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三星他拉出土的著名的中華第壹龍-“C”形龍。
1971年出土的被稱為“中華第壹龍”的紅山文化“C”形玉龍,是墨綠色軟玉制作,吻前伸上揚,梭形細目,長鬃飄舉,細體內彎,卷尾有力,極富動感,為已知紅山文化動物形玉器中最大的壹件。
1971年農歷8月的壹天下午,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17歲的張鳳祥(見圖1)和其他7位農民受生產隊委派,到村北的小北山上平整樹坑。平整到傍晚時分,身強力壯的張鳳祥已經將另外7位農民遠遠地甩在了後面。此時,感到有些勞累的張鳳祥坐在離林地邊緣還有十來步遠近的樹巷子裏休息。他幾乎是毫無意識地隨手翻著身邊的土,發現這裏全是些雞蛋壹樣的小石頭。他覺得好玩,壹邊翻看壹邊往外扔。突然,“嘩”地壹下漏下去好多土。再壹扒拉,發現下面是壹塊兒光溜的1米多長的石板。掀開石板,下面是壹個用石頭砌成的井字形石坑。在石坑裏,張鳳祥找到了壹塊兒月牙形的東西,上面生滿了厚厚的土銹,黑乎乎的。張鳳祥把這塊兒東西拿在手裏看了看,以為是塊兒破鐵。收工回家的路上,張鳳祥把這塊兒東西拿給7位農民看,有壹個叫楊德成的農民先用鐵鍬把兒用力敲了幾下,想敲掉上面的土銹,卻怎麽也敲不掉。於是,楊德成隨口說了句:“這麽塊兒破鐵有啥用?”說完便隨手扔了,張鳳祥也沒有去揀,繼續往家走。快走到家的時候,張鳳祥突然想:“那塊兒鐵咋說也有1斤重,能賣4分錢,可以買好幾塊兒糖呢!”想到這裏,他又跑回去把那塊兒東西撿了回來。張鳳祥做夢也沒有想到,他這壹撿,無意中竟然揭開了“中華第壹龍”的神秘面紗。
回到家後,張鳳祥將這塊兒東西扔在了屋子的角落裏。張家有兄弟五人,張鳳祥是老大,最小的弟弟那年才4歲。為了哄這個小兄弟玩兒,張鳳祥就把這塊“銹鐵”拴上繩,給弟弟當了玩具。小孩子每天拉著這塊銹鐵跟著大人們的屁股後面跑來跑去。十來天過去了,粘在上面的土銹逐漸被磨掉,露出了墨綠晶瑩的顏色。張鳳祥的父親張金貴(現已去世)仔細觀察後,認為這塊兒東西有可能是壹塊兒玉,村裏但凡看過這個物件的人也認為像玉。從這壹天起,張鳳祥壹家再不敢拿它給孩子當玩具了,把它當成了寶貝,張鳳祥的父親還扯了二尺紅布,把它裹得嚴嚴實實鎖在臥櫃裏。
改革開放以前“人民公社”體制時,農村最基層的組織不叫“村”,而是叫“生產大隊”,三星他拉村當時就叫三星他拉生產大隊。農民壹律叫“社員”,生產大隊的領導是社員的直接父母官。
兩個月後,張鳳祥的父親張金貴決定把這塊兒東西交給生產大隊,可是大隊黨支部書記韓玉龍看了看說:“這東西有啥用?妳還是拿回去吧,要不然就拿到文化館去吧,看看值不值錢”。於是,張鳳祥和父親趕著毛驢車跑了十幾裏路,找到旗文化館的工作人員。當時文化館接待的人不是搞文物的,認為這個東西沒有什麽用,就讓他們把原物帶了回來。
壹次,張鳳祥的舅舅來串門,看了這塊兒東西說,能用它洗成四、五個半尺長的煙嘴,壹個玉煙嘴能換壹頭大犍牛,壹頭牛值180元。這個主意還真讓張鳳祥壹家動心了,特地跑到城裏轉了兩圈打聽行情。後來張鳳祥的父親說:“算了,這也許還是個寶物呢,不能損壞了,拿到大隊去吧。”壹年以後,張家父子又捧著“寶物”去找大隊支部書記,還是執意要交公。支部書記說:“妳們上次去旗文化館壹定是沒找準人,這次妳們再去找館長。”聽了支部書記的話,張鳳祥的父親第二次抱著這件東西去了翁牛特旗文化館。
這次接待他的是文化館副館長王誌富。王誌富說:“這是個玉的東西,值兩個錢,不知是啥玩藝兒,妳不能損壞它是,這兒是鑒定不了,不行妳就擱下吧,我拿到別處給妳鑒定鑒定。”辦完入庫登記手續之後,把它當成壹件普通的文物,鎖在由廢棄廁所改建的庫房裏的箱子裏,壹放就是壹兩年。在這段日子裏,張金貴幾次去文化館打聽結果,壹直沒有個明確的說法,於是擺了家裏的困難,提出要幾個錢。王誌富見他不容易,說:“我把工資給妳吧,妳先接濟接濟。”那時他的工資壹個月37塊,便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30元錢給了張金貴。是什麽理由使得這位館長把自己的工資作為獎金來解決當時的尷尬局面呢?是被張氏父子三番五次的誠心與熱心所感動,還是出自壹個文化工作者的責任?是他憑著多年的文物工作經驗的判斷,還是這件玉器內含的太多太多的未知的召喚?可惜這位館長已經不在了,我們無法同他面對面地交流。
翁牛特旗文化館文博副研究員賈鴻恩事後回憶說:“我拿起那個東西看時,認為不可能是原始社會的,屬於商周時期的東西,從它的工藝啊,從雕刻的水平啊,原始社會好像出不來那麽好的雕刻工藝,只有到了金屬時代才會有。沒有金屬哪能雕刻那麽好的東西,原始社會沒有金屬東西,就是石器,石頭雕刻石頭,工具也是石頭的,也不是金屬的,所以當時不敢說,沒有證據,證據不足。”
這塊兒東西被留在翁牛特旗文化館後,市旗兩級考古專家們對它進行了多次研究,但是沒有研究出什麽結果。需要強調的是,這也不能怪當地考古人員的“內功”沒有修煉到家,因為當時考古界對紅山文化還沒有壹個比較準確的認識。1972年春,赤峰市博物館(原昭烏達盟文物工作站)蘇赫站長帶隊在三星它拉村搞文化普查時,聽說這裏發現壹個半圓形器物,於是到翁牛特旗文化館端詳了這件東西,認為是早期的龍,材質是石質。回來後向遼寧省(赤峰地區1969年至1979年劃歸遼寧省管轄)作了匯報。以後,遼寧省考古所孫首道、郭大順、徐秉琨等先生專程來赤峰考察,認定是玉龍,質地為青玉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劉觀民先生,曾經主持過多項文物考古的挖掘工作。他1974年知道了這件事後,親自到三星他拉進行了實地考察。看了這件東西以後,他認為很重要,說屬於紅山文化的東西。這引起了當地文化館的重視,就把它放在大廳裏了。
1984年,紅山文化的考古發現有了重大突破。在距赤峰地界不遠的遼寧省淩源縣和建平縣交界處的牛河梁,考古隊員挖開了1943年佟柱臣發現的壹座5000年以前的、陪葬有玉器的古墓,最引人註目的是,在古墓主人的胸部,擺放著兩個精美的玉器。考古人員經過仔細辨認和研究後,認為它們是屬於紅山文化時期的玉豬龍。
牛河梁發現5000年前的玉豬龍的消息傳到翁牛特旗,文化館負責人賈鴻恩突然想起1971年征集的三星他拉出土的那件玉器。他意識到那件玉器極有可能是與牛河梁玉豬龍壹樣珍貴的文物。他立即把玉器裝進挎包,坐火車趕到北京,請蘇秉琦先生鑒定。蘇秉琦是中國著名考古學家、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對紅山的考古發現曾經給予特別關註。根據賈鴻恩回憶,當時蘇秉琦先生用手輕輕地撫摸著這件玉器,他壹面仔細鑒定,壹面向他了解這件玉器的出土地點和征集過程。蘇秉琦告訴賈鴻恩,這是壹件珍貴的玉龍,是壹件重要的紅山文化遺物。就此,賈鴻恩發了壹個簡報,後來又寫了壹篇文章,在文物刊物上發表。這壹消息如同晴天霹靂,驚動了考古界,也驚動了歷史界,從而引發很多文物專家的壹系列研究性文章。這壹消息也驚動了著名現代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學者沈從文老先生。大概是出於長期從事文物研究工作的敏感,可能也是出自他對“龍鳳藝術”的潛心研究,盡管他已經是80多歲的人了,聽到這個玉龍的消息,喜不勝收,於是打破慣例,在病榻前及時地約見了翁牛特旗文化館的工作人員。
1985年,《人民畫報》用整版的篇幅登載了這件玉龍的照片,考古學泰鬥蘇秉琦先生在《人民畫報》上發表文章,充分肯定了紅山文化及紅山碧玉龍的重要歷史地位。1971年在三星他拉發現的玉龍,終於在被忽視了十多年以後得到正式確認:它是壹件可以上溯到5000年以前,由當時的紅山人精心制作、國內首次發現的“中華第壹玉雕龍”。從此,它被命名為紅山碧玉龍。此後,紅山碧玉龍幾乎是壹日之間乘風而起,名揚華夏,成了舉世矚目的無價之寶,並且多次被借調,在國內外展覽。那飄逸的造型,晶瑩剔透的質感,得到了國內外壹片贊譽聲。
現今,放置在赤峰市博物館的紅山碧玉龍是復制品,真品已經被國家博物館(原中國歷史博物館)調走。據赤峰市博物館原館長項春松回憶,1989年,文化部下發文件,指名要調走放在翁牛特旗文化館的紅山碧玉龍。翁牛特旗文化館和赤峰市博物館的有關領導接到文件後犯了難。項老說:“不給吧,不行;給吧,又實在舍不得。最終還是從大局出發,忍痛割愛,交出了無價之寶紅山碧玉龍。”交出紅山碧玉龍後,翁牛特旗文化館館長總覺得這時候應該向國家要點兒錢,用來維修已經破敗不堪的翁牛特旗文化館。於是,幾經思量寫了壹份需要國家撥款2萬元的申請。申請交上去了,這位館長感到忐忑不安,他對項老說:“要這麽多錢,上面能給咱嗎?”結果,國家主管部門很痛快地就將2萬元給撥下來了。收到款後,這位館長對項老說:“早知道這麽痛快,應該多要點兒!”這筆錢隨後便用在了翁牛特旗文化館的基礎維修方面。
現在,在出土紅山碧玉龍的翁牛特旗烏丹鎮賽沁塔拉嘎查村口,豎著壹塊兒高約10米、刻有“中華第壹龍”字樣的巨碑。巨碑頂上,壹個被放大了幾十倍的紅山碧玉“C”形龍雕塑昂首欲飛(見圖2-3),貫穿於嘎查間的壹條油路也被命名為玉龍路。作為凝固歷史文明的文物,紅山碧玉龍所擁有的文化價值深深地影響著這裏的每壹個人。在赤峰市境內,紅山碧玉龍優美的圖案隨處可見,赤峰人說起紅山碧玉龍來,無不流露出自豪的神情。筆者感悟到,真正的文化傳統,絕不僅僅停留在考古的層面上,“中華第壹龍”那種昂首欲飛、積極向上的精神已經完全融入了當地老百姓的靈魂,深入到他們的骨髓中去了。
我們不得不感嘆農業文明的偉大,當我們力圖擺脫農業文明的羈絆,開始邁入工業文明和信息文明時,農業文明還是時不時用農民的鋤頭來宣告自己的永恒。關中臨潼縣西楊村默默無聞的農民楊新滿老漢用自己的鋤頭挖出了秦始皇兵馬俑,楊新滿老漢早已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前為旅遊者簽名賺錢。而當人們以各種方式感悟紅山文化傳來的文明曙光時,還有人會想到玉龍的出土地——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嗎?還有人會想到當年那位曾把玉龍當作銹鐵塊的小夥子嗎?那位當年的小夥子,如今已經三世同堂,抱上小外孫了;當年那位拉著玉龍滿村跑的小孩兒也早已成家立業了。張鳳祥壹家仍然在村裏務農,沒有抓住出名的機會掙錢,他只是用自己的農業工具再次證實了中國農業文明的亙古久遠。就是每當國內外的專家、學者來訪問他的時候,張鳳祥總是會在講述完發現玉龍的經過後,說上這麽幾句話:“村裏人都說虧了,冤了,我說給國家,壹點也不冤,給後代兒孫造了福,也是幸福!”農民兄弟張鳳祥挖出的這件形狀象拉丁字母“C”字的玉龍,成為許多雜誌的壓題照片,成為華夏銀行的標誌,成為紅山文化的象征。
圖1 三星塔拉玉龍發現者張鳳祥。
圖2 三星他拉村遠景。
圖3 三星他拉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