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加法
清代通州畫家曹鋒畫了壹幅《百鳥歸巢圖》,讓他12歲的兒子寫百鳥之意,卻不許寫“百”字。兒子很聰明,稍加思考後,他順口說道:
三、四、五、六、七、八;
天空中壹個接壹個。
畫師聽了這話,楞了壹下,問道:“這怎麽理解?”兒子回答說:“三乘四等於十二,五乘六等於三十,七乘八等於五十六。十二加三十,加五十六等於九十八。加上天上壹個,地上壹個,不就是壹百個嗎?”父親恍然大悟,連連點頭,寫在了“小鳥歸巢”上。上下對聯都用了加法,構思很巧妙。
第二,減法
北宋的程顥82歲得了頭獎,非常激動。他感嘆我老了,慶幸有誌者事竟成。他高興了壹陣,寫了壹副好對聯。
白頭窮,八歲。
還有兩年多才事業有成。
這意味著,雖然我比輔佐周文王的姜太公大兩歲,但我比90歲成名的傅生小8歲。這幅對聯用的是減法,暗示他八十二歲。
第三,乘法
清代外交官陳蘭彬曾在駐日使館後花園假山的涼亭上設宴招待日本首相。酒足飯飽之後,本想開陳大使的玩笑。聽說貴國黃河河套有九歌之名,便想到了壹副對聯,想請教貴臣對不對。然後讀:
黃河綠水轉三三圈。
對聯的第壹部分很巧妙,九歌說三三轉。陳蘭彬聽了這話以後,沒有正面對著,而是面對著下面的湖水,繞著山路的拐角走去。隨即,陳蘭彬笑著說:“這樣就事論事的關系,在我們國家是下等的。如果總理真的想對,那就用眼前的風景來回應吧。”然後讀:
紫海青山,六六彎。
並笑著說:“丞相還記得我們的上坡小路有六彎、六彎、三十六彎嗎?”日本叫“佩服,佩服!”然後悻悻的離開。這個上下對聯用的是乘法。
第四,分裂
蘇州至虎丘的金門外有壹條名為“山塘”的風景道,長約七裏,中間有壹個叫“板塘”的地方。有壹天,唐伯虎和祝枝山壹起玩,祝枝山現場引出第壹部分:
七裏山塘,去半湯三裏半;
唐伯虎無言以對,無法回答。後來,當他們來到壹個叫“九溪洞”的地方時,唐伯虎受到啟發,隨口唱道:
九溪滿東經過中東和無錫中。
七裏壹分為二,就是三裏半;九溪除以二是四溪半,是五溪的中間。除法運用的非常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