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婺源的壹大家子
駛出漢口,向北約壹個半小時,就來到了距離市區近70公裏的黃陂木蘭鄉。古老的歷史文化村大漁灣就在其中,隱藏在著名的木蘭山下。在這裏,不能不提到木蘭山,海拔580米,屬於大別山南麓,風景秀麗,山峰連綿。這裏自古就有“花木蘭之鄉”的美譽,吸引了眾多文人騷客到這裏旅遊寫文章,又因為和周圍的群山壹起構成了“金線吊葫蘆”的寶庫,這就引出了後來婺源余遷徙大禹灣的文章。
美麗的木蘭山
我是壹個喜歡看古村落的人。當然,我有看他們的習慣。無論什麽時候去,都要和壹些老人聊聊天,或者逛逛博物館、祠堂,總能收集到壹些有價值或者有意思的信息。我們到了大魚灣後,當地老人壹邊介紹,壹邊帶我們去看我們村的小博物館。當然,俞家的家史在這裏。
據家譜記載,明代以前,余的祖祖輩輩以務農為生,居住在江西婺源。洪武二年,遷甘湖,俞家分批遷武昌。後來家裏壹些了解地形的人來到木蘭山,發現青山秀水,陰陽相擁,與地理繁華十分和諧。於是,他們帶著族人遷徙到這裏,紮根,延續了600多年。
不知道是地形真的好,還是因為培養和研究人才的傳統。後來大禹灣是個人才輩出的地方。族譜中記載的明清文人就有100多位,近代也有數百位名人從這裏走出。真讓人羨慕。我希望我們也能感受到這個地方的氛圍。
60年傳承的徽州古建築。
走進大魚灣,首先看到的是村裏出水口——的大池塘。旁邊是壹個大廣場,有舞臺和繡樓。這個村莊的建築從這裏向四周延伸。小巷小道錯落有致,水路縱橫交錯。每個庭院的布局都井然有序。院子裏蓋著壹個小院,裏面藏著各個房間。這種生活方式基本是以血緣為基礎,最親近的人生活在壹起。
據俞的家人說,這是俞的祖先根據地形原理做出的偉大設計。房屋相連,院落相連。打開的時候就像吐故納新,關閉的時候就像壹座城堡,可以抵禦土匪的進攻。六百年不變。先進的理念,合理的功能,嚴謹的布局,令人驚嘆。
別說武漢,就算在湖北,也只有壹個村子有這種特色,因為這分明就是婺源的徽派建築特色。
冬天的大漁灣壹片蕭瑟,很多老房子已經過時,但壹排排用大石頭砌成的房子依然氣勢如虹。整齊的馬頭墻、豎立的上翹屋檐、細密的滴水線、吉祥的門楣畫、方方正正的天井,無不顯示出這裏正統的徽州特色。室內彩繪的過梁,帶屏風的雕花圍欄,清壹色的床和椅子,都是古色古香,讓人絕對獨壹無二。
這樣保存完好的徽派老房子不多了。村裏只有幾十間房子,保存完好的有30多間,都是經過修繕的。其實這並不容易,充滿了其他後代的傳承。對於武漢和黃陂來說,彌足珍貴。足不出戶就能領略婺源難得的建築景觀。
罕見的傳統雜耍。
在村子裏閑逛的時候,妳會時不時的在壹些角落裏發現壹些有趣而罕見的江湖雜耍。不像壹些大型景區常見的現場舞臺劇,沒有那麽正式嚴肅,想看什麽時候看都可以。有點像我們小時候看到的江湖演藝圈,很符合v的氛圍
在壹棟老房子旁邊,有壹個簡易的木偶雜耍櫃臺。壹個美女在後臺操縱,壹個老頭在前臺講解,表演壹個夫妻打虎的民間故事。
木偶像木偶壹樣,在老人幽默的解說下不停地做著各種高難度的筋鬥,夾雜著搞笑的對白,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村中央的大池塘旁邊有壹個稍微大壹點的表演場地。幾位藝術家正在表演傳統雜技。真人飛刀,魔鞭擊碎煙頭,小演員連續表演20個筋鬥和柔術。那種奇妙的興奮讓人瞠目結舌。觀眾想什麽時候看就什麽時候看,看完就走。如果他們覺得好,就多給點掌聲或者誌願獎勵他們,這對表演者是很大的鼓勵。
最令人驚訝的是,妳居然能在這裏看到壹場罕見的鬥雞表演。在過去,它是最受皇室和富人家庭歡迎的遊戲,也是中國最古老的遊戲之壹。據考證有2800年歷史,早在《列子》年前就有記載。
其實鬥雞的知識還是很多的。我們是業余的,就是來找樂子的。兩只公雞高昂著頭,憤怒地看著對方,騰空而起,甚至猛撲過去抓住它們,直到把另壹只雞推到擂臺下,就算贏了。玩得開心之後,才真正感受到什麽才是真正的“雞血”。
我們在大禹灣遊玩時,也聽到了壹些比較新的典故,比如俞氏族人認為,斷琴的也姓俞,是俞氏的祖先;民族英雄嶽飛的後人曾在此隱居,家中其他人也收藏了許多嶽飛和鄭板橋的原畫(可惜都被毀了)。
我們不是歷史學家,無法判斷真假。但鑒於“五代壹門三衛四書”的顯赫地位,我寧願相信。希望這些傳說能為這個迷人的古村落增添更多的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