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分類:旅遊,景區
南海神廟是中國古代對外海上交通和貿易的重要場所。建於隋開帝十四年(594年),距今已有1414年的歷史。是中國古海神廟中唯壹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建築,也是西漢以來海上絲綢之路發源於廣州的重要見證。
南海神廟規模宏大,占地三萬平方米,進深五米。從南到北,中軸線上有牌坊、頭門、儀門、禮亭、正殿、後殿,兩側有回廊,西南崗上有沐浴亭。現存建築多為清代建築。寺廟的建築布局有早期的建築特色,如儀門的走廊造型,頭門的坐墊等。據專家考證,這裏仍有周代的建築遺跡。中軸線兩側是走廊和亭臺樓閣。牌坊是三室四柱,高聳入雲的風格,由花崗巖石砌成,正面的石頭上刻著“海洋出”的字樣。頭門建於清代,寬三間,深兩間。分神墻以兩柱、梁、雕魚為飾,前後兩側設坐墊、硬山頂、兩條龍爭珠、瓷磚。門前有壹對紅砂巖石獅,兩側有影壁。儀器外觀為三室寬四室深,硬頂及兩側與走廊相連。禮樂閣,原建於明代,1990仿明代風格重建。大雄寶殿始建於明代,單檐歇山頂,寬五間,深三間。“文革”中被毀,1989重建。後殿是20世紀30年代陳統治廣東期間重建的鋼筋混凝土建築。1991建成時,後廳新安裝了瓷磚脊。這座寺廟被稱為“南方碑林”,因為它收集了歷代皇帝的皇家祭祀牌位和韓愈、蘇軾等名人的碑文。
寺廟西側有壹座古稱章丘的小山,曾是海上觀日出的地方。有壹座單檐簡易梁架的沐浴亭。亭中有壹面重刻嘉定年間在廣州患病的蘇軾的牌位,後面是明代陳白沙的蘇軾韻的牌位。“福煦浴日”是宋元清羊城八景之壹。林則徐賣鴉片前去廟裏拜過海,孫中山和他的同僚們也在這裏參觀過。
該寺於1962年7月被廣東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當妳來到廣州東部黃埔的廟頭村,壹座古老而宏偉的寺廟矗立在妳的視野中。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古代廣州對外海上交通和貿易的重要遺址。南海神廟是中國古代唯壹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建築之壹。該寺建於隋文帝十四年(594年),距今已有1414年的歷史。後幾代又進行了改建和擴建。現存建築為清代建築,但仍保留隋唐時期的規模和建制。從1988開始,政府也對南海神廟進行了三次大修,現在基本恢復了神廟的原貌。
修復前只剩下寺廟,現在寺廟規模龐大,占地3萬平方米。其主體建築為五進殿,由南向北依次為頭門、儀門及走廊、禮亭、正殿、昭陵宮。南海神廟前有壹座石牌坊,上書“勿興波瀾”。這座廟裏保存著許多歷代的石雕。還有康熙時期的華表、石室、韓愈碑亭、開寶碑亭、洪武碑亭、萬裏畢成碑亭等附屬建築,構成了壹批頗具規模的古建築群。廟裏還保存著漢代和明代的銅鼓和鐘,以及重要的文物,如南海的玉璽。還有木棉、相思樹等古樹名木。這裏保存的漢代銅鼓是中國現存的三大銅鼓之壹。在寺廟西邊的壹座小山上有壹座“沐浴日亭”。宋元時期羊城八景之壹的“福煦沐浴日”指的就是這個地方。
自唐代以來,南海廟日益興盛,歷代政府也派人管理廟堂事務。事實上,它已經成為香客最多、地位最高的寺廟之壹,這主要是由廣州海上貿易日益發達的地位決定的。
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始於西漢,隋唐時期達到頂峰。尤其是在唐代,從廣州出發的貿易船隊經過南亞各國,穿越印度洋,到達西亞和波斯灣,向西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明清以後,更進壹步到了歐美。這條路線全長10000多公裏,連接了東西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擴大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在這條路線上處於重要位置的南海廟,在古代有壹個碼頭,碼頭外是浩瀚的大海——南海。南海實際上是太平洋靠近東南亞大陸的那壹部分,海緊挨著太平洋,通向印度洋。帆船或來自遠方的船只必須經過這個位於南海神廟的古老碼頭。所以很多商船都在這裏停下來,到寺廟裏朝拜,祈求航線安全,生意順利。於是,寺廟附近的伏羲鎮就擠滿了出差的人和頻繁交易的民間廟會。南海神廟的繁榮見證了廣州海上貿易的繁榮。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也就不足為奇了,包括皇帝賜予的銘文和題詞。當然,人民更感謝保佑他們壹帆風順、平安無事的南海真主。
南海神廟坐北朝南,占地3萬平方米。它是明代的建築風格,宏偉而古樸。
寺外有石牌坊,是“不興風作浪”。沿中軸線由南向北,寺廟的主體建築有五個入口,即頭門、儀門、禮亭、正殿和昭陵宮,壹個入口比另壹個高。其他附屬建築以武進為中心,左右對稱。這是典型的中國傳統寺廟建築。
南海神的故事
說起南海神廟的建立,人們自然會問起南海神的名字。南海神叫祝融,有的史書叫朱赤,是祝融和赤帝的簡稱。事實上,朱融和赤帝是同壹個人,朱融是火神。在今天發生火災的情況下,人們仍然認為朱融先生在這裏。朱榮是誰?他是怎麽把水和火結合成壹個神的?這裏有很多傳說。
傳說1:祝融是中國的皇帝。他用火改變了它,他的名字叫赤帝。相傳祝融還是壹位音樂家,他經常在高山上演奏悠揚動人的樂曲,使黎巴嫩人民精神煥發,情緒高昂,對生活充滿熱愛。朱融死後葬在南嶽恒山的太陽下。後人為了紀念他,把南嶽最高峰稱為祝融峰。
傳說2:古時候,在帝嚳(ku銀庫)統治時期,有壹個人名叫李中,是顓頊的兒子。他的官職是“火正”,也就是火官。李中忠於職守,努力為帝嚳和廣大人民服務。當他還是壹名消防軍官時,帝嚳授予他“祝融”的稱號。“願”是永遠、持續的意思,“和”是光的象征,就是希望崇禮繼續用火照耀大地,永遠給人們帶來光明。祝融死後葬於南嶽恒山順寺南峰,即現在的祝融峰下。
傳說三:黃帝時期,黃帝南巡,分不清方向,於是請“朱融辨南”,也就是說,衡陽南嶽最早是朱融辨的,所以他擔任司徒雷登。後來祝融被封楚地,成為楚人的祖先。
在今天衡陽南嶽的祝融峰頂也有壹座祝融堂。大廳後面的巖石上有壹個石欄桿,可以用來倚靠?看北山的風景。
這個火神,楚人的祖先朱融是怎麽兼任波塞冬的?古人認為南方屬火,火是光的象征,火的根是水。因此,我希望將水火融為壹體,這符合周文王八卦中“≦”屬火,方位在南方的占蔔。
傳說四:堯帝時期,洪水滔天,山被淹沒,墓葬被毀,黎族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帝堯下令炮治洪水,可是九年過去了,也不管用。後來,Gun才知道天上有壹種叫“休耕土”的寶藏。只要往土裏扔壹點點,馬上就會長起來,堆積成山,堆成堤,於是Gun就想辦法把休耕土從天上偷到人間。用它來阻擋洪水,最後地球漸漸看不見洪水了。但是,上帝知道耕地被盜,就派火神朱融下凡,在玉山殺槍,奪回剩下的耕地。上帝還命朱融監管人類水利,讓他掌管壹方水。由於祝融是南方之神,所以它將水火融為壹體,同時也是南海之神。
既然祝融也是南海的神,他當然應該為他選擇壹個車站來管理南海。這個地方至少要具備兩個條件。壹是靠近南海入海口,附近有港口,方便商船進出祭祀。二是附近有壹定的人口,可以經常有人去廟裏朝拜,拜管理。富圩鎮(現廟頭村)位於南海海岸的珠江口,距廣州市約80英裏。在珠江北岸,面對富胥河(珠江的壹段),東與獅子洋相連,下連虎門,背靠廣州。是古代進出廣州的海上交通要道,出海可達南海各國。富溪鎮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素有“離海僅百步,總有風浪,岸近事故深淵”之稱。這裏成了修建海神廟的理想之地,於是人們在這裏修建了南海神廟,讓朱融有了棲身之所。但祝融有兩個作用,即南嶽祝融峰,衡陽才是真宮,南強寺為他留宮。事實上,南海神廟的建立與南北朝以來廣州相對穩定、經濟發展迅速、海上交通貿易頻繁有著密切的關系。當時,除了西北的絲綢之路,中國與西域其他國家的交流發展迅速。許多海外商人和僧侶乘船來到中國,中國船只也出國到郭凡。由於大海的變幻莫測,祈求波塞冬保護的願望也與日俱增。隋文帝十四年上書修建南海神廟,可以說是水到渠成,適應了當時民眾和政府的需要。
頭門
過了石牌坊,就是頭門的院子。庭院東西兩側各有壹對青石表和壹對石獅,顯示了古剎的威嚴和不凡氣度。
頭門兩側有千裏眼和耳朵,黑漆門兩側繪有初唐和尉遲恭的彩繪門神像。這四神?日夜守殿,其忠可謂千年壹日。門上方是“南海神廟”的橫匾。左右對聯寫道:“白浪起時,浪打天山斷裂,呼吸雷風;烏雲散去後,雲芽在海懷吹著呼吸星星和月亮。”原對聯為清代林子覺所作,現由廣東省著名書法家陸有光1991重印。這副對聯生動地描繪了南海神的無窮力量。
頭門東側有韓愈碑亭,是南海神廟保存最早的碑文。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元和十四年(819),孔子是第三十八代孫孔。唐代大文豪韓愈因《迎佛骨》壹書被貶潮時,曾來穗祭拜南海神,並撥款修繕擴建寺廟。孔和韓壹直是好朋友,孔很佩服韓的文才,就讓韓愈寫了壹本書紀念修廟。韓愈高興地寫了壹篇1000字的《南海神光裏王廟碑》。
韓愈碑高2.47米,寬1.13米,由韓愈執筆,陳建樹執筆。韓愈碑刻對研究南海神廟的起源與發展、唐代祭海習俗以及當時的海上貿易都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頭門西側是北宋時期的開寶碑亭。第四年(917),潘仁美率軍南下,滅南漢,平定嶺南。開寶六年(919),北宋在廣州成立南博公司,管理對外貿易,撥款修繕南海神廟,希望能保證海上交通和交易的暢通。開寶碑亭主要記述了這壹時期的祖先崇拜和歷史事件。
易門
南海神廟的第二個入口叫做儀式之門。中門只供地位高的貴族出入,其他地位低的或普通人只能走側門。易門門口還有壹對石鼓,石鼓腳上用石頭雕著鳥、梅花鹿、蜜蜂、猴子四種動物。它的諧音字意思是“爵馮路侯”,希望所有來這裏拜南海神的人都能升官發財。儀門上方有壹個橫匾,刻著“聖德仙展”。對聯是“鎮海之神歇雍,四納之廟望大”。
從義門院到第四進殿的東西兩側,有壹條走廊,裏面陳列著唐、宋、元、明、清各代的碑刻45件。寺內除了頭門的韓愈碑和宋代的開寶碑外,還有明代洪武、清代康熙等著名古跡,等等。南海神廟的這些古詩詞和石刻,對研究中國古代書法藝術和神廟的歷史淵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南海神廟也被稱為“南方碑林”。
相傳唐朝時,古波羅國向中國進貢。回程經廣州到南海神廟,到廟裏祭拜南海神,並在廟裏種下兩棵從古馬球國帶來的馬球樹種子。因迷戀寺內美景,流連忘返,誤了歸船。那人於是在望江落淚,左手舉在額頭前看著大海,希望大船回來載他,然後他站在了海邊。人們認為朝貢大使是來自海上絲綢之路的友好使者。他將被厚葬,生前左手高舉的雕像將被供奉在南海廟裏,並穿上中國的衣服,他將被命名為大喜司空。在宋高宗紹興期間,他也被稱為大西的幫手。因為他是土生土長的馬球國人,所以在廟裏種了壹棵馬球樹,每天都希望馬球國的船回來接他回國,所以村裏人俗稱“鬼看馬球”,廟就叫“馬球廟”。明代寒山禪師寫了壹首關於大溪的詩,非常形象貼切。詩雲:
我想著自己面對流是多麽的可憐,壹個人向西遠航,壹臉空虛。
昂首挺胸有壹顆重返故國的心,無翼飛向風。
愁鐘鼓愁王食,縛衣苦醜。
無需留戀,雨露自然來。
關於大西司空的身份,歷來有許多考證。唐朝時期。廣州的海外貿易壹直很繁榮,很多外國人來中國做生意。以上關於博羅樹、博羅寺、大溪司空的傳說,充分反映了唐宋以來廣州對外貿易繁榮、中外友好交流頻繁的史實。
儀式亭
出了儀門,他進入了第三禮亭。禮樂閣是古代官員祭祀南海神的地方。這是壹座木結構建築,單檐歇山頂,寬3間,深3間。
第三個入口最引人註目的是花園西側的康熙禦碑亭。碑上“萬裏伯承”四個金色大字,奔放。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這是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皇帝寫的,做成了匾額,然後由專人送到南海神廟,並為此專門立碑。
花園的東面是明洪武皇帝紀念碑。碑立於洪武三年(1370),靈感來自明太祖朱元璋,由李布的愛人王瑋題寫。因為復雜,朱元璋取消了南海神廟以前的所有稱號,將南海神重新命名為“南海神”。
這兩座紀念碑前各種著壹棵古老的木棉樹,據說已有二三百年的歷史。古時候南海神廟郁郁蔥蔥,光是木棉樹就有10多棵。嶺南著名詩人屈大均曾在《廣東新語》壹書中把南海神廟的木棉樹比作“十尺珊瑚”。當然,現在的這兩株是後人補種的。由於種植歷史悠久,都被列為廣州古樹名木。
觀眾廳
亭子後面是南海神廟最高最重要的建築。
正殿是南海神廟的第四個入口。它是壹座仿明代木結構琉璃瓦歇山頂建築。屋頂鋪著綠色琉璃瓦;中間有琉璃瓦脊,飾有雙鳳飛、魚倒掛等花紋;上半部分有兩條黑龍造型,它們的身體彎曲著起飛疾走,它們在其中爭奪珍珠。據說雙鳳代表美麗,全魚代表自由,黑龍代表力量,寶珠代表智慧。
朱榮,壹個3.8米高的南海神,被放置在大廳的中央。他頭戴皇冠,身穿龍袍,手拿玉簪。他體態豐腴,但表情十分凝重,是壹位慈祥的國王。
正殿左右各有六位侯爵的雕像。據說這六個人都對南海神管理海洋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他們在多神教的道觀中贏得了壹席之地。分別是大西為惠侯、杜司為惠侯、曹將軍為惠侯、部分使臣為遵侯、太子壹郎為輔、太子二郎為贊寧侯。
在大殿的東側,還有壹面著名的東漢銅鼓和壹面明代的鐵鐘。銅鼓直徑138厘米,高71.4厘米,厚0.4-0.6厘米。是極其珍貴的文物,僅次於廣西和上海的大銅鼓,在我國現存的大銅鼓中排名第三。東漢鑄造,鼓面在太陽芒紋中間。鼓側原本鑲嵌著六只銅蛙,不知為何已經分離。其鼓身有圓方孔、錢紋、雲紋。銅鼓是古代越人重要的祭祀器皿,代表著權力和地位。這種銅鼓不僅用於慶祝神的生日,據說還有殺魔定海的作用。
朱融雕像後面有壹堵墻,有壹條龍在浩蕩的海面上行走。兩邊有對聯:“千船隨水去鴻聲;富博萬裏秀真龍。”
昭陵宮
第五個入口叫昭靈宮,也叫後殿,是南海神夫人的客廳。南海沈夫人在宋代被封為“明順夫人”。據說她以前是順德養蠶女子,後來成了神,許配給南海神。她除了擁有南海神壹樣的魔力外,還有“送嗣”的功能,是婦孺的保護神。
尤裏館
南海神廟西側,有壹座小山,古時候叫章丘。大約10米高的山上有壹個小亭子。唐宋時三面環水,“前面臨海,壹望無際”。站在亭子裏的人當中,當然是欣賞海景,抒發對大海感情的最佳場所。
據相關史料記載,古時候這座山的臺階是***108,現在只剩下72級臺階了。東有獅子洋,煙波浩渺。夜幕降臨,紅色的雲彩出現了,藍色的海水突然披上了壹層金光。當壹輪紅日從海上的冉冉升起時,它的壹半還沈在海裏,猶豫不決。這是壹個壯觀的景象——這就是歷史上宋元時期羊城八景之壹的“伏羲浴日”。難怪當時很多文人墨客都到南海神廟遊玩,喜歡在黃昏時分在這裏泛舟。他們第二天拂曉登上古亭看日出!
北宋紹盛初年(1094),大文豪蘇東坡被流放到嶺南,在廣州拜南海神。他登上日光浴亭,驚嘆於海的壯麗,太陽的輝煌,天地的廣闊,寺廟的古樸。他滿懷深情地寫下了《南海日光浴亭》這首詩:“劍氣插長夜,明光滅黃灣。坐著看?山谷飄暈,想起遠處的錢塘永雪山。感覺淒涼惡心,洗臉更煩。突然,鳥兒開始移動,行人飛向綠色的山峰。”
詩是亭子寫的,亭子也受詩的影響。好心人會把蘇東坡唱的詩刻在石碑上留作紀念。在碑亭中,亭又叫沐浴亭。名聲遠播後,許多文人墨客來此觀賞“海中沐浴日”(因該寺古稱波羅廟,故又稱“波羅沐浴日”),留下了許多與蘇東坡遙相呼應的詩句。其中最著名的是明代陳憲章的《浴日亭》和蘇東坡的《韻》。詩是這樣寫的:“殘月無光射天,漁舟數到灣前。昨日空空如也,綠展無邊。影終須哀,負玄可獻龍顏。誰能捧著太陽而去,散入山溝。”
後人還把陳憲章的詩刻在紀念碑上。現在兩個詩碑共存於亭中。
南海神廟就像壹個見證了自西漢以來海上絲綢之路發源於廣州的歷史的老人。該廟真是廣州對外交通和外貿繁榮的壹個縮影。它融合了中國的宗教、古建築、書法、雕塑和各種文學藝術,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旅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