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小編身邊出現了壹件令人心痛的事兒,筆者老家買了壹年多,跑了不到壹萬壹千公裏、原價7萬多元的某中國品牌轎車產品想要出手,二手車報價不到三萬五,真心讓我傷心欲絕;而另壹款小編垂涎已久的二手2.7L普拉多,新車指導價大概42萬,2012年上牌。跑了六萬公裏,現在在網上的二手車報價依然達到36萬。雖然從差價來看相差不是非常大,但是換算成折舊率或者保值率的話,那麽這款6萬公裏的普拉多顯然要比老家那款1萬多公裏的國產緊湊型轎車要強了不知道多少倍!那麽問題來了,為什麽我們中國品牌的產品二手保值率會如此的低?和合資產品比起來,差距到底在哪裏?
對於現在的中國品牌來說,在產品質量上和合資產品還是有很大差距,即使是價格相當的產品。可能有朋友說了,妳不是動不動就誇贊中國品牌現在的進步和成就嗎,怎麽這會又開始潑冷水了?沒錯,中國品牌雖然現在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這種進步依然是僅限於局部,也就是說位於中國品牌壹線陣容的那幾個,而大多數中國品牌產品的整體水平依然不樂觀。另壹方面,中國品牌的崛起也是最近壹兩年的事,從二手車的層面來考慮,這種進步或者強化還沒有為二手車保值率貢獻力量,像吉利博瑞這樣較為優秀的產品還沒到二手轉化的時候,這也是目前來說,中國品牌在二手車領域遭遇到的壹個尷尬的情況,畢竟在產品質量不被普遍認可的情況下,對於二手車的購買者來說,都是壹種風險的存在。這也是我們這輛車遭遇到這種攔腰截斷還帶點零頭的報價的原因所在。
我們在這裏不想用普拉多來和我們這款10萬以下的產品做對比,這沒有什麽可比性,其實即使和很多新車價格相當的產品,二手中國品牌產品也是普遍處於劣勢的。壹般情況下,價格相當的情況下,中國品牌產品在配置上肯定是占有絕對優勢,這也是中國品牌的主要優勢之壹,但是從產品可靠性上來說,那些配置寒酸到不好意思拿出來看的合資產品,在可靠性上的表現確實兢兢業業。我們將要出手的這款緊湊型轎車,壹萬公裏已經出現車身異響、排氣管脫落等情況,甚至出現過空調把土吹進車內的情況,而隔壁價格差不多的現代瑞納,雖然配置寒酸,但是開了兩三萬公裏,駕乘感受依然沒什麽變化,和新車相差不大,這就是差距。中國品牌壹些產品在價格戰和性價比為王的競爭中,似乎忘了初心,把可靠性這壹塊給忘掉了。
除了產品品質方面的東西,剩下的我想就是品牌影響力或者說人們對於品牌的固有認知。那麽我們還是說回普拉多吧,對於普拉多、陸巡之類的產品來說,人們普遍而印象就是這玩意它開不壞(這不是硬廣,誰說我充值我上家堵門去),我們垂涎普拉多這款車的主要原因也是它比較耐操,或者說可靠性很強,否則只有2.7L孱弱的動力、那麽高的售價,誰會喜歡它呢。我們甚至見到過1988年的蘭德酷路澤現在還能上路,所以對於壹款跑了6萬多公裏的普拉多,我們也有信心讓它再跑四五個6萬公裏,那時候再出手,或許折價的程度也未必會有很多中國品牌產品6萬公裏那麽大。這便是豐田這個品牌給我們的主要印象,而很多中國品牌顯然沒有這樣的加成,在很多朋友看來,中國品牌的整體評價都不怎麽高,即使有吉利、長安、比亞迪這樣的明星車企,中國品牌給人的整體印象就是價格低、配置高,但是開過兩年之後,就會出現壹系列問題,作為二手車出售的競爭力十分薄弱,這也是中國品牌二手車出現尷尬的癥結所在。
最後就是價格方面的區別,對於很多中國產品尤其是並不是非常暢銷而產品來說,上市壹段時間之後,就會有比較大的優惠幅度,而到產品周期的末端,這種優惠幅度壹般都會超乎我們的想象,所以對於先期購買想要出手的情況下,新車的優勢顯然要比二手車更加明顯。而對於很多比較受歡迎的合資品牌產品,在上市的壹兩年內,很少有降價的可能,只要不加價就已經燒高香了,像漢蘭達、十代思域這樣產能受限的產品,加價或者延遲提車幾乎在各地上演,對於這些產品,很難指望它們的二手車會有多少驚喜價,這和很多中國品牌產品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可能在幾年之後,將有中國品牌產品也能享受這樣的禮遇。
從自己老家的壹款中國品牌產品的出手,我們看到了中國品牌存在的壹些依然沒有解決的問題,反映到二手車上,則顯現的更加明顯,和合資品牌產品在深層次上的差距也進壹步暴露出來,但是我們也沒有因此失去對中國品牌的信心,畢竟中國品牌依然在發奮進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