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耀卿無論是任地方官吏還是做朝中宰相,都非常註重簡約,不搞繁文縟節,盡量不打擾黎民百姓。開元十三年(725年),裴耀卿擔任濟州刺史。不久,唐玄宗要去泰山封禪,濟州是必經之地。此處地廣人稀,裴耀卿親自安排,壹切從簡,沿途所設驛站,唐玄宗都很滿意,認為這是東巡所經歷十幾個州安頓最好的。裴耀卿在正稅外臨時加稅,但是處置得當,既接待了皇帝,也沒有加重百姓負擔,得到唐玄宗的贊賞。
開元十四年(726年),黃河發生大水,“河防壞”。沿河州縣因為沒有接到朝廷修堤的任務和命令,不敢擅自動工興修。裴耀卿面對嚴峻形勢,認為不奉命即不搶救,“非至公也”,決然親臨堤線,率眾搶救堤防,並“躬護作役”。工程未竣,裴耀卿接到調任宣州刺史的朝命。裴耀卿憂慮河堤工程沒有竣工,未立即宣布他要調職的消息,督工愈急。直至河堤竣工,才“發詔而去”。濟州父老十分感激,給裴耀卿立了功德碑。
裴耀卿任宣州刺史期間,做了壹件特別有意義的事情,那就是提出了全國性漕運制度改革的思路和方案。
唐代建都長安,京城所需糧食相當壹部分由江南供給。由於“漕路多梗,船檣阻隘”“得行日少,阻滯日多”,加之江南水手不熟悉黃河河道,且當時漕運方式落後,年運量遠不能滿足京城需求,甚至不能保證正常供應,更不敵天災。為了加快漕運速度,解決朝廷面臨的糧食和物資問題,裴耀卿深刻總結宣州為政期間的經驗,又調查了江南到京師的水陸運輸,分析利弊,看出了癥結,提出了壹個新鮮而又大膽的“漕運”改革議案。裴耀卿在議案中總結了南糧北運的良好條件,分析了漕運現狀和弊病,設計了改革的具體步驟和措施。他建議疏浚水道,沿線建置“倉儲”,“節級轉運”,分段漕運,改進運輸方式。
裴耀卿受命後,沿黃河建置河陰、集津、三門三個大糧倉,開通河道,三年時間就積糧米至700萬石,省運費30萬緡。這時,有人勸他將節省下的錢上交朝廷以表明功勞,但他推卻了這種做法,而是奏請唐玄宗將這筆錢充作政府向百姓購買糧谷等費用。
事不避難者進。裴耀卿不畏艱難,治理黃河堤防不達目標不罷休,留下美名。他提出了全國性漕運制度改革的思路和方案,改變了南北交通運輸格局,節省了巨額開支,為促進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廣大黨員幹部要向裴耀卿學習,既要敢擔當,在大事難事面前不回避,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知難而進;又要善擔當,多下基層調查研究,不斷練就分析、解決問題的本領,以擔當精神、奮進姿態書寫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