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食物禁忌這個說法從何而來呢?
壹是傳統本草書籍中記載的零星文獻,如《本草綱目》:“豬肉:抗烏梅,使人腹瀉”,“蜜蔥* * *食,腹脹而死”。其實這些文獻只是零散的,有些可能是醫生和養生家在治病時偶然遇到的,所以都記載在本草書籍裏,後人互相轉載了。以“蜂蜜洋蔥* * *吃了,腹脹而死”為例。有可能蜂蜜是有毒植物的蜂蜜,導致中毒事件的發生,但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吃蜂蜜和洋蔥都沒有相關的問題。夏天吃五花肉烏梅湯的概率很大,但很多時候並沒有李時珍所說的“拉肚子”。
第二,有些食物因為性質和口味不同,不適合壹起吃,比如蘿蔔和人參:人參補氣,蘿蔔耗氣,同時吃相當於壹補壹瀉,沒有任何作用。其實這只是理論上的推測,現實中並沒有嚴謹的證明。秋季,柿子和螃蟹之間確實存在食用禁忌的情況。兩種涼性的東西壹起吃容易傷胃,如果空腹,容易引起胃結石。吃藥的時候,醫生會提醒妳忌茶,因為茶會了解藥性。從現代醫學角度看,茶葉中鞣酸含量高,易與藥材中的生物堿沈澱不溶,影響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因此,服藥時忌茶有壹定的意義。
第三,從基礎營養學的角度提出飲食禁忌理論,比如菠菜不能和豆腐同時吃。因為菠菜中含有草酸,與豆腐中的鈣結合形成草酸鈣,影響人體對豆腐中鈣的吸收。但豆腐並不是人體鈣的主要來源,鈣含量也不是很大。如果喜歡壹起吃,可以先將菠菜用開水焯壹下,去除草酸。即使不這麽做,壹起吃也會造成人體缺鈣,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再比如:“豆漿和雞蛋不能壹起吃,否則會影響人體對雞蛋蛋白的消化吸收”,因為豆漿中含有胰蛋白酶,可以阻礙蛋白質的分解,從而降低蛋白質的吸收率。但是,人們喝豆漿的時候,都是喝煮好的豆漿。加熱的時候,胰蛋白酶會被完全分解破壞,完全不存在影響蛋白質吸收的問題。豆漿和雞蛋都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壹起吃更有利於身體健康。
同壹種食物中的各種營養素或化學成分,在人體消化吸收代謝過程中確實會相互作用,導致某些營養素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這種相互影響是不可避免的,但人體是壹個精密的系統,在每天的進餐過程中會及時調整各種營養素的吸收比例,不可能每餐都吃同樣的食物搭配。
第四,從臨床營養學的角度,提出了飲食禁忌的理論,比如啤酒和海鮮不能同時吃,否則會引起痛風。痛風是體內尿酸代謝異常引起的代謝性疾病,尿酸是嘌呤代謝的最終產物。每天體內尿酸的產生和排泄都差不多。尿酸的三分之壹來自食物,三分之二由身體自身合成。只要尿酸產生和排泄的途徑出現任何問題,尿酸代謝就會失衡,使尿酸在體內蓄積,導致血液中尿酸值升高,這就是所謂的高尿酸血癥。但尿酸鹽結晶容易沈積在血管較少、基質中粘多糖含量豐富的結締組織、軟骨和關節腔中。當人體受到運動、飲酒、壓力和局部損傷的刺激時,會誘發炎癥急性發作,從而導致痛風。高尿酸血癥不等於痛風。高尿酸血癥者只有10%左右會發生痛風,其余可終生無痛風癥狀。而且尿酸過高也不壹定馬上得痛風,這跟尿酸的濃度和累積時間有關。壹般來說,尿酸值越高或者持續時間越長,越容易得痛風。
雖然啤酒和海鮮都是高嘌呤食物,但是痛風的形成是壹個復雜的過程,吃高嘌呤食物不會產生痛風。因此,不宜說啤酒和海鮮不能同時吃,否則會引起痛風。對於痛風患者來說,啤酒和海鮮不宜同時食用,單獨食用更是禁忌。
第五,類似感情形成的壹些理論主要是針對孕婦的。比如東漢的張仲景就曾說過“孕婦食姜,使其子女多指”,怕孕婦之後所生的子女多指如姜。“倫亨。人生義》說“孕婦吃兔子,孩子缺嘴唇”,怕孕婦吃兔肉後,孩子得兔唇。還有“吃驢肉馬肉,使兒延月”等習俗。這些流傳於民間的習俗並沒有嚴格的文獻記載,只是古人的邏輯推理,並不可信。比如熊伯龍曾在《壹無所有》中問:“缺唇的母親都吃兔子嗎?”
第六是脫發謠言。最典型的就是癌癥患者不能吃雞和雞蛋,怕雞蛋是高營養物質,為腫瘤細胞的增殖提供了物質基礎。但從人體本身來看,雞肉、雞蛋等高營養物質也在為人體正常細胞提供營養。腫瘤患者因消瘦常用的蛋白制劑和氨基酸制劑,正常細胞和癌細胞也用。如果妳在辟邪的過程中很虛弱,還是可以補的。如果人體本身崩潰了,還能抵抗腫瘤的入侵嗎?但雞屁股和雞脖子淋巴是雞的免疫和解毒器官,雞肝含有毒素沈澱,不適合食用。其中壹些會導致少數人過敏,被稱為護發產品。如豬頭、羊肉、竹筍、芥菜、香菜、蔥、蝦等。
對於食物禁忌,我們從各個角度都有自己的依據,但是這個依據是否科學嚴謹,需要大家去考量。面對這麽多的食物禁忌,妳不妨多問幾個問題,為什麽要禁忌,這個禁忌對妳的日常保健有什麽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