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註冊 - 鄉村振興: 產業布局與發展方略

鄉村振興: 產業布局與發展方略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鄉村產業包括傳統產業、現代產業、特色產業、商貿服務業等。隨著“地球村”的加速、高科技的湧現、經濟的飛躍、文化的融合、恩格爾系數的下降,大多數傳統產業將完全被現代產業顛覆或取替,現代產業將成為是市場主體。如何立足當地特色資源,實現傳統產業與現代產業有機融合,優化產業布局,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調動群眾積極性,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這是各級政府及社會有誌之士均需要深度思考的話題。

壹、 特色產業是鄉村振興重要增長極

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提出:特色產業是鄉村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在原發掘的鄉土特色產品、建設的特色產業基地、打造的特色產業集群、創響鄉特色品牌基礎上,進壹步挖掘區域特色資源,開發特殊地域、特殊品種等產品,以特性和品質贏得市場。

各地政府要統籌規劃,以生產、加工、流通延伸特色產業鏈,集聚資源、集中力量,突出串珠成線、連塊成帶、集群成鏈。按照“有標采標、無標創標、全程貫標”要求,建設富有特色、規模適中、帶動力強的特色產業集聚區,引導農戶建設家庭工廠、手工作坊、鄉村車間,開發特色食品、民族特色、弘揚特色文化、提升人文價值、發掘民俗風情、歷史傳說和民間戲劇等文化價值,創響壹批鄉村特色知名品牌,擴大市場影響力。發展特色產業發展要註重的九個方面:

1.以資源稟賦為基礎。資源稟賦是由地理環境、歷史文化形成的,如湖南、四川等地區的多雨潮濕氣候,使百姓養成吃辣椒的習慣,形成種植加工辣椒的產業,少數民族的深山獨居,成就了民族醫學及中草藥產業,東北氣候寒冷,成就了酸菜產業等,以資源稟賦為基礎特色產業才能根基茂盛,否則只能曇花壹現;

2.以鄉村文化為底蘊。俗話說“十裏不同音,百裏不同俗”,鄉村特色產業壹定要與鄉村文化有機融合,才能提升特色產業的內涵,吸引人們的眼球,如當年湖南歌手宋祖英以民歌《辣妹子》壹舉成名,就是典型的案例;

3.以產業發展為依托。鄉村特色產業要形成產業規模和集群,否則只能是自娛自樂。如沙縣小吃,形成了產業化、規模化,外出經營"沙縣小吃"高達1.3萬余戶、近5萬人、年收入近5億元,"沙縣小吃"已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4.以科技創新為支撐。鄉村特色產業的發展是勞動人民智慧的彰顯,在科技信息快速融通和發展的今天,鄉村特色產業要與時俱進,將現代科技融入特色產業發展中,如對特色食品、營養保健品的定量添加劑、工藝品的安全性能保護等;

5.以市場需求為目標。“特”是讓市場接受的金鑰匙,發展鄉村特色產業要在原有歷史或新研發特色的過程中保留和註重“特”,否則這種特色產業就沒有開發價值;

6.以品牌提升影響力。品牌是鄉村特產業發展及做精做強做大的基礎,在信息無邊界的今天,創意策劃與時俱進的鄉村產業品牌體系,是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的重要環節;

7.以標準保障服務。標準是社會、產業、產品的身份證明,鄉村特色產業在初始發展階段可能會是模糊的概念,但後期要科學完善各種標準,以標準保障各種服務,贏取市場信任;

8.以知識產權為守護。知識產權包括商標、地理保護、公益保護等,鄉村特色產業的科技含量並不高,很容易被模仿,要完善知識產權的保護;

.9.以政府支持謀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是具有顯著地域特征的產業,是地方政府主導的產業,涉獵面廣,甚至包括政治、宗教等,所以壹定要謀求政府支持發展。

二、農產品精深加工與三產融合為主導

各地方政府要引導鼓勵新型農業經營(服務)主體,聚集資源要素,聚焦重點產業,強化創新引領,突出集群成鏈,延伸產業鏈、打造供應鏈、提升價值鏈、完善利益鏈,以農產品精深加工拉動促進壹產、二產,培育發展新動能,全面促進三產融合,提升鄉村產業經濟效益。

1.強化創新引領,提升附加值,延伸產業鏈。科學技術是第壹生產力。要針對鄉村地理特色、氣候等特定資源稟賦,與科研院校合作,挖掘本土種養業的各種元素含量,針對市場需求進行開發,延伸產業鏈,提升精深加工附加值,提升經濟效益。如大豆通過精深加工提取食用油、豆腐、大豆蛋白、卵磷脂、大豆低聚糖等,價值提升若幹倍;

2.從源頭抓起,保障產品品質,提升價值鏈。品質是產品的生命。種養殖是鄉村產業的基礎,要從源頭開始,保障產品品質,減少或杜絕化肥、農藥使用量、規範種植加工、前瞻科技創新、細微售後服務等。如北京藍天綠都生態農業示範基地,采用世界著名超導之父渠玉芝先生超導微量子熵旋艙為科技支撐,改變農作物惡意轉基因、恢復農作物原有本性、提高產量和產品品質,雖然產品銷價高於市場,但依然供不應求;

3.區域支柱或國家支柱產業的三產融合。以政府或大型企業集團主導的產業化規模化集團企業,是國家安全中心,對整個經濟起引導和推動作用的先導性產業,側重產業拉動、產值、利潤、就業,是國家和地方財政最重要的收入來源,至少占地方GDP及財政收5%以上,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產業扶持、區域協同政策。如雙匯集團的養豬產業,涵蓋種豬繁育、基地建設、農業種植、飼料加工、生豬屠宰、食品加工、生物制藥、包裝物生產等,涉獵18個省,年屠宰生豬1300萬頭,年收入700億元,是國家生豬支柱產業,漯河區域經濟的支柱產業;

4.與重點企業集團合作的三產融合。國家、省市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大型制藥、食品、生物企業是農林牧產品精深加工與三產融合的主力軍,通過與他們的嫁接合作,可有效促進鄉村產業發展及提升農產品附加值;

5.地域消費保護性加工與三產融合。雖然現在是全球壹體化、市場化、品牌化,但地方政府通過科學的中觀、微觀的市場調控,鼓勵支持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市場門檻較低、科技含量不高的產品以屬地銷售為主,可有效推動地域產業發展。如部分有條件地區的熟食加工、礦泉水等產業;

6.農林牧產品的分級及初加工與三產融合。初級農產品加工是農民賴以生存、促進營銷和提升基本價值的關鍵環節,各級政府要大力鼓勵農民對農林牧產品進行分級及初加工,壹般通過初加工可提升價值50%以上,如東北的冷凍玉米,雲南三七粉、新疆核桃的分級及初加工就是典型案例;

三、新型鄉村合作化旅居養老,將成為鄉村振興主力軍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產業發展,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截止2021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2.67億老齡人口中,其中城市老人1.73億,老年人銀行存款占比60%以上。老年人的消費能力很強,預計到2025年為11.36萬億元、2035年為26.81萬億元、2050年為61.26萬億元,蘊含巨大商機。

405060退休的城市老人尤其是老幹部、知識分子,在城市生活了幾十年,早已厭倦了城市的喧鬧、人情淡薄等生活,希望退休後經常到全國各地的鄉村旅居養老,在放松心靈的同時,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利用鄉村閑置的房屋、肥沃的農田、綠山的山水,采取以組建農村養老專業合作社,開展農村合作化養老,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1.田園綜合體養老。是集現代農業、休閑旅遊、田園社區為壹體的鄉村綜合發展模式。在田園綜合體建設過程中,科學融入城市旅居養老項目,可起到解決城鄉勞動力就業及提升收入的效應;

2.林場與森林旅遊景區養老。當前我國有近萬家林場及森林旅遊景區,由於林場場部搬遷到臨近村鎮,閑置大量林場房屋及廠房,通過合理的規劃開發,吸引城裏老人到林場及森林景區養老,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

3.鄉村閑置房產養老。由於城市化、撤鄉並村進程,農村很多學校、村委會等資產閑置,通過村民租賃、承包等措施用於城市老人旅居養老,並與農業生產有機融合,是提升鄉村集體收入的好路徑;

4.村民閑置住宅養老。由於農村勞動力的進城打工或居住,致使農村大量房屋閑置,通過組建農村養老專業合作社,實行法制化、門檻化、規範化管理,可大幅度提升村民深入。

四、鄉村休憩旅遊(民宿)開發運營策略

截止2021年我國城鎮化率64.7%,即9.2億城市人口居住在約10%的國土上、4.9億鄉民居住在90%的國上。鄉村擁有 “山水林田草湖海沙冰雪動植物陽光空氣”,這對城市來說都是難得的奢侈品。《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提出:鄉村休閑旅遊2022年達到32億人次、收入1.2萬億元,2025達到40億人次、收入1.6萬億元。以歐美日韓等國家人均年鄉村旅遊6—12次,我國將達到80—160億人次,收入達到3.5—7萬億元以上,鄉村休憩旅遊將成為鄉村振興、三產融合的主力軍。

1.挖掘鄉村旅遊特色,打造特色爆款產品。休憩旅遊是滿足人們度假、好奇及拓展視野的壹種行為。鄉村休憩旅遊首先要挖掘鄉村獨有的文化、產業等特色,如少數民族風情、宗教文化、特色餐飲等,並進行差異化創意,找出靚點,然後進行有效推廣;

2.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實行鄉土至誠服務。基礎設施、民宿餐飲是鄉村休憩旅遊的基石,鄉土至誠服務是鄉村休憩旅遊的飛翼,在符合法定旅遊服務標準基礎上,要最大限度倡導民俗風情服務,如鄉音、服飾、禮儀、風俗等。

臺灣桃米村的“搖晃的記憶”“情景消費”,擁有29種臺灣原生青蛙、56種蜻蜓,通過挖掘青蛙、蜻蜓文化,簡稱紙教堂和人工湖,遊客可在湖中船上可體驗模擬地震的情景,小船命名“搖晃的記憶”。“情景消費”,創造出大量的奇觀、風景和主題。周末和節假日,桃米村日接待遊客近1500人,門票收入有200多萬人民幣;

3.實現文化旅遊與產業融合,提升鄉村資源綜合價值。禮品、特色品營銷是旅遊產業的主要收入之壹,要將當地特色產業的原始、初級、精深加工、特色餐飲、服飾等與旅遊休憩產業高度契合,增加旅遊服務內容,樹立鄉村旅遊形象大使,起到口碑相傳及市場營銷的作用,提升休憩旅遊的綜合效益;

4.創新體制機制,保障鄉民基本利益。鄉村休憩旅遊的骨幹是鄉民,在引進工商資本、托管企業時,要創新體制機制,保證屬地農民的參與度,即鄉村集體及鄉民以土地、資源、知識產權、勞務等入股,同時對壹些具有明顯鄉土特色項目盡量由當地居民經營,凝聚各方資源力量,促進產業發展;

5.推行生態環保,保障可持續性發展。生態環境是以鄉村休憩旅遊為焦點,在規劃開發設計時,要將環境保護前置,不能以犧牲環境換取效益,保障鄉村振興及環保事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陜西袁家村10條經驗:以支部為核心,以農民為主體;以創新謀發展,以***享促和諧;調節收入分配,實現***同富裕;以鄉村旅遊為突破口,打造農民創業平臺;以組建股份合作社為切入點,實現三變;以旅遊創品牌,以三產帶二產促壹產,實現三產融合發展;把村民培養成為經營主體,讓村民當老板和股東,家家有生意,人人能掙;循序漸進,逐步升級,由少到多、由小到大大、由弱到強,由壹元到多元,由低端到中高端;搭建平臺,匯聚資源,面向全國,合作***贏;註重精神文明,加強思想教育,弘揚優良傳統,淳厚鄉風民俗。

五、鄉村振興產業鏈整合與集群發展

國內外發展實踐證明,實行產業鏈整合與集群發展是產業及獲取最佳經濟效益的最佳路徑,但需要強大的資源整合、政策支撐、資金投入、創意規劃、基地建設、市場營銷等方面。

1.以政府投資、工商資本參與產業集群發展。對省、市(州)、縣(市區)重點鄉村產業,各級政府要根據產業布局,科學分工,采取政府投資或吸引央企、國企、外資、骨幹工商資本參與產業鏈整合及集群發展,以規模化、集約化促進鄉村產業發展。例如北大荒、新疆農墾、海南農墾、內蒙古農墾等大型農牧企業對地方經濟的拉動;

2.推動跨域間政府合作,組建混合所有制企業集團。對鄉村產業難以由省、市(州)、縣(市區)統籌引進的鄉村產業,采取相關政府間橫向合作的方式,並吸引工商資本、農民入股,相關政府約定相應的責權利義,聯合給予扶持政策,打造跨區域的產業鏈整合及集群發展;

3.扶持有發展前景的小微企業,培養鄉村企業家。各級政府要選樹懂經營、善管理、有前景的企業家進行重點培養,給予復合疊加扶持政策,鼓勵他們做精、做大、做強,拉動區域產業鏈及集群發展。

來源:? 網絡? 編輯:? 金石

投稿郵箱:? cyxx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