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歷來把誠實守信作為立身處世之本。在許多經典著作中都談到“信”的重要性。《論語》中有“言必信,行必果”、“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禮記》中有“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這些珍貴的論點都說明為人處世必須守諾言、講誠信。
孔子曾經對信義做過精辟的論述。壹次,他的學生子貢向他請教治國方法。他說:“確保糧食充足、軍隊充實以及對人民的信義,就可以治理好壹個國家。”子貢又問:“三者如果要舍其壹,應該舍哪個?”“軍備。”“不得已再舍壹個,怎麽辦?”“舍糧食。”“為什麽不能舍信義?”子貢又問。孔子說:“人難免壹死,沒有糧食可以,如果沒有了信義,根本與禽獸無異,這時活著還有什麽意思呢?”
在這方面,古人給我們做出了好榜樣。傳說周朝時期,周武王死後,由他的幼子周成王即位,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周公輔佐幼帝。有壹天,周成王和弟弟唐叔虞在樹下玩耍。周成王撿了壹片樹葉遞給叔虞,說:“我用這個封妳為侯。”周公聽了就說:“選個黃道吉日,給叔虞舉行封侯典禮吧!”成王壹聽急了,辯解道:“我只是和弟弟開個玩笑罷了。”可是周公卻嚴肅地說:“陛下,君無戲言,天子壹說話,史官就會記錄下來,並按照天子的話去做。所以,陛下要想在今後說話有威力,就應遵守諾言。”周成王只好照周公的話去做,唐叔虞因此被封為晉侯。
改革家商鞅“城門立信”的故事盡人皆知。這壹舉動轟動了整個秦國,老百姓們壹傳十,十傳百,大家都相信商鞅是個說話算數的人。後來,商鞅頒布變法條例,獲得秦國人民都很擁護和遵守。可以說,商鞅變法的成功,得益於“誠信”二字。
古人尚且懂得以信為本,我們更應該將信用作為為人處世的壹條準則。如果妳言而無信,朋友們上了壹次當,就絕不會上第二次當!
明代有壹本書,名叫《郁離子》,書中講了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其中有壹則故事說的是壹位商人因不守信用而喪生,很能給人啟發。這位商人在過河時船被礁石撞破,他大呼救命,並向圍觀的人許諾:“誰能救我,我將付他100兩金子。”壹個漁人救了他。商人上岸後,只給了漁人80兩金子。漁人很憤怒,責怪商人不講信用。商人則訓斥漁人太貪婪。漁人只好作罷。後來,這個商人在乘船時又遇上險情,他還像上壹次那樣呼救、許諾。這時,那位漁人就在附近,但他沒有去救商人,反而告訴周圍的人:“這個人言而無信。”人們聽了漁人的話,誰也不肯去救商人。結果,商人淹死在河中。我們姑且不去深究漁人的是與非,僅從這故事中得到壹點啟發:不遵守諾言,失信於人,有時甚至有可能性命也難保。所以,誠信既是我們自身修養的根本,也是我們取信他人的必由之道。
當然,信守諾言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我們的先人孔子曾遇到過被迫承諾的事情。那時,孔子和他的學生住在陳國。由於陳國不斷受到戰爭的侵襲,孔子決定帶領他的學生們到衛國去。在途中,不幸被衛國的叛賊抓住了。壹番交涉後,叛賊對孔子說:“只要妳們不去衛國我就放了妳們。”孔子壹口答應,並和叛賊對天發誓。被放出來後孔子帶著學生繼續向衛國走去。他的學生子貢不解地問老師:“您不是壹直教育我們要遵守諾言嗎?難道您想違背自己的誓言?”孔子說:“被人脅迫之下發出的盟誓,天神是根本不聽的,因而也不存在什麽背盟不背盟的。”天神當然是不存在的,但孔子卻告訴我們壹個道理:有些被逼無奈情況下承諾的事情可以另當別論。
問題二:為什麽說誠信和公道是個人立身之本 曾參殺豬的故事。曾參,春秋末期魯國有名的思想家、懦學家,是孔子門生中七十二賢之壹。他博學多才,且十分註重修身養性,德行高尚。壹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辦事,年幼的孩子吵著要去。曾參的妻子不願帶孩子去,便對他說:“妳在家好好玩,等媽媽回來,將家裏的豬殺了煮肉給妳吃。”孩子聽了,非常高興,不再吵著要去集市了。這話本是哄孩子說著玩的,過後,曾參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參卻真的把家裏的壹頭豬殺了。妻子看到曾參把豬殺了,就說,“我是為了讓孩子安心地在家裏等著,才說等趕集回來把豬殺了燒肉給他吃的,妳怎麽當真呢。”曾參說:“孩子是不能欺騙的。孩子年紀小,不懂世事,只得學習別人的樣子,尤其是以父母作為生活的榜樣。今天妳欺騙了孩子,玷汙了他的心靈,明天孩子就會欺騙妳、欺騙別人;今天妳在孩子面前言而無信,明天孩子就會不再信任妳,妳看這危害有多大呀。”
. 晏殊信譽的樹立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並要他與壹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晏殊發現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並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贊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於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常到郊外遊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裏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壹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群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晏殊謝恩後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遊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問題三:誠實守信為什麽是大學生立身之本 因為誠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有誠信才能獲取他人的信任,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講,明禮誠信是立身處世之本,是走向社會的“通行證”。大學生誠信教育,不僅關系到高校的學風建設和人才培養的質量,更影響著和諧社會
問題四:為什麽說誠信是個人立身之本,是立業之基? 因為誠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有誠信才能獲取他人的信任
問題五:誠信是立身之本的心得 誠信是立身之本的心得
誠信,就是誠實守信。它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襟懷坦白,言行壹致,是壹種高尚的道德品質。
如寒風凜冽的冬夜中壹簇熊熊燃燒的火焰,如波濤洶湧的大海中壹盞執著矗立的航標燈,如狂風亂舞的沙漠中壹汪清澈恬靜的泉水,誠信於我們是不可或缺的。
古語有雲:“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的確,立身需誠信。
誠信就是壹張通行證。擁有它,我們就能如魚得水般更加便利地與人交往;失去它,我們將在社會上寸步難行。
講求誠信,可以獲得別人的信任。
壹次,
百事可樂公司的總裁卡爾?威勒歐普到科羅拉多大學演講時,商人傑夫通過演講會的主辦者與卡爾約好談話。卡爾在演講中不知不覺超過了約定時間。正當他興致頗高地演講時,壹個人上前提醒他與傑夫有約在先。
壹邊是需要他說服並灌輸百事可樂思想的大學生們,它們是企業發展的目標甚至動力;另壹邊只是壹個微不足道的向他請教的商人。卡爾不假思索地選擇了後者。後來,傑夫成了壹個成功的商人,把這壹段經歷告訴了他的朋友。他的朋友都對百事可樂產生了信任並決定經銷和宣傳百事可樂。
在這個故事中,我們不難發現誠信與獲得信任的必要聯系。信任是幼苗,誠信就是陽光。和煦的陽光溫暖地灑在幼苗身上,加上甜美的雨露,幼苗自然會茁壯地成長。
講求誠信,能夠贏得真摯的友誼。
西漢初年,流傳著壹句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壹諾。”季布是壹個言出必行的人,許多人都與他有深交。因得罪漢高祖劉邦,季布被懸賞捉拿。其舊友非但不為重金所惑,還冒著被滅九族的危險保護他,遂使他免遭禍殃。
季布為何能受好友如此相待?就是因為他有誠信。有誠信的人是受人尊重的人,因為誠信是歷來為人們所推崇的傳統美德。
誠信像壹味良藥,雖有時苦口,卻是極利於病的。若不講誠信,即為虛偽。虛偽如雪中埋人,只能掩蓋壹時,壹旦太陽出來,便真相大白了。
以銀廣夏、藍田股份等壹批“造假高手”為代表的企業,雖然曾經逃過數次誠信的檢驗,造成了“不誠信比誠信更有好處的假象”,但是最終仍是因為股市黑幕的曝光,遭遇信用危機而導致生存危機。
我們應當誠信。因為誠信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要求,是《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要求,是公民基本道德規範20字的要求。
我們應當誠信。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要求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而不誠信的人必然不是有道德的人。
我們應當誠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同時也是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而不誠信的人必然不是“實事求是”的人。
我們應當誠信。因為“老實人,敢講真話的人,歸根到底,於人民事業有利,於自己也不吃虧”。
立身需誠信,因此我們要做壹個誠信的人。
在當代中國,擁有誠信,在工作上表現為專心致誌,認真踏實;在學習上表現為紮紮實實地下功夫,勤奮刻苦;在人際交往中表現為真誠待人,相互信任;在對組織、集體的態度上奉公守法,遵守紀律,忠誠老實。
做誠信的人,應尊重客觀事實,不應作出考試作弊、抄襲作業、誣陷他人等刻意掩飾或扭曲事實的行為。
做誠信的人,應維護多數人的利益和長遠的利益,不應作出損害他人利益和因小失大的行為。
做誠信的人,應遵守國家法律,不應作出徇私枉法的行為。 ......>>
問題六:為什麽說誠信和公道是個人的立身之本400字 講誠信就是做人要誠實、講信用。生活當中有很多人講誠信,因此他們不僅擁有許多朋友,也為自己的成功創造了更多的機會;但是也有壹些人由於不講誠信,雖然可能得到了壹時的利益,但是當別人得知這個人的為人之後就沒有人再信任他,這樣又怎麽能把事情辦成呢?所以對於那些不講誠信的人答案就是寸步難行。
有壹次,我乘車時在車上聽到了爺孫倆的談話:
“爺爺,您相信我能從寬街站走到地安門站嗎?”壹個大約四、五歲的胖胖的小男孩拉著爺爺的手問。老爺爺看了看小孫子說“依我看,憑妳的能力應該能走到!”
小男孩聽了爺爺的話,接著又笑著問:“爺爺,您是真信還是假信?”“當然是真信了。”爺爺肯定地說,“爺爺什麽時候不信過妳呀?”爺爺語重心長地說:“寶寶,生活中不能隨便的懷疑人,但是也不能輕易的相信人。假如有誰人騙過妳壹次,不能輕易相信他。要反復想壹想他為什麽這樣說、這樣做?”小男孩好像聽懂了爺爺說的話,高興地點了點頭。
爺孫倆的對話就能看出壹個人對誠信的理解。我對誠信的理解是:誠信是人際交往中的重要基礎。要想成功做好壹件事,就必須講誠信。俗話說“壹個好漢三個幫。”壹個人失去誠信,就沒有人再相信他了,沒有了朋友,那個人的生活肯定不愉快,事業又怎麽能成功?由此可見誠信是對我們每壹個人都非常重要的。讓我們大家從小事做起,做個講誠信的人。
問題七:誠實永遠是壹個立身之本是什麽意思 誠實是壹個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線和素養,如果壹個人連最起碼的誠實都沒有,時間長了,自然無人無其交往,就無立足之地
問題八:誠信是立身之跟本,什麽之基 誠信是立身之本,誠信是發展之基。這已為歷史事實所證明,也為我國實踐所證明。
問題九:誠信是立身之本讀後感 誠信是立身之本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00例》讀後感
讀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00列》這本書,我增長了許多知識。這本書***有12個主題,每個主題都有7至9個例子。主要內容是改變民眾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引領著社會的發展方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中國的精神旗幟,是引領社會思潮的強大思想武器,是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內容。這種理想和追求是壹個國家,壹個地區繁榮發展的精神源泉. 尤其是讀了“誠實守信”的《“樂義”牌商標》後,我想了許多。
文中主要講了山東壽光這個中國最大的“菜籃子”,是由壹個叫王樂義的人創造的。當選上任三元朱村支書之初,他鄭重地向村民許諾:“我是個老實人,除了會種菜,也沒什麽別的本事請大夥放心,我會帶領大家致富的。”為了兌現諾言,他先到農業大學拜師學藝,自備幹糧三下關東取經,經過數百次試驗,帶領鄉親們發明了冬暖式大棚蔬菜生產技術.功夫不負有心人,1992年,王樂義帶領群眾成功開發了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榮獲國家質檢局頒發的無公害農產品標誌書,而且在每個包裝箱內都有壹張信譽卡,昭示著“可追究蔬菜”的誕生,菜出了問題可以壹追到底。“樂義”牌蔬菜實現了對社會的承諾,鄉親們也獲得經濟回報,很快脫貧致富了。
導致三元朱村致富的原因是什麽?是誠信。因為有王樂義的壹聲承諾,三元朱村才會富有;因為有對商業界的承諾:無農藥殘毒放心菜,才會生意興隆;因為有對顧客的承諾,有了壹張信譽卡,顧客吃的放心。能做到這些,是因為他們把誠信作為立身之本。
相反,有些人不講誠信,弄虛作假,認為自己聰明,有的人為了自己的子女高考加分,不惜弄虛作假,不夠條件加分的,千方百計弄成加分,於是就出現了許多假少數民族子女,假運動員,假特長生.甚至還有拿著人家的大學通知書冒名頂替上大學,等等.這些都為人們不恥.
從古至今,誠信是為人處事的最基本的準則。對於我們學生來說,最值得高興和自豪的是掌握了有用的知識和高超的技能。然而,在學習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和困難,這就更需要我們實事求是、勤學好問,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獲取知識和本領。古人尚能做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何況是我們這壹代跨世紀的接班人呢?反觀那壹些不講誠信的人,明知自己在學習上有問題,卻不能誠實地向他人請教,而是通過抄襲作業、考試偷看等方法來取得虛假的成績,其實並沒有真正地獲取知識,學到本領。這種人,將來何以建設祖國?綜觀歷史,古有宴特殊從小勤奮、誠實,長大成為有用之才的典範;今有周總理堅守“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之信用的楷模。因此,在學習上講誠信不吃虧,學習上必須講誠信,講誠信有“百利而無壹害”,只有講誠信才有利於我們的學習,促進我們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