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與“精深”在哪裏?我以為就在於《易經》的哲學思想博大精深,是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它用陰陽兩種符號的不同排列組合模擬各種事物的變化規律,是老子、孔子等諸子百家思想的總源頭。《易經》的奧妙並不在於那些帶有神秘色彩的卦象,而在於它是壹種哲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成為人們觀察世界、解釋世界的工具。提供了壹個系統認識和理解自然萬物變化關系和發展趨勢壹種哲學方法和思維方式,探討宇宙人生變化發展規律的模型。
《易經》不但深刻地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思想文化觀念和人文性格,也對世界的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唐朝宰相虞世南說:“不讀易,不可為將相”,“不知易,何以為醫”,日本明治維新時期政府規定,不懂“易“者,不得入閣。在韓國、蒙古國的國旗上;在新加坡、安哥拉空軍的機徽上;在美國研制的世界第壹臺計算機商標上;1949年歐洲哲學權威C?G捷恩為英文版《易經》所寫的序言中談到:“談到世界人類唯壹的智慧寶典,首推中國的《易經》。在科學方面我們所得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後來的事實所推翻,唯獨中國的《易經》,亙古常新,相延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價值,而與最新的原子物理學頗多相同的地方”。二進制、相對論、量子力學等現代科技的誕生,其思想與《易經》不謀而合。《易經》和生物遺傳密碼有著驚人的壹致性,直接再現了生命的本質。《易經》猶如壹個大而深厚的寶藏,有待後人更多地發掘、開采吸取其中精華。
《易經》的辯證思維(“言、象、意”的象數思維體系)其深刻之豐富不亞於黑格爾,費爾巴哈,馬克思的辯證法。最能表達《易經》哲理的太極圖,它借助“言、象、意”所構造概念性和綜合性的系統模型,最能表述事物的運動狀態和事物之間普遍聯系的狀況。促使人們掌握系統的、辯證的思維,從而解決辯證法長期留下的問題。即西方哲學大師黑格爾所說:“從來造成困難的總是思維,因為思維把壹個對象的實際上聯系在壹起的各個環節彼此隔開來考察”。同時,也解決辯證法理論本身的完整性與敘述辯證法理論方式的矛盾。
黑格爾曾經感嘆道:《易經》代表了中國人的智慧,壹生中最大的遺憾乃是沒有完全學透中國的《易經》;我以為,哲人黑格爾如果悟出《易經》哲理,相信會修正對儒家和中華文化的“造就了幾千年燦爛的謊言文明——輝煌的廢墟”的看法。
諸子百家中,老子和孔子兩位智者常被人們認為是中華文明的***同的代言人。因為老子的思想偏重《易經》的陰陽之“道”的哲學思想。孔子偏重《易經》卦象之“器”的“德”方面。所以,常被人們認為老子代言中國哲學,孔子代言中華文化。
為什麽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是孔子,老子卻排在孔子後,並不代表老子思想比孔子思想不重要。“道德”互為壹體,道還排首位。“道可道,非常道”,道是無法用語方表達,境界太高,無形的東西不易理解。孔子教人入世,“德”或“器”就容易表達和理解。如孔子的《論語》開頭就告訴妳“做人要快樂”,比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道德經》更容易理解、體會、接受和實踐。
《易經》原本是中國人的宇宙觀,在周文王以後轉向人類社會學,以卦辭.爻辭解釋社會現象,至孔子時成為儒學的哲學和理論依據。
這裏特別要指出,“知易者不言占,言占者不知易”。孔子的最偉大之處,是把《易經》從壹本用來占蔔算卦的書,上升為世界觀,認識論,方法論的高度。為《易經》做了《十翼》(也稱《易傳》),從而使周易成為壹部思想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哲學著作,列群經之首成為中華文化的活水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