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又名檳榔和青子。它是棕櫚科的常青樹。產於海南,雲南,臺灣省,福建,廣西等省也有少量種植。種子(余浪),果皮(果皮)和花被用作藥。種子主要含檳榔堿及少量的檳榔堿、去甲基檳榔堿、去甲基檳榔堿、異去甲基檳榔堿、檳榔堿、高檳榔堿等。此外,還含有單寧、脂肪、氨基酸和糖類。苦,辛,性溫。該種子具有健胃、驅蟲、通便、治療腳氣、消食化積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腹痛、瘧疾、水腫、腳氣腫痛。它是壹種治療人畜絳蟲的特效藥。果皮具有促進水的循環和通便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胸悶、水腫和腳氣。花有止咳、祛痰、化氣、清熱、暖胃的作用。
壹.形態特征
樹幹直,圓柱形,無分枝,DBH約10-15厘米,高度超過10-13米..莖有明顯的環狀葉痕,幼幹綠色,隨樹齡增長逐漸變灰。葉叢生於莖頂端,羽狀復葉,長1.3-2m,葉柄呈三角形,環繞莖。小葉長披針形,表面光滑無毛。穗狀花序,佛焰苞黃綠色;花單性,雌雄同株,花被6;雄花兩排,在花序小穗頂端互生,花小而多,約2000朵;雌花著生於花序小穗基部,花大花少,約250-550朵。雄花有3個退化的雌蕊和6個雄蕊。許多雌花有6枚退化雄蕊,3個花柱,子房上位,壹室。堅果,卵圓形;壹顆種子是圓錐形的(圖15-72)。
圖15—72檳榔果形態圖
1.植物2。花枝3。短粗水果4。果縱切面5。種子橫切面2。生物學特性
(1)種子的生物學特性
果實收獲後,種子具有在果實內成熟的特性。黃色成熟果實的發芽率為64.3%,半黃色未成熟果實為23.6%,未成熟橄欖為10.2%。橄欖室內貯藏20天,果實變黃後播種,發芽率可提高到665438±0.6%。
在高溫潮濕的生長環境中,形成的種子不宜幹燥,幹燥失水會降低發芽率(表15-49)。
表15—49檳榔種子幹燥處理對發芽的影響
由於檳榔種子幹燥後容易失去發芽能力,帶皮貯藏比不帶皮貯藏更能延長種子壽命,帶皮潤沙貯藏保存種子活力效果更好,帶皮瓶裝貯藏也能延長種子壽命。由於檳榔的熱帶性,4℃冰箱保存的種子大大降低了發芽率,這是由於低溫對種子造成的傷害(表15-50)。
表15—50不同貯藏方法對檳榔種子發芽的影響
檳榔籽被厚厚的纖維狀果皮緊緊包裹,剝皮費力,發芽慢,不剝皮發芽率低。在花梗壹端切掉1/4的果皮,既能使發芽快速有序,又能減少剝果皮的麻煩。催芽7天後的發芽率:剝皮60%;切掉1/4果皮的57%;只有3.3%沒有脫皮。總發芽率:剝93.3%,切1/4;75%不脫皮。
檳榔種子發芽需要高溫。在雲南西雙版納景洪,4月催芽播種加快,日平均氣溫25℃左右,7-20天和35-40天出現發芽。種子萌發需要條件陰涼、日溫差小、幹濕變化小的環境。室內催芽,日平均氣溫26.4℃,日平均溫差65438±0.8℃,發芽率98%,發芽較快;在陽光下加速發芽,日平均氣溫28.1℃,日平均溫差13℃,沙地幹濕變化劇烈,發芽率僅為41.5%,發芽緩慢。
(2)生長發育及其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壹般檳榔種植後7-8年開花結果,早4-5年,晚10年。檳榔開花結果的早晚與種植環境和撫育管理密切相關。花期壹般為3-6月,果實成熟期為次年3-6月。在成熟樹的早期2-3年,有開花不結果或少量結果的現象。種植後20-30年是盛果期。壹般使用壽命可達40-50年,最高可達100年以上。40年後產量會逐漸下降,50年後長勢下降,可根據其情況更新改種。
檳榔,原為熱帶雨林植物,在我國長期生長於熱帶季雨林,形成了喜溫、喜濕、喜肥的習性。
1.溫度
壹般年平均氣溫在265438±0℃以上,冬季無霜地區也能生長。但最適生長溫度為25-28℃。當溫度降至16℃時,會發生落葉;溫度降至5-6℃時出現落果;3℃時,葉片變黃,葉尖枯死,果實變黑脫落,單株死亡。檳榔在-1℃以下死亡嚴重。壹般老樹的抗寒性比幼樹和幼苗的抗寒性強。寒冷導致的死亡因地區和地形而異。山腰比海南的山腰重,山腰比雲南的山腰重。壹般山區比平原重,同壹山丘北坡比南坡重。有時候雖然緯度偏北,但是植物因為避寒的特殊微環境而死的少。因此,在短時低溫地區,應密切註意地形的選擇。及時澆水防寒,可以減輕凍害程度。壹般在低海拔地區生長較好。
第二步:水分
檳榔喜濕不喜滯水,雨量充沛,分布均勻,有利於生長。檳榔可在年降雨量1200mm以上的地區生長,但在年降雨量1500-2200mm之間的地區生長較好,尤其是年降雨量1700-2200mm之間的地區。在幹旱地區或旱季,必須加強灌溉。空氣相對濕度高(80%左右),長期穩定,有利於生長。檳榔種植在山區的溪谷、平原地區的河流、田間,長勢良好,果實多。幼齡時尤其需要保持土壤濕潤,因為根系少而淺,莖尖嫩而嫩,容易旱死。
燈光
苗期和幼期需要壹些陰涼。如果光線太強,容易灼傷幼葉,影響生長,造成死亡。但過度遮蔭會導致植物白長,脆弱,病蟲害多。壹般苗期遮蔭度為50-60%,種植前兩年為40%。之後隨著樹齡的增長,遮蔭量會逐漸減少,直到成熟的樹要充分光照。充足的光照有利於花芽分化和開花結果。
4.土地
土壤是檳榔經濟生活的關鍵。喜歡生長在土層深厚、表土黑色、有機質豐富的砂壤土中,如山區的腐殖土、沖積土中的河邊花園土以及村前屋後。土層厚度大於100cm,下層土為紅壤或黃壤。不適合種植在卵石小、未風化的淺層土、沖積海灘、鹽堿地、多年幹旱不能排水灌溉的土地、酸性強、難以改造的土地。
5.風
檳榔是壹種風媒花。據報道,花粉被風傳播的距離可達1000米。壹定的風速有利於花粉的傳播和授粉,但超過壹定的風速不僅不利於授粉,還容易撕裂葉片,吹落花、枝、幼果,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歷史罕見的14號臺風1973襲擊海南島後,檳榔大部分被吹裂四片以上葉子,影響了正常的光合作用。在壹些受災嚴重的地區,檳榔將來會枯死。大部分檳榔連續兩年不開花結果,直到1976才恢復正常。因此,在臺風頻繁襲擊的地區,不僅要選擇天然背風或低窪地進行種植,還要考慮修建防風林,為檳榔高產創造條件。
第三,栽培技術
(1)育種方法
用種子育苗。育苗前必須進行選種和催芽。
1.種子選擇
據悉,印度從選種中可以獲得10%的增產。產地調查數據表明,我國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選擇檳榔籽進行增產。
(1)植物選擇
母樹應為15-30年生,結果正常,無病蟲害,豐產穩產,每株果實不少於300個,花托不少於3個,葉片8片以上,深綠色略下垂,莖大小上下均勻,上部節間短。
(2)果穗選擇(水果選擇托盤)
檳榔種植已超過10年。壹般有3-5個果托,7株單株。初果成熟早,參差不齊,個頭小,芽不整齊,發芽率低。壹般來說,選擇第二和第三個支持物的果實作為種子使用更合適。
(3)單項選擇
成熟的果實分為卵形、橢圓形、橢圓形、倒橢圓形、心形、圓形和橄欖形。最好選擇橢圓形和卵形。選擇個大、飽滿、無病斑、無裂紋或裂紋不明顯、果實成熟時呈金黃色的。
加速發芽
萌發的果實萌發率快且整齊,有利於種苗管理。加速發芽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堆積,苗床,籮筐。苗床發芽法,種子發芽不壹致,管理勞動強度大,面積大;大量筐催芽,成本高,代價大;積累催芽法壹般比較簡單,容易管理,不太費力,可以大量催芽。產地多采用堆積催芽法,方法如下:
將收獲的果實放在地上1-2天,使種子蒸發壹部分水分,吸收壹部分熱能,促進種子的生理生化變化,提早萌發。如果勞動允許,削去1/4的果皮,發芽會更快。然後選擇水源附近排水良好、陰涼的地方,如大樹下、室內或人工搭建遮蔭棚作為催芽場所。在選擇種植的地面,種植厚度壹般在20cm以下,不宜過厚。長度和寬度取決於苗地的實際情況。種子較多時,每隔1—1.2m留壹條人行步道,方便澆水、巡查等管理工作。堆好後蓋上壹層稻草,以免種子外露,並用水充分淋透。以後註意把草蓋好,保濕。大約15-20天後將檢查種子發芽,然後每7-8天檢查壹次。發芽的種子會被挑出來育苗,沒發芽的種子會繼續發芽。室內催芽效果更好,發芽率在90%以上。催芽期間苗床日平均溫度應低於36.65438±0℃,日最高溫度應低於36.5℃。當日平均氣溫超過36.1℃,日最高氣溫超過36.5℃時,可能產生爛果,發芽率降低(表15—51)。
表15—51檳榔不同發芽方法和溫度與發芽爛果的關系3。育苗
苗床和營養袋可以用來育苗。苗床育苗選擇嚴格,管理運輸不方便,種植時容易傷根,成活率不如營養袋育苗高。生產中經常使用營養袋育苗。育苗時需要適當遮蔭。
(1)營養袋育苗
壹個長25cm,寬18cm的營養袋,用塑料薄膜制成(小壹點的營養袋可以接受,但營養供給差),袋的下半部打四個小孔,透氣透水。營養土與腐熟牛糞按1∶1的比例混合均勻,裝入袋中至4/5,然後放入河沙中至袋滿,以免表層土壤板結。每個袋子裏橫放或豎放壹顆發芽的種子(芽點朝上),種子分七個深度浸泡,蓋住種子。以後要壹直保持濕潤。
(2)苗床育苗
選擇水源附近土壤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作為苗圃地。翻耕耙平後,施入糞肥或塘泥作為底肥,與土壤混合做畦。邊界長4-5m,寬1m,高12-15cm。並在邊緣鋪壹層約4厘米厚的細沙,避免表層土壤板結,便於幼苗生根。按照20×30cm的株行距挖坑,每個坑裏放下壹顆發芽的種子,用種子頂部蓋好土,使嫩芽剛好露出土。輕壓土面,蓋草澆水。第壹片小葉展開時,可施稀人屎或硫酸銨,每月1-2次,每年除草起壟3-4次。
(2)土地選擇和整地
宜選擇無低溫和潮濕、疏松、土壤肥沃的地區。如山下、河邊、田邊、村旁、房前屋後等。偶有低溫的地區應選擇南坡和東南坡的山麓、山谷及避開西北風的地方。把雜草和過於密集的灌木砍掉燒了當肥料,適當保留灌木遮蔭。陡坡周圍的等高梯田,行距為3米。階地表面向內傾斜約15度。65438+種植前0-2個月,株間距2m挖坑,使土壤充分風化。穴寬50cm,深40cm,每個穴施10kg土壤混合肥料或糞肥作為底肥,同時將表層土壤還滿穴。此外,還可作為成排種植速生飛草或豆科植物的臨時遮蔭,抑制雜草,保持土壤水分,將來還可作為綠肥抑綠。
(3)種植
檳榔苗生長壹年左右,高50-60 cm,可植5-6片葉。海南春季2-3月或秋季8-10,雲南5-6月適宜暖雨季節種植。種植最好選擇陰天,種植前1-2天澆水。運輸過程中不要弄破營養袋;苗床育苗時不要傷根。大川要盡量多帶土,保護根部。種植時營養袋要丟棄,種植不要太深,要蓋草淋根。以後要保持陰涼和土壤濕潤。
(4)現場管理
1.除草和培土
幼樹需要經常除草培土,壹年至少2-4次,保持植株無雜草、土壤疏松,同時用雜草覆蓋檳榔頭。開春時結合除草培土,將裸露在土中的肉質不定根覆蓋。在土壤培養後,不定根經常生長,擴大根系吸收水分和養分。
第二步:追肥
以有機肥為主,以化肥為主。幼齡三年內每季度施肥壹次,在樹冠外20cm處挖坑或開溝,東南西北方向交替施肥。每次每株施人糞尿5公斤左右或硫酸銨25-50克,拌綠肥5公斤,覆土澆水。三齡後開花結果前的春秋兩季每年施肥壹次,每株施綠肥或糞肥10kg,混合硫酸銨100-150 g,過磷酸鈣150-250 g。每年3月和6月5438+00對開花結果樹施肥壹次,每次每株施綠肥或糞肥10公斤,加尿素100—150克,過磷酸鈣250—500克,氯化鉀100—150克。
3.排水和灌溉
檳榔喜歡潮濕的環境,但不適合積水。因此,降雨量少、旱季長的地區需要及時澆水,保證充足的供水。在雨季降水過多,容易造成積水的地區,要提前挖好排水溝,排除多余水分,防止根系腐爛影響生長。
4.遮蔭和間作
種植後三年是檳榔的幼齡,根少、淺、嫩,經不起日曬、土壤幹燥。需要適當的遮蔭來保持土壤濕潤。可種植綠肥如飛機草、日本青、木豆、非洲山毛豆等作為行間短期遮蔭,種植第二年可種植間作作物,第三年可將綠肥植株剪去壓青。間作作物可選擇灌木藥材如梔子;草本植物如長春花、腎茶、益智仁、穿心蓮等。香蕉、菠蘿、辣椒、可可等經濟作物。既能在檳榔開花結果前起到壹定的遮蔭作用,又能防止水土流失,增加經濟收入。但要註意增肥,防止檳榔和間作作物爭奪養分,缺肥。檳榔開花結果樹的上層需要充足的陽光。此時,如果有高於檳榔樹的間作作物,隨著時間的推移,間作作物不會長得比檳榔樹高。
(5)病蟲害及其防治
1.葉斑病
檳榔的葉斑病有多種,主要有以下幾種:檳榔葉點黴(Phyllosticta arecae Diedecke ),引起灰棕色不規則斑點,從頂端延伸至基部,外圈為深棕色。掌葉假盤菌(Pestalotia palmarum Cooke)是多毛類的壹個屬,它在葉子的尖端和邊緣產生病變,然後導致組織死亡。炭疽病。)葉片上有不規則的灰褐色斑點和輪痕。茶花莖點黴的葉子上有淺棕色的不規則斑點,邊緣有深棕色的條紋。防治方法:(1)註意清園,經常清除枯葉並焚燒,減少菌源;(2)噴灑波爾多液1∶1∶150或用杜瑞黴菌防治;(3)苗期註意通風透光,不宜過密或過陰。
2.果實腐爛
(Hyalodendron sp .)和鐮孢菌。
導致綠果蒂褐腐,導致落果。防治方法同葉斑病。
3.穗枯萎病
(膠孢炭疽菌。)
它危害果穗和果實,使其變褐腐爛,有小黑點(病原菌分生孢子)。防治方法:立即清除地上的落果和落葉,集中焚燒,幼果、青果期噴灑炭疽付梅和多菌靈。
4.根腐病
(疫黴屬。)
它對幼苗有害,使它們的根腐爛成暗褐色,導致死亡。防治方法:控制土壤水分;發生期用800-1000倍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灌根;立即拔掉病株,用石灰消毒病點。
5.紅脈穗螟
(蒂拉塔巴·魯菲娜·沃克)
是檳榔的重要害蟲,也危害椰子和油棕。成蟲在裂縫、傷口、芽、果梗等縫隙和皺紋中產卵。剛孵出的幼蟲吃花和果實,能吃光穗,清空堅果。幼蟲吐絲,將蟲糞和碎屑捆綁成成蟲路徑,不可見。花期和幼果期危害最大,導致落果。該蟲在海南檳榔產區較為常見,對剛結果的幼樹危害特別大,直接威脅產量。據粗略估計,這種昆蟲造成的損失可高達40%以上。在海南,檳榔去年已經生了八代以上,沒有明顯的越冬和越夏階段。當檳榔在秋冬季節收獲時,它會損害心葉,並在不良的飼養條件下導致禿頂或死亡。防治方法:(1)註意隨時撿拾掉落的果實,尤其是秋冬季果實采收後,將掉落的果實和雕落物清出園外焚燒,減少蟲源。(2)在嚴重地塊,3、4月份(小樹應減量)配合施肥,施用3%克百威顆粒劑0.25kg/株,可基本控制花期和幼果期的危害,還可治療其他害蟲。施藥方法是在根際挖深約10cm的半圓形溝,施藥後覆土夯實,或在4、5、8、9月分兩次施藥,並在藥劑中加入3%印楝油或100倍Bt乳劑和10%甲草胺。
第四,收獲和加工
(1)收獲
由於商品規格要求不同,收獲期也不同。壹般收割分為兩個時期。在第壹階段,橄欖從11—65438+2月收獲,並加工成幹火腿。最好的品質是收獲長橢圓形或卵圓形,基部有宿萼,裏面有未成熟的細長種子的橄欖。在第二階段,從3月到6月收獲成熟的水果,並加工成余浪。收獲圓形或橢圓形的橙色或鮮紅色的成熟果實,並在其中充滿種子,加工成余浪是壹種很好的產品。采收的方法是把鋒利的鐮刀綁在要求高度的竹竿上,按照每個檳榔的果托順序,從下到上把果托的基部剪掉。最好有人在樹下接住切好的水果,防止水果落地時從部分水果的花萼上脫落,影響加工好的幹錘質量。切的時候不要切果托基部以下的莖或葉柄,以免影響生長。
(2)加工
不同的產品規格有不同的加工方法。
1.余浪
將成熟的果實曬幹1-2天,然後放入烘箱中用幹柴火慢慢烘幹約7-10天,然後取出冷卻,用小錘敲碎果皮,取出後曬幹1-2天即可得到產品。壹般100kg鮮果可以加工成余浪17—19kg。
2.幹朗幹
將采摘下來的橄欖去枝,然後將果實放入鍋中加水煮沸30分鐘左右,取出晾幹,再將果實放入烘箱中用濕柴火烘烤。烤2-3天左右,翻壹次,連續翻兩次。烤8-10天左右。從上面把它粘到底層。如果是插入的,說明底層是幹的。這時候拿出來就幹了。烤好的幹錘最好是花萼不脫落,兩端不蓬松,呈深褐色有光澤,晃動時有響聲。壹般100kg鮮果可以烤20-25 kg幹火腿。
3.大肚皮皮膚
將成熟的水果切成兩半,去皮,曬幹,松散後晾幹。
4.檳榔花
晾幹未開放的雄花。最好用卡其色或淺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