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武元年(1368),征伐將軍徐達率25萬大軍北伐,將元朝末代皇帝元順帝趕回蒙古草原。至此,蒙古人建立的元朝退出了歷史舞臺。
然而,元順帝雖然逃回蒙古草原,但仍有相當的軍事實力。據史書記載,北元(元順帝北逃後的政權名稱)“張弓百萬余,合族千部”。這種說法有點誇張,但至少說明元順帝當時手裏還有不少軍隊。
此後,明朝多次出兵北攻蒙古,取得了不錯的戰果,但始終未能徹底消滅對手,北方邊患問題成為明朝無法解決的心病。
明朝為了加強北方的防禦,在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的北方邊境線上設置了九個軍事重鎮,也就是明朝著名的九邊。從東到西分別是遼東鎮、冀州鎮、傅玄鎮、大同鎮、山西鎮(太原鎮)、巖穗鎮(榆林鎮)、固原鎮(陜西鎮)、寧夏鎮、甘肅鎮。
九邊鎮在明朝不同時期的總兵力變化較大,其中永樂時期的兵力約為68萬人,之後的兵力壹直在40萬至90萬之間,最多時在萬歷四十八年達到88.5萬人。明末崇禎皇帝在位期間,有59萬軍隊。
遼東鎮東起鳳凰(今鳳城),西至山海關,全長970多公裏。遼東鎮城防體系分為鎮、路、衛城、索城、堡五級。有兩個鎮,分別是遼陽市和廣寧市。鎮東、南、西、北、中五個駐紮鎮,為路城。
每個城市負責25個警衛隊,全員編制5600人。有些衛城獨立建立了防禦性衛城,比如著名的寧遠衛城。衛生所127,依托的城市是市,規模不大。最低壹級是堡城,又稱太保,107座。
九邊鎮的城防體系大體相似,其他軍事重鎮的城防情況可以參考遼東鎮,下文不再贅述。
明朝永樂年間,遼東鎮駐軍23萬。明朝中期,駐軍人數在7萬到9萬之間。萬歷四十八年,遼東鎮的兵力達到了歷史最高的26萬。但數量雖多,戰鬥力卻很差,很多士兵都是白給的。當他們真正遇到戰爭時,往往會遇到無兵可用的尷尬局面。到明朝末年崇禎年間,軍隊人數已經減少到8萬多人。
冀州鎮是九邊最大的軍事重鎮,東起山海關,西至慕田峪,全長880多公裏。永樂年間,駐防軍定為8.5萬,崇禎年間,駐防軍近654.38+0.3萬。
傅玄鎮東起慕田峪,西至西洋河(今河北懷安縣),全長510公裏。永樂時期駐軍約126000人,崇禎時期駐軍8萬余人。
大同鎮東起鎮口臺(今山西省天鎮縣東北),西至丫角山(今山西、內蒙古省界清水河縣以東),全長330余公裏。永樂時期有654.38+035萬駐軍,崇禎時期有7.6萬余駐軍。
山西鎮(太原鎮)東起鎮堡鎮長城,西至黃河附近的偏頭關。山溪鎮位於大同和傅玄鎮長城的內側(南),所以它也被稱為內長城。主要作用是在外長城防線被攻破後,阻止敵人長驅直入。作為第二道防線,山西鎮兵力相對較少,崇禎時期駐軍5.3萬。
巖遂鎮(榆林鎮)東起皇甫川堡(今陜西省府谷縣黃阜鄉),西至花麻池(今寧夏鹽池縣),全長880余公裏。永樂時期駐軍2.5萬人,崇禎時期駐軍約4.5萬人。
固原鎮(陜西鎮)東起巖穗鎮饒陽水堡西界,西至蘭州、臨洮,全長約500公裏。明初在西北僅設燕綏、寧夏、甘肅三鎮,但戰線過長,距離較遠。壹旦發生戰爭,三鎮不能遙相呼應,於是明朝弘治年間增加了固原鎮。崇禎年間,固原鎮有近6萬軍隊。
東起寧夏東部的花馬池,西至寧夏中衛西馬溝黃河北岸(寧夏中衛西南),全長約1,000公裏。永樂年間駐軍約7萬人,崇禎年間駐軍2.5萬人。
甘肅東起東南蘭州黃河北岸,西至西北嘉峪關陶賴江,全長約800公裏。永樂年間駐軍約9.6萬人,崇禎年間駐軍約4萬人。
明代的九邊鎮在抵禦北方倭寇的侵擾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它還有壹個隱藏的屬性,即以關隘之勢控制著中原與草原之間的貿易。中原地域遼闊,自然資源豐富。而草原地區物產匱乏,對中原的依賴程度很高。明朝中後期,正是通過控制貿易,北方眾多蒙古部落向明朝俯首稱臣,達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