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註冊 - 無錫為什麽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搖籃

無錫為什麽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搖籃

煙波浩渺的太湖孕育了壹個又壹個文化名人的同時,也為無錫創造了便利的交通,因為無錫是靠太湖最近的壹個城市;並且京杭大運河的開通又為無錫的早期發展如虎添翼,使得無錫縣在清朝中期就成為了中國著名的“四大米市”之壹,同時無錫也是著名的“布碼頭”、“絲碼頭”、“錢碼頭”。便利的交通造就了繁榮的經濟,繁榮的經濟發展造就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與發展。其實,清朝後期的工商業主要以“官辦資本”為主,以李鴻章、左宗棠為代表的洋務派主持了全國煤鐵、電報、繅絲、鐵路等命脈性行業,而管理的主要代表人物就是盛宣懷和胡雪巖。他們都是依靠官府的幫助與支持而發展了自己龐大的企業帝國,但是由於帝國主義列強的經濟侵略不斷加劇,“官辦資本”走向了窮途末路,而為了抵抗帝國主義列強的經濟侵略,許多有著報國夢想的有錢人都紛紛辦起了自己的企業,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以“抵制外貨,提倡國貨”為自己畢生奮鬥的目標的,象榮氏的“兵船”牌面粉商標上清楚地寫著“中國自制優質面粉”。此時,中國的民族工商業必然地登上了歷史舞臺。應該來說,江蘇是全國民族資本企業的發源地,全國最早的三個民族資本的紗廠是無錫楊家的業勤紗廠(1895年)、蘇州陸潤庠的蘇綸紗廠(1895年)和南通張謇創辦的大生紗廠(1898年投產)。有了良好的開端,許多人開始興辦民族資本企業,無錫就是其中最活躍的城市。所以,到19世紀末,江蘇工業資本額約合全國的十分之壹,其中六成資本集中在無錫、蘇州、南通三個城市。

光緒二十壹年(1895年)由楊宗濂、楊宗瀚兄弟創辦的業勤紗廠,拉開了無錫走上近代大工業機器化生產的序幕。到1949年無錫解放前夕,無錫民族工業在半個多世紀裏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形成了以楊宗濂、楊宗瀚兄弟為首,以及第二代楊翰西、楊味雲組成的楊氏資本集團;以周舜卿、周肇甫父子為首的周氏資本集團;以薛南溟、薛壽萱父子創辦的薛氏資本集團;以榮宗敬、榮德生兄弟創辦的榮氏資本集團等六大民族資本集團為龍頭的工業群體。當時無錫已經有紡織、繅絲、面粉、針織、染織、造紙等20多個工業門類,擁有628家企業,其中千人以上的企業就達20家之多。據1936年(因為1937年日本侵略者徹底破壞了江南沿海地帶的經濟發展,許多企業西遷入川了)的統計,全無錫的315家工廠和1407萬元的資本總額在全國工業城市中居第五位,總產值7726萬元,僅次於上海、廣州,居全國第三位,“小上海”之譽因此而來。

其實,這麽多的民族資本家在自己家鄉發展企業的同時,也在全國各大城市辦廠,其中以上海為最主要的投資城市,因為上海的地域優勢決定了他的發展,還有許多民族資本家就是在上海的企業中鍛煉得到壹定資本後,回到家鄉無錫繼續開辦企業的。1945年日本投降後,無錫的民族企業資本得到了長足的進展,雖然當時的無錫還是屬於常州管轄,但是異常活躍的經濟使得無錫成為了東南沿海的壹顆“太湖明珠”。所以說後來無錫能夠成為獨立的地級市,迅速發展的民族工商業應該說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請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