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特產排行榜前十名分別是天津麻花、狗不理包子、炸糕、泥人張彩塑、天津板栗、寶坻大蔥、桑梓西瓜、靜海金絲小棗、盤山磨盤柿和徐堡大棗。
1、天津麻花
天津麻花是壹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點。早在壹百多年以前,在天津衛海河西側,繁華喧鬧的小白樓南端,有壹條名為十八街的巷子,原來巷子之中有壹家小小的麻花鋪,字號喚作“桂發祥”。十八街麻花是經過反復探索進行創新,在白條和麻條中間夾壹條含有桂花、閔姜、桃仁、瓜條等多種小料的酥餡,使炸出的麻花酥軟香甜與眾不同,創造出的什錦夾餡大麻花。
2、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是壹道由面粉、豬肉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小吃,始創於公元1858年,為“天津三絕”之首,是中華老字號之壹。狗不理包子的面、餡選料精細,制作工藝嚴格,外形美觀,特別是包子褶花勻稱,每個包子都不少於15個褶。剛出籠的包子,鮮而不膩,清香適口。狗不理包子以鮮肉包為主,兼有三鮮包、海鮮包、醬肉包、素包子等6大類、98個品種。
3、炸糕
炸糕是壹道由糯米粉、普通面粉等原料制成的小吃,是天津地區著名的傳統小吃之壹,與狗不理包子、桂發祥麻花並稱“津門三絕”食品。炸糕炸的金黃酥透,咬壹口後,黃白黑三色分明,黃的是炸焦黃的外皮;白的是糯米的皮料,有嚼頭,又不粘牙;黑的就是甜甜的豆沙餡。如今,這種燙面炸糕已在中,高檔筵席上亮相,成為壹道筵席甜點。
4、泥人張彩塑
泥人張彩塑為天津市的壹種民間文化,著名的漢族傳統手工藝品之壹。作為北方流傳的壹派民間彩塑,創始於清代道光年間,是天津藝人張明山於19世紀中葉創造的彩繪泥塑藝術品,現為天津市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泥人張彩塑被公認為是天津的壹絕,早在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就已經享有很大聲譽。
5、天津板栗
天津板栗,別名紅油皮栗子、油栗、天津甘栗。產地主要集中在薊縣小港、小營等鄉。同時,北京、唐山、承德等地的山區,也生長大量栗樹,所產栗子,品質特優,因為過去這些地區生產的栗子壹直由天津口岸出口,故名天津甘栗(在日本,名為“天津板栗”),主要輸往日本、澳大利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及港澳等地。
6、寶坻大蔥
寶坻大蔥,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產地範圍為天津市寶坻區,在東亞國家以及各處華人地區中,蔥常作為壹種很普遍的香料調味品或蔬菜食用,在東方烹調中占有重要的角色。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圓筒形,中間空,脆弱易折,呈青色。
7、桑梓西瓜
桑梓西瓜在京津、華北、東北地區小有名氣。許多的水果攤位叫賣著桑梓西瓜。吃瓜的要吃桑梓的,賣瓜的喜歡賣桑梓的瓜。隨著農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在充分發揮地區優勢、發展地區特色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以西瓜為主的主導產業,全面帶動桑梓經濟發展。該鎮壹方面擴大規模,另壹方面更新品種,又先後引進30多個優質新品品種。
8、靜海金絲小棗
天津水果金絲小棗是中國小棗中優良品種,壹般情況在九月下旬成熟。金絲小棗果實呈長圓形,表面深紅色,皮薄肉厚核小,含糖分高,棗肉可拉出金色糖絲,主要在靜海、北大港、薊縣等地種植最多最廣。靜海縣的土壤均屬潮土類型,分布呈現出由古河兩側向大窪中心土壤變濕、質地加重的規律。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9、盤山磨盤柿
盤山磨盤柿,別名:盤山柿子、蓋柿、盤山大柿子,原產天津薊縣。柿子是薊縣的傳統栽培果樹樹種,栽培歷史悠久,遍布山區、半山區,在平原、窪區農戶庭院栽培也很普遍。其樹形幽雅,果繁包艷、秋葉微紅。薊縣柿樹的品種很多,有磨盤柿、火柿子、洋柿子、牛心柿、扁柿子、西洋柿等,其中以磨盤柿數量最大,分布廣,占栽培面積的95%以上。
10、徐堡大棗
徐堡大棗,天津市地方特產,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徐堡大棗外形獨特,味道甜、口感好,徐堡大棗富含多種維生素。徐堡大棗以地理環境位置特殊,種植歷史悠久,品質極佳,上市時間早享譽華北地區。2013年6月17日,徐堡大棗被天津市農業系統列入第二批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品種目錄,成為北辰區農業系統第壹個獲得地理標誌認證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