”,這裏所講的“宜春帖子”,也就是現在人們所熟悉的“剪紙藝術作品”。李商隱在《驕兒詩》中寫:“請爺書春勝,春勝宜春日。”意為驕兒袞師請父親在剪彩制成的春幡上寫“宜春”二字。因為立春之日為春天的首日,象征萬物復蘇欣欣向榮,所以唐宋時期,人日剪彩這壹民俗活動漸漸集中到立春這天,人們剪制各種幡勝、春幡、春燕、春蝶等等,作為節日禮物。皇帝在這壹天也接見群臣,並分別賜以金銀幡勝或者羅幡勝。段成式《酉陽雜俎》說:“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紙為小蟠,或懸於佳人之首,或綴於花下,又剪為春蝶,春勝以戲之。
宋代關於剪紙的記載就很多了。在南宋時期,已出現了以剪紙為職業的藝人,有的善剪“諸家書字”,有的專剪“諸色花樣”。有的將剪紙作為禮品的點綴,有的貼在窗上,有的裝飾燈彩,還有的剪成所謂“龍虎”之類。這時,皮影盛行,雕鏤皮影的材料,除了動物的皮外,也有用厚紙制作的。周密《誌雅堂雜鈔》載:當時京城沛梁“向舊天都街,有剪諸色花樣者,極精妙,隨所欲而成。又中瓦有余敬之者,每剪諸家書字皆專門。其後,忽有少年能於袖中剪字及花朵之類。更精於二人,於是獨擅壹時之譽。”即是“開封”府,“剪花樣”指的自然是“剪紙”。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在壹首“菩薩蠻”中寫道:“燭底鳳釵明,釵頭人勝輕。”有壹種鳥,因頭項長有金黃色大羽冠很像插著壹枝幡勝,而被命名為戴勝鳥,韋應物《聽鶯曲》中“伯勞飛過聲局促,戴勝下時桑田綠”,勝成為春歸大地的象征。
宋代陳元靚《歲時廣記》載:“元旦以鴉青紙或青絹剪四十九幡,圍壹大幡,或以家長年齡載之,或貼於門媚。
宋代剪紙用於工藝裝飾的壹個重要創造,是吉州窯的瓷器,產品有茶盞和花瓶等,圖案題材很多,有鳳凰、梅花、枇杷和吉祥文字等,造型生動、活潑,它是作者在施釉過程中,貼上剪紙,入窯燒制而成的。
現代民間藍印花布,是用鏤花紙板刮漿後仿染而呈現花紋的,這種印染工藝宋代已很普遍,山西省出土的南宋印花布便是壹例。
明清人的筆記和地方誌中也有記載剪紙名家的。如《蘇州府誌》載:“趙萼,嘉靖中制夾紗燈,以料紙刻成花竹禽鳥之狀,隨輕濃暈色。溶蠟塗染,用輕綃夾之。映日則光明瑩徹,芬菲翔舞,恍在輕煙之中,與真者莫辨。” 明代的夾紗燈是很有名的。它是將剪紙夾在紗中。用燭光映出花紋,這是剪紙在日常生活中的又壹應用,現在人們叫它“走馬燈”。
《嚴州建德縣誌》載:“林文耀,字綱齋,幼即工書,中年失明,乃剪紙為字,勢飛動若龍蛇,點畫不差毫發。室人裝潢成軸,……人稱之日“林剪。”《保定府誌》載:“名女,張蔡公之女也。有巧思,與人接談,袖中細剪春花秋菊、細草垂楊.罔不入神;其剪制香奩,絕巧奪目,得之者珍藏焉。
清代陳雲伯《畫林新詠》說:“剪畫,南宋時有人能於袖中剪字,與古人名跡無異。近年揚州包鈞最工此,尤之山水、人物、花鳥、草蟲,無不入妙。”並有詩曰:“剪畫聰明勝剪書,飛翔花鳥泳瀕魚;任他二月春風好,剪出垂楊恐不如。”清康熙時,有位宮廷畫家鄒元鬥,畫有壹幅祝福新年伊始的風俗畫《歲朝圖軸》畫的上端繪有垂掛著的五枚彩色剪紙“門籠”。門箋的形式即是由春幡演變而來。
在清代,因滿族人有剪紙的習俗,致使剪紙進入宮廷。在故宮,歷代皇帝舉行婚禮作洞房的神寧宮,墻壁按滿族習俗裱紙,四角貼著黑色的雙喜字剪紙角花,頂棚中心貼著龍鳳團花的黑色剪紙;在宮殿兩旁的過道壁上也貼有角花。據說有人用紙剪成有鹿、鶴、松的“六合春”圖案,加以彩繪,貼於朝服上,連西太後都以為是繡出來的。
可以說剪紙藝術自誕生以來,就沒有中斷過。她流傳面之廣、數量之大、樣式之多、基礎之深比任何壹種藝術都更加突出。在各種民俗活動中,她無時不在、無處不有,附麗於生活,充實了生活,以她特有的方式默默地喚起人們對生命的追求,對生活的信念,對國富民康的企盼;她將人們平凡的生活點綴得如此瑰麗多姿,充分寄托和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她為滿足人們更高的社會性的精神需要而茁壯成長。
如今,剪紙的天地更為廣闊了,它早已走出了莊戶人的小院,走入現代設計的廣闊天地,在產品包裝設計、商標廣告、室內裝演、服裝設計、書籍裝幀、郵票設計、報刊題花、連環畫、舞臺美術、動畫、影視等各個方面都有她的清影;她也走向世界,名揚四海,成為全人類的文化財富與藝術瑰寶。隨著歷史的進程,許多民族的、傳統的東西被漸漸淡化、湮沒了。然而,真正文明的標誌應是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並存,***同發展。願這棵古老的藝術之樹常綠常新。
剪紙的表現方法
剪紙的表現方法很多,這裏重點歸納為單色和彩色兩種,單色剪紙又分:
1、陽刻剪紙,通常是采用紅紙黑紙或其它顏色的材料剪刻出來的單色剪紙作品。陽刻剪紙的特征是保留原稿的輪廓線,剪去輪廓線以外的空白部分。它的每壹條線都是互相連接的,牽壹發將動全身。
2、陰刻剪紙,陰刻剪紙的特點與陽刻剪紙恰恰相反,就是刻去原稿的輪廓線,保留輪廓線以外的部分。所以陰刻剪紙的特征是它的線條不壹定是互連的,而作品的整體是塊狀的。
剪紙的派別
蔚縣剪紙、豐寧滿族剪紙、中陽剪紙、醫巫閭山滿族剪紙、揚州剪紙、樂清細紋刻紙、廣東剪紙、傣族剪紙、安塞剪紙、磁性剪紙
剪紙·蔚縣剪紙
河北省蔚縣
蔚縣位於河北省西北部,以出產剪紙而聞名。蔚縣剪紙又稱“窗花”,是當地民間壹種傳統的裝飾藝術,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初始圖案多為花卉壹類的吉祥紋樣,後融入天津楊柳青年畫和武強年畫的藝術特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風格。經劉老布等剪紙藝人***同研究,對創作工具進行改革,部分紋用刻刀由單幅剪轉變為成批刻,使蔚縣剪紙工藝有了新的提高。20世紀初,在王老賞、王守業、周永明等藝人的帶動下,蔚縣剪紙的風格越來越突出,走出了民間剪紙的壹般格局,具有了更為深厚的人文內涵。
蔚縣剪紙是民間社會的產物,更是百姓生活的寫照。它題材廣泛,花樣繁多,有戲曲人物、戲曲臉譜、神話傳說、花鳥魚蟲、家禽家畜、吉禽瑞獸等多方面的內容。蔚縣剪紙的刀工既有北方民間剪紙粗獷、質樸的特性,又有南方剪紙細膩、秀麗的風格。它色彩濃艷,對比強烈,裝飾感強,民間味濃,富有韻味節律,呈現出嫵媚嬌艷、淳樸華美的藝術魅力,為世人所青睞。
在品類繁多的民間剪紙藝壇上,蔚縣剪紙以構圖飽滿、造型生動、色彩絢麗、工藝奇特的藝術風格獨樹壹幟。它以陰刻為主,陽刻為輔,陰陽結合,復用多色點染彩繪,達到了工致傳神、雅俗***賞的效果。
剪紙·豐寧滿族剪紙
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
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地處塞北,民間流傳的豐寧滿族剪紙始於清代康熙年間,至乾隆年間形成了具有地域特征與民族特色的新異風格,它以陽刻為主,陰刻為輔,批毛纖長,剪工精細。清末民初豐寧滿族剪紙進入鼎盛時期,1949年後在形式和內容上又有了進壹步的發展,更為貼近現實生產與生活。1960年以後,剪紙藝術創作墮入低谷。1982年,豐寧民間剪紙隊伍重新建立,其作品隨著各種展覽和出國表演在海內外造成廣泛的影響。1993年,豐寧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
豐寧滿族剪紙從內容上可分為吉祥剪紙,花鳥魚蟲剪紙,山水風光剪紙,人物、盆籃碟盤瓶、瓜果、動物、花字剪紙等類。由表現形式看,它包括單色剪紙(紅、白、黑等)、點染剪紙、填色剪紙、復色組合剪紙等品種。根據具體用途,又可分為窗花、祭神祖吊簽(掛簽)、陰天掃天婆、節令剪紙、禮花(結婚的喜慶剪紙、葬喪的素色剪紙等)、日常室內裝飾用頂棚花、風鬥花、炕圍剪紙等。在我國眾多民間剪紙之中,豐寧滿族剪紙以其特有的藝術魅力占有壹席之地。
目前豐寧滿族剪紙的傳統技藝大多留存在70歲以上的老人手中,面臨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保護。
剪紙·中陽剪紙
山西省中陽縣
山西省中陽縣位於黃河中遊黃土高原的呂梁地區。這壹帶民俗文化積澱極為深厚,保留著許多原生態的人文環境,由此形成中陽剪紙古老的民俗文化內涵與藝術形態。
中陽剪紙主要分布於中陽縣境內南川河流域、劉家坪地區和西山邊遠山區。南川河流域的民俗剪紙風格細膩、古樸典雅,在中陽剪紙中占據主流地位。劉家坪的剪紙風格純樸、剛健,西山邊遠地區的剪紙風格粗獷、渾厚,與南川河流域剪紙的主流風格相依相存,豐富著中陽剪紙的特色。
中陽剪紙與當地傳統民俗文化血肉相連,它以中陽當地民俗信仰、歲時節令、人生禮儀、神話傳說為主要表現內容,其中既有以魚、蛙、蛇、兔為主題的裝飾紋樣,也有配合歲時節令、人生禮儀的民俗剪紙,還有以民間神話為題材的剪紙作品。中陽剪紙多以紅紙剪成,體現著喜慶、熱烈的民俗氣氛,有時也根據風俗習慣,運用紫、黑、黃、綠、藍等彩色紙剪制作品。中陽剪紙的主要作者是中陽農村中的勞動婦女,剪紙是她們日常生活中壹項重要的內容,是她們審美情趣和聰明才智的集中表現。中陽剪紙富有濃郁的山野泥土氣息和原始藝術質樸的美感,生動形象地記錄了勞動婦女的理想和追求。其技藝的傳承關系壹般是自發的,亦有以家族方式傳承的。現在主要傳承人有王計汝、高寶香、劉玉蓮、王中文、馬翠蓮等十幾人,年齡已在60歲以上。這些老人壹旦離去,中陽剪紙勢將面臨後繼無人的局面,最終走向消亡。所以應盡早采取措施,對之進行搶救。
剪紙·醫巫閭山滿族剪紙
遼寧省錦州市
醫巫閭山地區滿族民間剪紙藝術以滿族人原始的自然神崇拜、始祖神崇拜、生殖繁衍崇拜以及滿族風俗為主要表現內容。醫巫閭山地區滿族人的原始崇拜活動中往往要制造圖騰形象,或用樹皮、獸皮剪刻諸神形象,或用木材雕刻神偶的形象等等。這種儀式造像活動歷年相沿成習,最後發展成為壹種剪紙藝術,既保留了東北滿族的人文特征,又具有獨特的藝術形式和豐富的薩滿文化內涵,是研究民族文化融合的重要史料。
醫巫閭山滿族民間剪紙不但內容豐富,且造型簡潔,紋樣古樸。它不用繁瑣、細密的剪法,不求精致、準確的造型,而主要以博大恢弘的氣度和樸拙古茂的神韻取勝。
數百年來,這種滿族民間剪紙藝術在醫巫閭山地區的北寧市、淩海市、阜新市、義縣等地流傳,世代相承。在許多城鄉地區,眾多婦女參與剪紙活動,產生出許多技藝高超、成果豐富的藝人,形成祖輩相傳的傳承譜系。目前,尚有侯桂芝、馬鳳雲、黃連玉、汪秀霞等十余家譜系仍在傳承相續。隨著老壹代藝人逐漸逝去,將後繼乏人,在現代生活方式的沖擊下隨時都可能走向衰亡。因此有必要制定方案,對這壹古老的民族民間藝術實施保護。
剪紙·揚州剪紙
江蘇省揚州市
揚州是中國剪紙流行最早的地區之壹,唐宋時期就有“剪紙報春”的習俗。揚州人在立春之日剪紙為花,做成春蝶、春線、春勝等樣式,“或懸於佳人之首,或綴於花下”,觀以為樂。另外還剪制紙錢、紙馬等,專門用於祭奠。至清代,揚州商業興盛,剪紙藝人亦數量大增,嘉、道年間的著名剪紙有藝人包鈞等,技藝超群,有“神剪”之譽。揚州的剪紙藝人還根據需要創作繡品底樣,大至門簾帳沿、被服枕套,小至鏡服香囊、絹帕筆袋,有繡花必有紙樣,揚州人稱剪紙樣的藝人為“剪花樣的”。
揚州剪紙線條清秀流暢,構圖精巧雅致,形象誇張簡潔,技法變中求新,形成了特有的“剪味紙感”和藝術魅力,為中國南方民間剪紙藝術的代表之壹。其用紙以安徽手抄宣為主,厚薄適中,無色染,質地平整。
現代揚州剪紙的主要傳承人為張金盛(藝名“老張三麻子”)和張永壽(藝名“小張三麻子”)父子倆。張永壽從藝七十多年,其剪紙已從實用性的花樣轉入富有裝飾性的主題性創作,作品顯現出寫實、變化、概括、誇張的風格特點,總結有“圓如秋月、尖如麥芒、方如青磚、缺如鋸齒、線如胡須”等剪紙要訣,為後輩剪紙藝人留下了寶貴的“創作經”。張永壽畢生創作了數千件作品,其中的《百花齊放》、《百菊圖》、《百蝶戀花圖》等藝術價值極高,被人們稱為“剪紙藝術中的觀止之作”。1989年,張永壽先生逝世,其第三代傳承人雖也取得了壹定的藝術成就,但功力和靈氣都無法超越前代。到目前為止,揚州剪紙技藝後繼無人的趨勢已越來越明顯,這壹古老的民間藝術正處於瀕危狀態,亟待保護和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