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Jiangxi Province ),簡稱贛,位於中國東南、長江中下遊南岸。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境內主要河流贛江而得簡稱。自古以來物產富饒、人文薈萃,素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譽。 基本信息欄 中文名稱: 江西 外文名稱: Jiangxi Province 行政區類別: 省 所屬地區: 中國中部 面積: 16.69萬平方公裏 人口: 公元2008年,4400.1萬人 方言: 贛方言、吳語、客家方言等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氣候 著名景點: 廬山、三清山、滕王閣等。 機場: 南昌昌北國際機場等 火車站: 南昌火車站、南昌西客站等 省會: 南昌市 省花: 杜鵑花 省情簡介 江西,古稱“吳頭楚尾,粵戶閩庭”,乃“形勝之區”。江西省介於北緯24°7′至29°9′,東經114°02′至117°97′之間。江西省境內除北部較為平坦外,東西南部三面環山,中部丘陵起伏,成為壹個整體向鄱陽湖傾斜而往北開口的巨大盆地。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條,贛江、撫河、信江、修河和饒河為江西五大河流。 [2] 江西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江西,東鄰浙江、福建,南連廣東,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接長江,為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洲地區的腹地,與上海、廣州、廈門、南京、武漢、長沙、合肥等各重鎮、港口的直線距離,大多在六百至七百公裏之內。境內高速公路達2206公裏,出省主要通道全部高速化。京九線、浙贛線縱橫貫穿全境。航空和水運便捷。 江西生態良好、資源豐富。截止2008年7月8日,全省有2處世界遺產、2處世界地質公園;1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5個省級風景名勝區;8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2個省級自然保護區;39個國家級森林公園,60個省級森林公園;有全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和風景如畫的柘林湖、濃淡相宜的仙女湖等;全省森林覆蓋率60.05%,居全國前列。江西礦產資源豐富。 江西名人輩出、文化璀璨。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江西人才輩出,文學家、政治家、科學家若群星燦爛,光耀史冊。江西紅色文化聞名中外。 江西物產豐厚、品種多樣。景德鎮的瓷器源遠流長,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特色聞名中外,中國的英文名“CHINA”就來源於國外對中國瓷器的認識。樟樹的四特酒,周恩來總理贊譽為“清、香、醇、純”,四特酒由此而得名。遂川狗牯腦茶葉,曾獲巴拿馬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南豐蜜桔,歷史上是皇室貢品。此外,還有廬山雲霧茶、中華獼猴桃、贛南臍橙、南安板鴨、泰和烏雞、江鈴汽車、鳳凰相機、金聖卷煙等,列入中國馳名商標的品種有9件。 江西產業齊備、特色鮮明。江西農業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是建國以來全國兩個從未間斷向國家貢獻糧食的省份之壹。生態農業前景可喜,綠色農產品成為重要增長點,截止2008年7月8日,全省綠色食品數量達916個,居全國前列;有機食品數量415個,居全國第壹位;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升,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73家,其中國家級14家。江西大力實施以新型工業化為核心的發展戰略,汽車航空及精密制造、特色冶金和金屬制品、中成藥和生物制藥、電子信息和現代家電產業、食品工業、精細化工及新型建材等六大支柱產業有了較好的基礎;光電、高精銅材、優特鋼材、特種車船、精密機械、生物醫藥、特色化工、綠色食品、度假旅遊、新型服務等產業呈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3] [編輯本段]歷史淵源 江西開發的歷史,從出土文物考證,可以上溯到距今壹萬年以前。而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則始於約於公元前202年(漢高帝初年)。時設豫章郡(贛江原稱豫章江),郡治南昌,下轄18縣,分別為南昌、廬陵、彭澤、鄱陽、餘汗、柴桑、贛、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歷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為贛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與後來的江西省區大致相當。漢武帝時劃全國為13個監察區,稱13部州,此時的江西屬楊州部。 公元291年,即西晉元康元年,改設江州,其主體為江西地區原有郡縣。隋朝曾作行政區劃調整,州的級別降與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區設有7郡24縣。至唐時增加到8州37縣,分別為洪州、饒州、虔州、吉州、江州、袁州、撫州和信州。貞觀元年唐太宗劃全國為10道監察區,玄宗時增為15道,洪、饒、虔、吉、江、袁、撫、信8州隸屬於江南西道監察區。 五代時期,江西地區先轄於吳後轄於南唐。在這個時期出現了相當於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區劃6州、4軍、55縣。交泰元年,南唐中主決定建南都於洪州,並因此升洪州為南昌府。宋代在州之上改道為路,江西地區被置9州、4軍、68縣,其大部分隸屬於江南西路,另有壹部分隸屬於江南東路。 元朝開始確立行中書省制度(簡稱行省或省)。江西行省轄區遠遠大於今天的江西省區。除包括了今江西絕大部分地區外(原江西東北地區隸屬於江浙行省),還包括了今天廣東省的大部分。元行省下設路、直隸州、州(同縣級行政機構)和縣。江西行省下轄龍興、吉安、南康、贛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臨江、撫州、饒州、信州等13路和南豐、鉛山2直隸州以及48個縣、16個縣級州。 明朝雖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區建制,但改行中書省為布政使司(習慣上仍然稱省),改路為府和改州為縣。江西布政使司轄南昌、瑞州、饒州、南康、九江、廣信、撫州、建昌、吉安、袁州、臨江、贛州、南安13府,下轄78縣,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區。其時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機關,三司分別由中央直接節制,分權而治,互不統屬。 清朝改江西布政使司為江西省,行政區域基本承襲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設蓮花、南昌府增設銅鼓、贛州府增設虔南等3個縣級廳,同時升寧都縣為省轄直隸州。巡撫成為全省最高行政長官,下設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財政與司法監察。 民國時期,清朝的府、州、廳壹律改為縣。江西省***轄81縣。至1926年北伐軍進駐南昌時正式設南昌市。1934年從安徽劃婺源縣入江西,1947年劃回安徽,1949年再次劃歸江西。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產黨領導人民群眾先後在江西建立了大片革命根據地。其中著名的有贛西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包括寧岡、永新、蓮花3縣和吉安、安福、遂川與湖南酃縣的壹部分)、湘贛革命根據地、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包括弋陽、橫峰、貴溪、德興、余江、萬年、上饒、鉛山等縣,後發展為閩浙贛革命根據地)以及包括銅鼓、修水、萬載、宜豐等縣的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當時的中央革命根據地在贛南和閩西地區的21縣(包括江西的瑞金、安遠、信豐、廣昌、石城、黎川、寧都、興國、於都、會昌、尋烏等11縣),中華蘇維埃***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設在瑞金,故瑞金有紅都之稱。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江西省的行政區劃曾經有過多次調整和變動。南昌市為江西省會。 [6]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圖截至2001年11月,江西省***設南昌、九江、景德鎮、萍鄉、新余、鷹潭、贛州、宜春、上饒、吉安、撫州等11個設區市,10縣級市,70個縣,19個市轄區。 [4] 1、南昌市,轄5區4縣:東湖區、西湖區、青雲譜區、灣裏區、青山湖區,南昌縣、新建縣、進賢縣、安義縣。 2、九江市,轄2區1市9縣:潯陽區、廬山區,瑞昌市,九江縣、武寧縣、修水縣、永修縣、德安縣、星子縣、都昌縣、湖口縣、彭澤縣。 3、景德鎮市,轄2區1市1縣:昌江區、珠山區,樂平市,浮梁縣。 4、萍鄉市,轄2區3縣:安源區、湘東區,上栗縣、蘆溪縣、蓮花縣。 5、新余市,轄1區1縣:渝水區、分宜縣。 6、鷹潭市,轄1區1市1縣:月湖區、貴溪市、余江縣。 7、贛州市,轄1區2市15縣:章貢區,南康市、瑞金市,贛縣、信豐縣、大余縣、上猶縣、崇義縣、安遠縣、龍南縣、定南縣、全南縣、興國縣、寧都縣、於都縣、會昌縣、尋烏縣、石城縣。 8、宜春市,轄1區3市6縣:袁州區,樟樹市、豐城市、高安市,靖安縣、奉新縣、上高縣、宜豐縣、銅鼓縣、萬載縣。 9、上饒市,轄1區1市10縣:信州區、德興市,上饒縣、廣豐縣、玉山縣、婺源縣、波陽縣、余幹縣、萬年縣、弋陽縣、橫峰縣、鉛山縣。 10、吉安市,轄2區1市10縣:吉州區、青原區、井岡山市,吉安縣、新幹縣、永豐縣、峽江縣、吉水縣、泰和縣、萬安縣、遂川縣、安福縣、永新縣。 11、撫州市,轄1區10縣:臨川區、東鄉縣、金溪縣、資溪縣、南城縣、南豐縣、黎川縣、廣昌縣、崇仁縣、樂安縣、宜黃縣。 [5] [編輯本段]黨政領導 2008年1月起,中***江西省委書記、江西省人大會常委會主任:蘇榮; 2007年1月起,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長: 吳新雄; 2007年1月起,政協江西省委員會主席 : 傅克誠。 [編輯本段]人口民族 人口 2008年,4400.1萬人。 江西省各市面積與人口數據(2007年末) 區劃名稱 面積(公裏?) 常住人口 戶籍人口 江西省 166,894.34 43,684,100 45,286,615 南昌市 7,432.18 4,580,600 4,913,082 景德鎮市 5,256.23 1,554,400 1,561,757 萍鄉市 3,823.99 1,839,700 1,846,535 九江市 18,796.79 4,721,700 4,795,809 新余市 3,177.68 1,125,800 1,138,476 鷹潭市 3,556.74 1,102,700 1,142,831 贛州市 39,317.14 8,301,400 8,770,399 吉安市 25,258.75 4,759,600 4,797,154 宜春市 18,637.67 5,406,100 5,390,899 撫州市 18,811.12 3,850,900 3,888,060 上饒市 22,826.04 6,441,200 7,041,613 民族 全省***38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占總人口的99%以上。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有回族、畬族、壯族、滿族、苗族、瑤族、蒙古族、侗族、朝鮮族、土家族、布依族等,其中人口最多的為回族和畬族;還有白族、彜族、黎族、高山族、藏族、水族、傣族、毛難族、納西族、錫伯族、土族、哈尼族、羌族、仫佬族、維吾爾族、傈僳族、達斡爾族、仡佬族、裕固族、京族、獨龍族、拉祜族、景頗族、布朗族、俄羅斯族和基諾族等。 少數民族中畬族聚居,主要分布在鉛山太源畬族鄉和貴溪樟坪畬族鄉等地以及永豐、吉安、興國、武寧、德安、資溪、宜黃、樂安等市縣的30多個畬族鄉村;瑤族部分聚居,如全南瑤山、喇叭山等;其他各少數民族均為散居性質。
記得采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