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以下幾點原因:
1、歷史悠久:
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35年,漢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在南越國(今茅臺鎮所在的仁懷縣壹帶)所產的構醬酒。後此酒受到漢武帝的稱贊,並留了“唐蒙飲構醬而使夜郎”的傳說。
據清代《舊遵義府誌》所載,道光年間,“茅臺燒房不下二十家,所費山糧不下二萬石。”1843年,清代詩人鄭珍詠 贊茅臺“酒冠黔人國”。1949年前,茅臺酒生產雕敝,僅有三家酒坊,即:華性出資開辦的“成義酒坊”、稱之“華茅”;王性出資建立的“榮和酒房”,稱之“王茅”;賴性出資辦的“恒興酒坊”,稱“賴茅”。“華茅”就是現在的茅臺酒的前身。
2、制作工藝獨特:
貴州茅臺酒是以優質高粱為料,優質小麥制曲,每年重陽之際投料,巧妙地利用茅臺鎮特有的氣候,優良的水質,適宜的土壤,采用了壹系列與壹般白酒截然不同的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酒,輕水分入池等工藝條件,經過二次投料、九次蒸餾、八次發酵、七次取酒、分型入庫、長期陳釀、精心勻兌而成。?
3、貴州茅臺酒素味道特別:
以低而不淡、香而不艷著稱,被尊為國酒,是世界三大名酒(另外兩種是英國英國蘇格蘭威士忌、法國柯涅克白蘭地)之壹。茅臺酒具有“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的獨特風格。僑胞稱贊茅臺酒為“祖國之光”。
擴展資料:
主要工藝流程及要求:
1、制曲:小麥經破碎,加入母曲和水制成曲胚,用稻草間隔入倉發酵40天後拆曲,貯存6個月後投入制酒生產。
2、制酒:
①投料階段:重陽開始分2次投料,即下沙和造沙(沙指高粱)。下沙高粱經破碎後加熱水潤糧,次日加母糟蒸糧,下甑攤晾,之後加曲和尾酒拌勻堆積,達到工藝要求,入窖發酵30天後開窖取醅,再與造沙經破碎、潤糧後的高粱拌勻,從蒸糧開始重復上述工序。
②餾酒階段:餾酒階段***有7個輪次,每個輪次均經攤晾、加曲、堆積、入窖和餾酒操作。
制酒過程***經歷9次蒸煮(餾),8次攤晾、加曲、堆積、入窖,7次取酒,壹年壹個生產周期。
3、貯存勾兌:基酒(輪次酒)分醬香、醇甜香、窖底香3種典型體貯存於陶壇中,將不同輪次、不同典型體、不同酒度、不同酒齡的基酒進行勾兌,勾兌後貯存於陶壇。貯存勾兌工序至少歷經3年。
4、包裝:勾兌後的酒經檢驗合格後,采用不透明容器包裝出廠
中央電視臺-貴州茅臺酒
百度百科-茅臺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