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聽到這樣的評語的時候,我總會憤憤地為上海人辯解,是的,上海人,哪裏小氣了。
同事是壹個粗壯的山東大漢,他忙不叠地舉出壹連串的例子:請客的時候,什麽菜都是壹小碟壹小碟的,他這樣的大胃王,三口兩口就吃完了,弄得他根本不敢吃,怕風卷殘雲的吃相過於難看;勸酒勸菜的時候,嘴裏說著吃啊,吃啊,手裏卻不動,也不知道給人家布菜;壹家人分零食的時候,居然還會數數,每人幾包鴨胗幹、幾包牛肉幹、幾包豬肉脯,分得清清楚楚……
我聽了哈哈大笑,不知這是哪戶人家,居然給我的同事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
我忙解釋說:這個啊,不叫小氣,這個叫實惠。
請客的時候用小碟子盛東西,是因為想在桌子上騰出空位來放更多的菜肴,妳盡可以放心地大快朵頤,吃完了這壹盤,不用妳開口,主人家準會從廚房裏,端出另壹盤來,同樣,還是那種小小的精致的碟子。
吃飯的時候,不會主動給妳布菜,是怕萬壹夾了妳不喜歡吃的東西,讓妳為難。放心,只要妳稍微贊壹下,某個菜好吃,他壹定會連著碟子,整個兒地都挪到妳的面前,讓妳可以夾起來方便。
至於分零食,這倒真不是每個家庭都這樣的,恐怕是這戶人家原創的吧,不過,我也能理解,那戶人家的家長,壹定是想幫助讓自己的孩子,養成處事公平的態度。
聽了我這麽壹解釋,朋友也不覺莞爾,他笑著說:“妳還真能解釋,不過,我還是覺得,大盆子的菜好,吃著過癮。”
我不知道,他是有意,還是無心,把“盤子”說成了“盆子”,不過,看看他的塊頭,我相信,真的給他壹盆子的紅燒肉,他也是能毫不猶豫地消化光的。
上海人的實惠,就是不鋪張、不浪費。就比如吃吧,能吃多少,就盛多少。這點,不光是普通的市民家庭,就連壹些著名的上海本幫菜館,也是如此。
以排骨年糕聞名的“鮮得來”飯店,就是這樣的壹個例子。店裏所有的點心,包括它的招牌點心“排骨年糕”,都是放在壹個個只有巴掌大的小白碟子裏。
就沖著這壹個個小白碟子,就足以看出,正宗的上海小吃的實惠。沒錯,有多少貨,就用多大的餐具。如果為了盛這麽兩片年糕和壹塊排骨,也用壹個碩大無朋的大盤子,那真有點大材小用的感覺了。畢竟,我們吃的是排骨年糕,而不是吃“盤子”,盤子再花哨,如果年糕和排骨味同嚼蠟,那就本末倒置,猶如買櫝還珠了。
曾看見壹家西餐館,用壹個碩大的、漂亮的白瓷盤來盛東西,它有厚厚的盤沿,裏面可以用來盛放東西的地方本來就只有壹小塊,而端上桌後,我發現裏面放的只有小小的壹坨土豆泥。我不禁暗想,這樣有意思嗎,這麽大的排場,只為了吃那麽幾口土豆泥。而相比之下,我更欣賞小小碟子中的排骨年糕,貨真價實,價廉物美,要把它們全部吞下肚子,嘿嘿,壹口可不行呢。所以,我更欣賞那種實惠的擺法。
衣食住行,這是壹個人生活在世界上,最基本的條件,而上海人的實惠哲學,也已經滲透到了這每個方面,實惠,已經成了上海人生活世上的基本條件之壹了。
剛才我們說到了“食”,那麽下面就來看看“衣”。
沒錯,上海是壹個時尚的大都市,在這裏,妳幾乎可以看到世界上任何壹種名牌時裝的專賣店。但是,在上海,生意最好的服裝店在哪裏呢,我恐怕並不是淮海路、南京路上的那些名品店,而是類似七浦路服裝市場、輕紡市場等的半批發辦零售式的服裝市場。
相對於昂貴的品牌服裝而言,更多的上海本土居民,還是更看重實惠,這個已經深入到上海人骨髓中的購物理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壹代代的上海人,甚至感化了不少的新上海人。
是的,名牌服裝為什麽會那麽貴,就是賣壹個商標。誰敢肯定地告訴我,畫著小鱷魚的包包,就壹定比沒有小鱷魚的包包質量好嗎?我看是未必吧。既然這樣,實惠的上海人,又為什麽要花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價錢,去買那壹個小小的商標呢。
在那些普通的'服裝店裏,妳完全可以買到質量比名牌商品更好,甚至連款式都更時尚的商品。既然如此,那為什麽還要糾纏於品牌問題呢。
當然,還有不少上海人,去那些廉價商店,為的也是要淘壹些名牌,或者說是偽名牌。對於,這點,我當然是不認可的,但是,不可否認,確實有壹些上海人,抱著實惠、便宜的念頭,去買壹些廉價的水貨。這點,的確是實惠哲學中的壹個誤區。
真正的實惠,是貨真價實的實惠,而不是掛著羊頭賣狗肉,不是用李鬼來冒充李逵。
“住”當然更不在話下了,雖然目前房價飛漲,但是,買房子,永遠都是手中有余錢的上海人首選的投資方法。
畢竟,銀行存款利息太低;投資股票、基金風險太大;購買珠寶玉器,又害怕打眼上當……算來算去,能夠又保險又升值的,還真的就只剩下買房了。所以,買房子,永遠是實惠的上海人的最愛。
說起買房,自然就會讓人聯想起買車。很多女孩子,都把有房有車作為自己擇偶的要求之壹。當然,這也是不值得提倡的,畢竟,戀愛要建立在“愛”的基礎上,而“愛”,指的是愛“人”,而不是愛“物”,要以人為本,否則就成了拜金女,有哪個好男人會喜歡壹個拜金女呢?
有房有車,只是壹個夢想而已,有很多普通的市民,都是沒房沒車的。更有些時候,買了房,就買不起車,供了車,又買不起房,這時候,怎麽辦呢,在這種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時候,實惠的上海女孩,她們的首選壹定不會是車,而是房。
房子多好啊,妳看或不看,房子就在那裏,不會自己開走。家裏沒條件的,買了房子,就可以自己住,家裏有條件的,如果有多余的房子,那麽就可以租出去,每月的租金,可也算是不小的收入呢。
而車子呢,能給我們帶來什麽啊,只能成天擔心國際油價繼續上漲,摸摸兜裏的零錢,看看還夠餵這頭“鐵馬”喝多少汽油。
於是,沒有車的上海人,在需要出門行走的時候,選擇的主打交通工具是地鐵、公交和自行車。
地鐵絕對是遠程路人的必選,它方便、快捷,不會堵車。當然,相對其他城市而言,上海的地鐵票價算是貴的了,起步費就是三塊。於是,實惠的上海人想出了壹系列的方法來省錢。
當然,逃票,我是絕對反對的,而事實上,真正有教養的上海人,是不會逃票的。我們要省錢,也要在合理合法的角度上省錢,這才是真正的實惠。
於是,在地鐵推出壹日票、三日票後,聰明的上海人想出了利用這些票子的好方法。首先,如果壹天之內要多次乘坐地鐵的話,那是壹定要買壹張壹日票的,不過,上海人會計算壹下,這壹日的票價是否真的超過了壹張壹日票的價格。
精明的上海人還研究出了針對上班族使用的如何巧用壹日票或三日票,乘坐整整五個工作日的方法。其具體技巧無非是打時間差了,第壹天早上晚點乘車,末壹天的晚上再早點乘車。而且,熱情的網友還計算出了,每日上班要花多少錢以上的乘客,使用這種方法才是省錢的。這種方法,而是曾經被登在了晨報上的。實惠的上海人,認可這樣的省錢方法。
公交車也是不錯的交通工具。因為在兩個小時之內,兩部公交車連乘的話,第二部公交車可以少付壹塊錢。上海的公交車壹般都是統壹價格:兩塊。所以,省壹塊錢,可就是半價喔。於是,有不少上海人,在出門辦事的時候,都會計算壹下,是否能趕上換乘優惠。
自行車,那自然不必說了,這是壹種世界公認的又環保又省錢的交通工具。這樣的好東西,當然要提倡了。所以,在這個城市的很多角落裏,都有可以隨意租用的自行車,方便借用。
上海人的實惠觀,不是壹朝壹夕形成的,冰凍三尺,非壹日之寒,它樹大根深地密布在生活的每個細小的角落之中。妳只有真正地融入了這個社會,認可了上海文化之後,才能真正體會到這種深入骨髓的實惠觀。
不只是日常生活,就連就業、結婚,這樣的人生大事,上海人也是密切關註實惠原則的。
首先說就業,絕大多數上海人,還是喜歡要壹個穩定的工作單位的。於是,公務員,就成了他們的首選。每年,到了考公務員的時候,幾十個、甚至是幾百個人,爭著報壹個職位的現象,都是不足為奇的。其盛況,真是遠遠超過了高考啊。
是的,做生意,做得好,那自然是皆大歡喜,可是,做生意是有風險的啊,如果賠了本怎麽辦呢?所以實惠而穩妥的上海人還是會選擇更牢靠的工作。
現在輪到說結婚了。上海的剩女數量,是足以讓人嘆為觀止的。社會各界,對於這件事情,不可謂不關心、不重視。於是,各種各樣形式的,實惠的相親大會此起彼伏。
這不,前些日子,在世博大舞臺,還召開了壹個萬人相親會。數萬計的剩男剩女及其家長們,浩浩蕩蕩地殺進現場,到處貼滿簡歷,到處都是閃爍著饑渴的光芒的眼睛。
為什麽會有那麽多剩女呢?歸根結底來說,還是實惠觀念在作祟。既然要實惠,那就自然要找壹個比自己好的,於是,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就比比皆是了。這種婚姻觀,也算是上海人實惠觀念中的壹個副產品吧。
就是這樣,實惠,是壹把雙刃劍,它能使得上海人變得更睿智、更聰明,但是另壹方面,也使得部分上海人,變得更市儈。
作為壹個上海人,要如何揚棄地繼承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實惠哲學,還需要仔細研究啊。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實惠是多少年流傳下來的上海人的老傳統,但是,實惠並不意味著就是老土,實惠也可以很時尚。
比如,時下流行的DIY,就是時尚的實惠哲學的壹種具體體現。
十字繡、緞編等各種工藝品好看不好看?好看,時尚的女孩子,大都喜歡。可是,要買成品的話,價格實在是很貴的,讓這些腰包尚不豐腴,甚至是還在學校學習的少女們只能忍痛割愛。
既然買不起,那就買些半成品或者是原材料來自己做吧。雖然花費了很多功夫,但是價格確實是便宜了不少。而且,拿來送人的話,還能顯示出自己的奇思妙想和心靈手巧。如果是給心上人的話,自己親手做的東西,就顯出自己的真情實意了。
上海人,那獨有的包容萬物的海派文化,使得上海人能夠心平氣和地接受外地,甚至是外來文化。他們用自己獨有的海納百川的胸襟,把各種文化、各種思想理念,融匯綜合,形成了具有自己特點的文化。
上海人的這種溫然怡和的習性,從千家萬戶彌散開來,從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散發出來,彌漫在整長江入海口的上方,彌散在上海百年城市發展歷史進程中,形成了上海特有的文化基調。
而在這包容萬物的海派文化中,有壹個基礎而原則性的問題,那就是上海人的實惠哲學。
這種實惠哲學,是上海人固有的,是上海人打骨子裏透露出來的,上海人的本質特點。
試想壹下,如果沒有實惠原則,上海人又怎會如此徹底地貫徹他們的“拿來主義”,把來自全國各地、世界各地的文化,融會貫通,拿來就用。上海人積極地汲取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各種文化,並加以合理地利用和演化,這才形成了具有上海特色的海派文化。
所以說,實惠原則,是海派文化的基礎。
有壹部分外地的朋友,會對上海人有誤解,除了把上海人的實惠,理解成是“小氣”或“摳”以外,還有部分朋友,會把上海想象成是壹個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人人都在享受生命,窮奢極欲。
其實,這也是壹種偏見。之所以會有這種想法,恐怕和電視中充斥的民國影視劇作品有極大的關系吧。在電視劇裏,遍布極盡奢靡的貴夫人、嬌小姐、小白臉兒、公子哥兒……座座洋樓聳立,俊男美女們坐在酒吧中,聽著爵士、藍調,喝著美酒、咖啡。舞臺上衣著華麗的助興歌手用懶洋洋的聲音,唱著那首家喻戶曉的《夜上海》。
沒錯,這的確也是上海,但不是現在的上海,是故事和影視劇作品中,用誇張的手法而凸顯出來的上海的壹個剪影。這種紙醉金迷的生活,不是上海獨有的,各個大城市都有。
而上海所擁有的,卻不僅僅是這些。大家從這些影視劇作品中,只看到了壹個已經過去了的,屬於舊時代的,奢華的、精巧的、頹靡的、享樂的上海,而忽略了,我們現在的中國時尚大都市,上海,已經不僅僅只有這些了。
當黎明的曙光還沒有照徹大地的時候,匆忙的環衛工人已經開始工作,牛奶工送著牛奶,郵遞員遞送著晨報,這些忙碌的身影,也是上海。
在霓虹燈閃爍的夜幕下,小區的弄堂口,衣著時髦的白領女職員,舍不得買新的鞋子,讓皮匠師傅,修補壹下已經磨壞了的高跟鞋鞋跟。這,也是上海。
在昏黃的臺燈下,學子伏案疾書,演算著數學題,全然不顧蚊蟲的叮咬。而城市的另壹個角落裏,他的老師,同樣扇著蒲扇,驅趕著蚊蟲,給自己的學生們批改著作業。這,也是上海。
是的,這壹切也是上海,只是,大家沒有看到。也許,實惠的上海人,更願意把流光飛舞,光彩奪目的壹面,展示給大家看。
但是,誰又能想到,褪去華麗舞裙之後,卸去濃墨油彩之後,留下來的上海,才是真正的上海。它是壹個平凡樸實的家庭婦女,只是偶爾在宴會上,會戴上光燦奪目的項鏈。
所以,對於上海人,他們是理性而現實的,他們固守著自己特有的實惠的文化,他們用理智和聰慧,來應對紛繁復雜的世事。這,就是上海人獨有的處世哲學、生存哲學。
所以,當他喋喋不休地向妳介紹哪家商店打折的時候,請不要嫌棄他的羅嗦,他只是關心妳。這本就是壹個溫情的市民城市,上海人,就是這樣普通的小市民,每天的柴米油鹽,張家長、李家短,才是他們關心的大事。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上海人,實惠的上海人,可愛的上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