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敘述壹下浙江省經濟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
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品牌大省”的戰略決策, 這既是應因宏觀調控新形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 也是應因浙江經濟發展要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再造浙江經濟發展優勢的重大決策。推進名牌戰略,是建設“ 品牌大省”的核心內容。 它是適應經濟全球化及我省經濟內涵式發展的要求, 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提高產業層次,增強經濟競爭力, 保證浙江經濟繼續走在全國前列的重要舉措和有效途徑。 實施名牌戰略 為打造品牌大省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浙江是全國首批實施名牌戰略的省份。 1992年省政府2號文件提出了宣傳和發展名牌產品的戰略部署, 我省名牌戰略圍繞重塑浙江產品質量新形象和提高市場競爭力的基本 目標,堅持突出重點,扶優扶強,推動了經濟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目前,浙江省擁有中國名牌產品139個,位居全國第二; 浙江名牌產品總數發展到1039種,其中,工業產品819種, 農業產品215種,傳統特色文化產品5種。 名牌產品生產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擴大生產規模, 努力拓展市場份額,企業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持續增強, 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逐步提升。據統計, 工業名牌產品的銷售產值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1%, 利稅總額占40%,出口創匯占全省工業制成品出口額的18%。 實施名牌戰略,對地方經濟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浙江省不少地方堅持“抓質量、擴規模、增實力、上水平、樹形象” 的工作思路,內練素質,外樹形象,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溫州市實施“質量立市、名牌興業”, 產品質量總體水平和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高, 湧現出25個中國名牌產品和2個全國質量管理獎生產企業, 集聚了“中國鞋都”、“中國電器之都”、“中國服裝名城”、“ 中國鎖都”、“中國制筆之都”等19個國家級生產基地, 樹立起溫州行業品牌的良好形象,也為“品牌溫州” 創建打下堅實基礎。 在實施名牌戰略中,廣大企業以名牌創建為契機, 推動企業質量管理上水平,使全省湧現出壹批質量管理的先進典型。 他們采用國際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持續開展質量管理評審, 積極開展全員質量管理,通過上下道工序調查、質量演講比賽、 技能競賽、質量知識競賽、產品比對試驗、 QC小組成果發表等形式, 激發了員工參與企業質量管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營造了濃厚的質量文化氛圍,為提升產品質量, 創建名牌打下堅實基礎。 實施名牌戰略,促進傳統產業的提升。 壹些傳統產業實施名牌戰略後,以技術改造、科技創新為突破口, 品種不斷創新、品質日益提高,出口、銷售收入、 利潤指標普遍提高,重新煥發了青春活力。 代表紡織業國際先進水平的無梭織機,我省擁有率已從幾年前的3% ,提高到目前的50%以上,我省的傳統紡織產業整體得到提升。 中國黃酒集團有限公司從上個世紀90年代至今累計技改投入超過6 億元,將電子計算機控制應用到黃酒發酵生產過程中, 並對壹些黃酒生產中的技術難點進行了攻關, 解決了許多困擾黃酒業多年的技術難題。 按照品牌大省要求 深入推進名牌戰略 當前,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強勢品牌是制約我省“品牌大省” 建設的重要因素。我省有些企業雖然在國際上有壹定知名度, 但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名牌尚未出現; 有些企業增長速度很快,但是企業規模不大,品牌集聚和輻射不強, 在國際市場上的占有率還很低;不少企業在技術上有所進步, 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還是較少,核心技術還是從國外引進; 有些企業比較善於在商品市場上進行運營, 但能夠運用國際資本市場和期貨市場來進行運營的還是不多。 按照培育品牌、提升品牌、經營品牌、延伸品牌, 做到無牌貼牌變有牌,有牌變名牌, 培育更多的中國馳名商標和名牌產品,努力創造若幹世界名牌, 努力打造“品牌大省”的要求, 下壹步深入推進名牌戰略要著力做好以下工作: (壹)提高認識,調整思路,圍繞“品牌大省”建設, 深化名牌戰略。要正確理解和把握“品牌大省”的內涵, 積極發揮名牌戰略在打造“品牌大省”中的主力軍作用。 要從品牌教育入手,加大對各級政府、 有關部門和企業領導的品牌意識教育,通過理論學習、 方法學習和實務學習, 了解和掌握創名牌的壹般規律並能運用於名牌戰略的實踐中。 要調整實施名牌戰略的重點方向, 積極打造壹批具有相當規模的名牌群體。 從國內外名牌戰略的實踐來看,從我省經濟結構特點看, 以科技創新和現代品牌經營方式, 推動特色產業和塊狀經濟產業集群發展,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堅持保護建設和節約整治並重,緩解資源要素環境壓力的有效舉措。 實施名牌戰略,必須從最基礎的市場調研做起,了解相同產品、 相近企業、同壹行業的產品市場情況,包括市場空間、市場定位、 市場價格、市場服務、市場營銷及企業運作模式和企業文化建設, 從中尋找市場盲區或盲點,創造名牌的市場空間, 形成名牌的發展優勢。 (二)加強研究,科學規劃,著力培育,提升品牌集中度。 要在保持我省現有名牌競爭優勢的基礎上, 認真研究解決品牌建設中出現的突出問題和制約因素, 研究名牌戰略與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資源利用、 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進壹步明確下壹步深入實施名牌戰略,打造“ 品牌大省”的總體思路和指導思想。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針, 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打造“品牌大省”的戰略部署, 以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優化、提高綜合實力為目標, 以深入實施名牌戰略為抓手,綜合運用各種政策手段,集中資源、 力量,著力培育和發展壹大批名牌產品,帶動全省企業質量水平、 技術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推動結構優化、 產業升級和核心競爭力的提高,實現我省由“制造大省”向“ 品牌大省”的跨越。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 從浙江經濟的實際出發, 制定符合浙江經濟特點和企業現狀的名牌戰略實施和發展規劃, 重點培育、扶持壹批國家級名牌和若幹世界級品牌, 擴展我省名牌的產業領域,提高名牌經濟的市場占有率和覆蓋面; 在打造區域名牌、服務(三產)名牌和農產品名牌上花功夫, 帶動民營經濟、中小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和技術層次, 全面提高國際競爭力,塑造浙江品牌的整體形象; 發揮名牌的帶動及其對資源的整合作用,促進資源的有效整合, 促進有限的資源向名牌龍頭企業集聚,完善產業鏈,促進產業提升。 (三)推進區域塊狀經濟向優勢名牌集聚,積極創建區域名牌。 浙江以企業集群和產業集聚為特征的塊狀經濟, 是我省產業經濟的壹大特色。進壹步整合這種塊狀經濟, 並將其融入全球化的產業鏈中, 有助於增強浙江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為此, 要對以制造業為主體的工業園區加速進行整合、擴容和提升, 在充分利用現有園區的基礎上,突出特色,強化創新,合理布局。 要著力彌補產業鏈上的薄弱環節,著力延伸產業鏈, 形成專業化的分工協作, 使塊狀經濟區不僅僅是大量企業的簡單集聚, 而且成為從產品研發到品牌整合擴展的壹個完整體系, 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浙江制造”的大本營。要采取因地制宜、 分類指導的方法,著力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區域名牌”。 (四)堅持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強化政府服務和引導, 推進名牌的培育和發展。 充分發揮市場對名牌培育和名牌發展所具有的推動作用, 把競爭重心調整到提高產品質量,提升售後服務,增加市場占有率, 增強名牌競爭力上來。通過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 積極推動企業走品牌之路,引導企業加強對消費需求、營銷環節、 競爭對手、未來市場變化的分析,結合自身優勢調整市場戰略, 確立品牌形象。要著力抓好重點行業、 重點企業和重點產品的爭名創牌工作。對地方優勢產業、省級名牌、 有希望爭創國家名牌、沖刺世界級名牌的產品和企業進行排隊, 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力爭盡快取得突破。同時, 要註重在先進制造業基地的重點行業、 高技術產業中培育和發展強勢品牌。要營造“千家爭名牌、 萬家創品牌”的氛圍,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參與名牌戰略實施。 進壹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 進壹步優化政府服務經濟工作的軟環境。 持續加大打擊假冒偽劣的力度, 為名牌的培育和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 不斷改善名牌評價和推薦工作, 建立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和符合競爭規則的評價和推薦機制, 確保名牌戰略的順利實施。 在長三角地區省級名牌互認協定的基礎上, 繼續推進二省壹市名牌戰略的交流和聯動保護機制。 (五)充分發揮政策杠桿作用,完善品牌建設配套措施。 實施名牌戰略、打造品牌大省是壹項艱巨而復雜的系統工程, 涉及市場環境、產業結構、金融投資、 貿易條件和法制建設等方方面面。 僅僅依靠企業自身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 國家的力量和政府的行為在推進企業實施名牌戰略中具有舉足輕重的 作用。美國是個典型的市場經濟國家,在鼓勵企業創造名牌、 走品牌發展之路方面有不少積極的政府行為;日本、 韓國和歐洲等也在激勵企業提高質量、 創造名牌方面采取了不少政策措施。廣東、山東、江蘇、 福建等地政府充分發揮政府作用,紛紛出臺政策, 激勵和扶植名牌企業。參考國內外先進經驗, 我省應該出臺政策措施,鼓勵企業創造名牌、走品牌發展之路。 (六)以品牌建設為抓手,推進中小企業產品質量的提高。 我省中小企業量大面廣,但相當部分企業創牌意識不強, 質量管理水平不高,產品質量穩定性差。因此, 提高中小企業質量管理能力和產品的質量, 樹立浙江中小企業良好的質量形象, 是我省實施名牌戰略的重要環節。壹是品牌帶動。 通過爭名牌創品牌,提升產品的質量和檔次。 二是對中小企業的質量幫扶。以創自主品牌為抓手, 加強質量基礎工作,推動產品質量的提高。對中小企業而言, 創自主品牌,必須有質量作支撐;而產品質量的提高, 又為爭創自主品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