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光淩武藝高強,雙手能舉390斤的石鎖壹對(石鎖現還保存)。1860年,福安壹帶山寇紛起,清政府請其團練籌防,他身先士卒,遂平息寇亂,保境安民。施光淩雖問鼎武科,文韜武略,卻無意仕途,有多次機會,皆為其放棄,如平息寇亂後,朱邑候欲向清廷推薦,為其婉拒。施光淩壹生操守謹嚴,人敬而憚之,由其始建的豐泰隆茶行建築群雄偉壯觀,經二百余年滄桑,風姿猶在。抗日戰爭時期,閩東第壹學府——福寧中學移往坦洋,就落址豐泰隆宅院,使其壹度成為閩東的教育中心。施光淩樂善好施,如建祖祠,興義塾造橋鋪路等,其它如親族有婚嫁喪葬乏資者必賜之,青黃不接告貸者必應之,因憐乞人,蓋瓦屋數間以庇其孳。其善舉不可壹壹枚舉。施光淩悉心敬業,豐泰隆茶行加工的紅茶形肥壯勻整,味醇厚香濃,色紅亮清晰。其鼎盛時期,年制茶達3000多擔,冠以坦洋工夫暢銷世界各地。據載,由於施公之影響,英國人購茶以坦洋工夫為最多。
著名的豐泰隆茶行的創始人,馳名中外的坦洋工夫紅茶的創始人之壹。據族譜記載,施光淩“勤種植、謀服賈、會英商,購買中華茶以坦洋出為最,為公之力也”。當時以英國為代表的外國列強在武力侵略中國的同時,把壹船船的鴉片運進中國,掠走了成千上萬的白銀,造成大半個中國民不聊生,生靈塗炭。而以施光淩為代表的茶行老板,卻用壹船船的紅茶換回了大量的白銀,給家鄉帶來了繁榮富裕。[1] 坦洋村本是福安白雲山麓名不見經傳的小村子,然而,當歷史走進清代的鹹豐元年,這個村子因首創壹種後來名為“坦洋工夫”的紅茶,遂名聞天下。
坦洋村在福安市西北約20公裏處的社口鎮,群峰環抱,羅如屏列。從鎮上出發,傍山緣溪而行,跨龍鳳橋、真武橋,就到了桂香山下豁然開朗、風光秀美的坦洋。
清人郭蘋野有《坦洋村記》雲:“至坦洋,四山排闥,壹水中流,雞犬相聞,圜阓茂盛。產茶美且多,有武夷之風,外邦稱為小武夷是也。”所謂“有武夷之風”“外邦稱為小武夷”,蓋言坦洋工夫紅茶的制藝源自武夷,在外國人看來,它是壹種別具風味的武夷紅茶。但坦洋人似乎不滿意“小武夷”的冠名,也許是為了區別於武夷山的紅茶,坦洋人把本村創制的紅茶正名為“坦洋工夫”。
當年坦洋工夫首次驚艷於英國典雅的“下午茶”,便獲得王室貴族的珍愛,於是,“英商購買華茶,以坦洋出產為最”,坦洋工夫壹時間風靡英倫三島。
數量日增的紅茶海外貿易為坦洋村註入了活力,使它成為八方茶商趨之若鶩的生財之地,坦洋村很快繁榮起來。從清鹹豐到光緒的幾十年間,遠近茶商在坦洋設立的茶行竟達36家,許多茶商、茶農紛紛在此定居置業。坦洋村裏,茶莊貨棧鱗次櫛比,長街幽巷庭院深深。從這裏走出了施光淩、胡大盛、吳步雲、施長壎、胡兆江等壹批縱橫商界、叱咤風雲的閩海茶商。遙想當年,每逢春季,村中街市“工兮商兮,攘攘熙熙”,茶香浮動,彌月不散,儼然壹幅清明茶鄉圖。民謠唱道:“三月坦洋好景世,左右茶行大街中”,“茶季到,千家好,茶袋鋪路做床倒”, 正是當年坦洋村市井繁華、茶季繁忙的寫照。
然而繁華如夢。第壹次世界大戰使海陸交通阻隔,加上政府苛捐雜稅,商人摻雜作假,以及印度紅茶的興起等原因,坦洋工夫市場迅速萎縮,坦洋村的百年鼎盛漸漸泛黃,淡入塵封的歷史,茶村民生雕敝,唯余斜陽巷陌,古棧荒宅。
改革開放如浩蕩的春風春雨,使千山泛綠,萬樹抽芽,醒來的坦洋工夫猶如枯木逢春,漸次復興。
2001年,福安市因擁有30萬畝茶園和名茶坦洋工夫被國家命名為“中國茶葉之鄉”。2006年,坦洋工夫被審定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010年,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稱號。坦洋工夫——白雲山麓的紅衣佳人,終於重洗仙顏,再現“生態、和諧、健康、高貴”的品格、醇厚的芳香和浪漫的紅艷,走向人間世界。
風雨廊橋、天後神宮、茶棧茶場、土築雕樓、茶商群宅、大族宗祠、老式油坊……今日茶村仍有許多與茶有關的古建築遺存。徜徉青磚黛瓦的坊巷間,重溫坦洋工夫的坎坷,如同返回歷史。 茶文化在某種意義上講是壹種休閑文化,它與休閑、旅遊活動關系密切。同時,喝茶有利於身體健康。茶葉含有450余種有機化合物,也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歷代醫書先後記載茶葉有20項、219種藥效。自古以來,人們還用茶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在現代生活中,喝茶還可以融洽人際關系、豐富文化生活、提高人的素質。對於福安而言,開展茶文化旅遊是在利用其豐富的茶文化旅遊資源的基礎上,順應該市發展的需要,是適應當代休閑與旅遊發展趨勢的需要。
1、營造鄉村休閑環境,需要開發茶文化旅遊資源
坦洋,是我市新農村建設示範村,通過新農村的建設,將給人們壹個比較舒適的鄉村,適合人居與休閑,這也為農村發展旅遊提供了有利條件。開展茶文化旅遊,營造鄉村茶文化閑適的意境,是我市發展鄉村旅遊、打造休閑鄉村的必要途徑。
2、促進旅遊縱深發展,開發茶文化是必要之舉
茶文化旅遊是體驗性旅遊,是文化性旅遊。福安的旅遊產品匱乏,開展專項旅遊,體驗茶文化旅遊是我市走出旅遊產品單壹,邁向旅遊產品多緣化的的必經之路。開展茶文化旅遊正切合福安旅遊向縱深發展的需要。
3、振興茶產業,促進福安經濟發展
進行茶文化旅遊開發,壹方面,可以幫助“坦洋工夫”茶葉品牌走向全國,提高其知名度,增加銷售量,振興茶產業;另壹方面,發展茶文化旅遊,促進茶業和旅遊產業、文化產業的互動與整合,以旅促茶,帶動農民致富,可以促進農村經濟和旅遊經濟。“坦洋工夫茶”是享譽海內外的世界名茶,而坦洋,這個世界名茶的源產地也隨著“坦洋工夫茶”的足跡,曾經芳名遠播。
“茶季到,千家鬧,茶袋鋪路當床倒。
街燈十裏亮天光,戲班連臺唱通宵。
上街過下街,新衣斷線頭。
白銀用鬥量,船泊清鳳橋。”
這是當地壹首形容坦洋當年繁華景象的民謠,而在“坦洋工夫”紅極壹時時,中外人士對這個只聞其名不見其形的坦洋作出了種種的猜測。有人把坦洋描繪成壹個繁華的大都市,遍地黃金,是壹個當時茶商掘金的最佳之地;也有人說它是壹個茶香四溢的美麗莊園,仿若世外桃源般美輪美奐……
如今,當記者再次踏進這個造就“坦洋工夫”的村落時,那褪去了往日繁華的坦洋,唯有滿山茶香依然如故。
履痕歷歷真武橋 寄托茶人古樸祈求
從福安市社口鎮乘坐小三輪前往坦洋,路寬兩米多,沿著山腰盤繞。當時天正下著小雨,遠遠近近的茶山在雨中雲霧繚繞。近15分鐘,司機說坦洋到了。此時,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壹座廊橋,廊橋邊上還豎立壹塊刻有“坦洋”二字的石板標記,經司機介紹才知道,原來這就是坐落在坦洋村口的茶葉交易橋——真武橋。
真武橋是坦洋村的第壹景觀,木質廊屋,石木結合。遠觀其橋,由無數個加了瓦蓋的亭子連起來,底下部分是用花崗巖砌成,呈拱形橫跨坦洋溪。走進其中細觀其橋,每條橫梁的兩側盡頭都垂下壹段短短的吊柱,各吊柱的下方分別懸著壹個燈籠狀的木雕,四周雕刻著花草蟲魚。林立的木柱和神龕被塗上壹層大紅色,整個廊橋呈現壹種強烈的視覺效果。
據當地村民介紹,過去真武橋是福安通往壽寧的重要通道。當年這裏也是茶葉運輸最繁忙的地方,橋下的水路可以通船,茶葉就是從這裏啟運歐洲各地的。而說起真武橋的來歷,坦洋村黨支部書記胡晨潮還講述了壹段關乎“坦洋工夫”的歷史。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坦洋村有壹位名叫胡福四的茶農,培植出壹種茶,名曰“坦洋菜茶”,而後周邊十裏八鄉的茶農都種上了這種“菜茶”。為便於交易,當地茶農就在福安通往壽寧的古道上修建了這座廊橋。但是坦洋廊橋建造以來屢遭劫難。於是,清光緒二年(1876年),武舉人施光淩等再建時,用真武大帝坐鎮。真武是掌管北方和水火的神明,手中握有龜蛇二將,於是被茶鄉百姓尊奉為保護神。
每逢茶市開市,或農歷三月三、五月五,坦洋茶農們都會擺上供品,燒起壹炷炷香,禱告廊橋平安,祈求茶鄉興旺。由此可見,真武橋在坦洋茶農們眼中已不僅僅只是壹座橋,伴隨著“坦洋工夫”興盛衰敗,歷經歷史演化過程,它已變成壹種傳統的民間文化,其中包含著當地茶農對茶葉壹片深情的古樸祈求。
如今,駐足於真武橋上,眼前是壹片坦洋歷史縮影。橋下溪水清澈,那看起來涉足能過的小溪,曾經繁榮交易在這裏頻繁上演。橋旁樹木枝繁葉茂,透過點點綠意,曾經繁華的茶莊疊嶂近在眼前。
百年古茶街 壹世繁華仿如夢
過了真武橋不遠,便進入坦洋村中,村民大都居住在坦洋溪的南岸,縣道穿村而過,成為該村的鬧市。坦洋村分上街和下街,這裏的古宅幾乎都是當年繁華的時候建造的。據《福安縣誌》記載,最隆盛時,坦洋壹條街就有36家茶行,每年制幹茶兩萬多箱,而這便是坦洋下街。在胡晨潮帶領下,記者從公路邊的壹個拱門入口沿石階而上,進入了下街。
整個下街是壹條狹窄巷道古弄,顯得特別寧靜,巷道兩旁是高大的泥墻,泥墻黃中透紅,些許剝落,殘存的毛主席語錄依稀可辨。
古弄兩邊的“坦洋工夫”古茶行雖然有些許破舊,但卻掩蓋不住昔日的繁華。茶行的建築遠觀並不驚人,可走近壹看甚覺高大,臨街鋪面式的,內裏如民居寬敞的廂房,有二層三層,最高為四層。據胡思潮介紹,茶行底層收購茶葉;二層放置風扇、平篩等設備,為精制之所;三層做倉庫;如有四層的,則為工人的住房。“至今依然有茶農們在這些古茶行中制茶研茶,代代傳承著屬於坦洋茶農們自己的‘坦洋工夫’。”站在古茶行前,胡思潮思緒萬千。
從下街出來,沿著縣道走差不多兩百米就到了上街,位於上街盡頭山腳下至今保持完好的五座深宅大院特別引人註目。胡思潮說,五座古宅,為壹仙堂、二仙堂、三仙堂、四仙堂、五仙堂,大都有百年的歷史了,大宅的主人大都姓王。
胡思潮告訴記者,村裏人都把這些大宅稱為“六扇八廊廡”,就是說它們每座是六間堂屋和八個廂房組成的,有寬敞的天井、回廊、魚池、花壇,偌大的廳堂,雕梁畫棟、古色古香。有的大門前還保存個“下轎亭”,以前不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富豪商賈到此都要下馬下轎才能進屋,足以可見當時坦洋富及壹方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