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連渣都吵:原來是在秋嘗新鮮感的時候,把新產的黃豆泡磨,用渣和漿壹起煮,加鹽調味,再加南瓜藤尖。這種農家菜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有些人把花生或者花生和大豆磨碎,和米粥壹起煮,做成快餐,賣給路人當食物。滿街喊“花生渣”成了縣城街頭的壹景。
3.麻花和雞腦殼:主要成分是面粉。麻花在開縣歷史悠久,縣城裏有壹家“香麻花”,是百年老店。除了小吃,麻花也是陪酒的好菜。雞腦殼,又名面雞頭、疙瘩、炒果。用兩根竹筷子,扯下壹個雞蛋大小的濕面條,放在平底油鍋裏炸、翻、壓,就成了形狀像大禮帽的食物。可以幹吃,也可以泡著吃,尤其是撒了蔥花的海帶湯。
4.湯圓和歡樂團:中國人在新年吃湯圓(元宵)。在開縣,除了各種口味的甜餡湯圓,還有特色的肉菜餃子。這兩種餃子分別是榨菜餡和肉末餡,特別是有肥有瘦的臘肉。如果將湯圓做成丸子或條,放在鍋裏炸,裹上紅糖,就是街頭巷尾最暢銷的小吃,被稱為“開心團”。
5.烤土豆和烤地瓜:烤土豆是農民的主食,用豬油烤土豆已成為開縣北部山區農民的美味。這幾年縣裏用菜籽油烤土豆,麻辣鮮香,小攤的生意出奇的好。烤土豆香濃,黃黃的面條,色香味俱全,讓人垂涎。烤紅薯最初是農民用火坑裏的紅灰做的。縣城裏用大鐵桶做炕桶,烤在炕墻上,沿街叫賣,很受歡迎。
6、涼面、涼粉、蝦:開縣人的夏季食品,號稱“三涼”。冷面是用少量火堿煮面條,塗上油,冷卻制成的。除了海椒、花椒、胡椒調味外,還配以山椒、姜末蒜泥,味道辛辣而略帶甜味。涼粉是用豌豆澱粉和少量明礬制成熟食粉塊,切成手指粗細的條狀或用小圓孔刮刀刮成長條。味道又酸又辣。糯米糊煮好的蝦,用漏勺滴成蝌蚪形狀,香甜可口。
7.煎餃和蒸餃:開縣的大肉包子和小籠包很有名。近年來,煎餃和餃子很受歡迎,皮脆餡嫩,味道極其鮮美。開縣的蒸餃是熱的,有白須,幾乎半透明,而且有香味。月牙兒,半個月,壹籠十個,總是熱乎乎的,就吃粥或者海帶湯,特別飽。餡分三種,韭菜雞蛋,純肉,糯米。最好吃的是糯米珍珠湯圓,鮮嫩細膩,滿口余香,軟糯糯。
8.血塊:過年在縣城北部農村殺豬,總會留下豬血,有的做成血塊,有的做成血塊。將糯米、大米按適當比例打成米粉,加入適量豬血,加入姜、蒜、花椒、鹽等調料,拌勻,用芭蕉葉裹成腰子形狀放入鍋內蒸,即制成血糊,食用時可蒸、烤或炒。
9.黴豆卷和黴豆渣:黴豆卷是開縣鐵橋鎮的特產。揭開豆漿表面的豆油皮,卷成小卷壓平,切成2 ~ 3寸長的段,放在小折疊筐裏,放在溫度適宜的櫃子裏像發黴的豆豉壹樣發酵。它的黴菌是毛茸茸的乳白色。吃的時候用文火炒。可以用酒擦幹,也可以在餐中加入湯加菜。現在已經成為遠房親戚朋友的禮物。
10、神的“豆腐”:農民常用壹種樹葉(斑鳩葉)做“豆腐”,稱為神的豆腐或觀音豆腐。傳說觀音菩薩在荒年用這種葉子做豆腐充饑,饑荒。能摘葉子做豆腐腦的小樹是灌木的壹種,屬於馬鞭草科,俗稱“斑鳩櫟”,混在溝渠旁的灌木和荊棘中。像荊條壹樣幹,脆,易斷;分枝互生,非常規則;葉子是心形的,又綠又嫩。其做法:將斑鳩葉洗凈,揉成糊狀,過濾,加入適量草木灰水攪拌均勻。過了壹會兒,它們神奇地變成了壹鍋顫顫巍巍的綠色豆腐。蘸上蒜泥、辣椒等佐料的水,晶瑩剔透,細膩清香,味道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