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在唐代,月餅不叫月餅,因餡中有進口的核桃和芝麻,故稱胡餅。中秋節楊貴妃在吃胡餅的時候看到了月亮,就心血來潮說胡餅應該叫月餅,所以月餅的命名權屬於楊貴妃。當然,這只是民間的解讀。其實中國最早有月餅的文字記載是因為蘇東坡的詩:“小餅如嚼月,內有酥,外有餡。”也就是說,從宋代開始,月餅逐漸流行起來,多了壹層團圓的意味。圓圓的月餅正好取了團圓的象征意義。萬裏如是明,今日是最分明的壹年。清代支竹壹首詩寫道:“紅白毛轉細,中秋贈京畿。”民國北平民謠唱道:“荷花未盡卸,又是中秋。家家戶戶切月餅,蠟紙馬男妓,猜拳點菜,共賞月。”可想而知,在歲月的變遷中,月餅已經相當普及。
於是自然而然的,到了我們這壹代,中秋節自然會吃月餅,只不過成了壹種慣性和機械的存在,忘記了月餅曾經寄托了我們民族對自然之神的向往?現在我們只是把月餅當成了壹種食物和禮物,如此務實,卻悲壯的沒有了老祖宗那種純粹美好的想象和對自然那種質樸敬畏的親和力?
中國的節日從來都是和吃聯系在壹起的,比如春節吃餃子,端午節吃粽子,這和我們國家幾千年的農業社會有關。節日和農業節氣聯系緊密,所有節日吃的都是接近地球的食物。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是中國的三大傳統節日。吃月餅自然變得如此重要。月餅的餡可以全是花,但甜才是最重要的。原因很簡單。在原始農業社會蔗糖和蜂蜜出現之前,甜味曾經是人們的壹種向往和渴望。古代哲學家認為它是與光有關的兩種最高貴的東西,也是與美有關的最好的詞。所以,直到現在,我們還在說“甜蜜的生活”,用甜蜜來表達最美好的日子,才是最高貴的體現。所以月餅的甜是必然的,也是重要的,體現了壹個苦大仇深的民族對生活的長期向往和贊美,尤其是圓甜的生活。
在清朝的《燕京年》中,有壹句絕對的話:“中秋月餅京都第壹,別處糧食不足。”小時候,我家住在前門樓子附近。中秋節自然是吃知美齋的月餅,但當時知美齋等店鋪賣的月餅多是四大傳統月餅:自然,自然,月餅自然紅,自然,自然,餡料裏有青苔紅絲的蜜餞,富含芝麻和桃仁,但糖的甜壹定是冰糖。
現在的人越來越怕甜,把甜和高血脂、高血糖、肥胖聯系起來,讓甜成為壹件很可怕的事情。現在的月餅自然迎合了人們的新口味,不敢甜,敢塞海鮮、鮑魚、魚翅、燕窩,甚至還有人參,時尚得像壹張張五顏六色的臉。壹定要在老先生的火爐裏踐行原本象征著家庭團圓、生活甜蜜的樸素含義。但是,月餅變成了壹個籃子,妳敢往裏面放任何餡兒。自然就敢把大眾化的月餅做成貴族化的頂級產品。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的月餅,數量巨大或者價值連城,都不是新聞。去年我居然把它翻新成純鈦月餅,和時裝秀壹起“秀”出來。隨著時代的變遷,民族傳統中的民間的東西壹定也要消失嗎?還是非要變得這麽商業化和奢華?今年政府出臺了禁止月餅豪華包裝的強制性指令,迫使月餅價格居高臨下。這當然是好事,但真正讓月餅回到原來的位置,也不是壹時之事。為了賺錢,月餅還在翻新,我們自己玩。每當我想起我國月餅史上這樣的大月餅、金月餅,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當年溥儀送給內政大臣應劭的壹個月餅,長兩尺,重二十斤。已經是當時人們驚嘆的了,現在看來是杯水車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