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變遷,濟南在發展,這塊土地上演繹了和正在上演著壹幕幕生動感人的故事。
商周時代,濟南為古譚國地。春秋戰國時期,濟南,地屬齊國。此時著名的齊晉之戰,即發生在今濟南市北郊馬鞍山壹帶;戰國時期的齊國大思想家鄒衍,創立陰陽五行學說,為稷下學派著名學者,其墓即在章丘;盧人(今長清人)扁鵲,精通內科、婦科、五官科、小兒科,創立望、聞、問、切的診病方法,在中國醫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秦始皇統壹天下後,建立郡縣制。今濟南市區地屬濟北郡,稱歷下邑。漢初,設立濟南郡,此為“濟南”壹名出現之始。濟南郡治設於東平陵(今章丘縣平陵城)。漢文帝時,年過九旬的濟南人、秦博士伏生口授今文《尚書》二十八篇,使之得以流傳後世。魏晉南北朝時期,朝代屢屢更替,這壹時期,佛教在濟南興盛,以歷城縣柳埠朗公寺為中心,形成山東壹帶的佛教盛地。隋朝開皇三年,改濟南郡為齊州,轄歷城等10縣。北宋政和六年,又把齊州升為濟南府。被稱為“文學之國”、“富饒之地”,為全國賦稅最多的地區之壹。珍藏於今的北宋“濟南劉家功夫針鋪”商標銅版,為現存中國最早的商標,表明了當時濟南工商業之發達。“濟南二安”——李清照(號易安)、辛棄疾(字幼安)創作了大量的詩詞篇章,分別成為蜚聲中華詞壇的“婉約派”、“豪放派”傑出代表。金代,濟南仍為府,屬山東東路。此時,在城北開鑿了小清河,直通至海,使濟南成為重要的鹽運集散地,對後世本地經濟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金元之際,濟南仍是文化繁榮之鄉。著名散曲家、濟南人杜仁傑博學多才,詩文俱佳,他曾多次同文學家元好問***遊濟南。元好問在遍遊濟南山水後,寫下“羨煞濟南山水好”、“有心常做濟南人”等頌揚之詞。城市園林湖泉經知州曾鞏等人的整治,更加明媚怡人引得文學大家黃庭堅吟贊“濟南瀟灑似江南”。明初,濟南轄泰安、德州等26縣。洪武九年,山東最高行政機關“承宣布政使司”由青州遷至濟南,至此,濟南成為山東省會。清代,濟南仍為山東省治。帝國主義的野蠻入侵之時,山東地區義和團運動的首領朱紅燈曾在長清壹帶活動,在“天下義和拳興清滅洋”口號鼓動下,濟南城鄉的反帝愛國運動達到高潮。本世紀初,濟南成為膠濟、津浦兩大鐵路幹線的交匯點,八方輻輳,商貨轉運便利。解放後,設立濟南特別市。1949年5月復稱濟南。中華人民***和國建立後,濟南進入了社會主義新時期。從此濟南的發展掀開了新的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