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註冊 - 如何處理和利用廢舊電池?廢電池對動植物有什麽影響?

如何處理和利用廢舊電池?廢電池對動植物有什麽影響?

近兩年,廢電池對環境的影響成為國內媒體的熱點話題之壹。有報道稱,電池汙染環境嚴重,壹塊電池就能汙染幾十萬立方米的水。甚至有人說,廢電池與生活垃圾壹起處理,在日本會造成水俁病等危害。這些報道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反響,許多熱愛環保的人士和團體都開展或參與了回收廢舊電池的活動。

但國家環保總局相關人士認為,廢電池並不需要集中回收,之前關於廢電池對環境危害的報道缺乏科學依據,壹定程度上誤導了群眾。那麽,如何處理廢舊電池才是科學的呢?本文對這壹問題進行了簡要介紹,以幫助您更科學地了解廢舊電池的處理,更好地保護我們的環境。

廢電池裏有哪些汙染物?

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博士生導師聶永峰教授帶領課題組研究廢電池的危害和處理。他說,近年來有很多關於廢電池對環境危害的報道,但遺憾的是,這些報道沒有向讀者或觀眾說明支持其結論的科研內容,沒有向讀者介紹其分析推理過程,沒有列舉幹電池造成汙染的實際案例,只有“嚴重汙染”的結論。

廢電池中含有哪些有害物質,這些物質通過什麽機制釋放到環境中,會對環境造成多大的破壞?國內外有沒有廢幹電池造成嚴重汙染的案例,發達國家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帶著疑問,課題組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調查,得出的結論與壹些新聞報道相差甚遠,不切實際,偏激。

聶教授表示,電池產品可分為三類:壹次幹電池(普通幹電池)、二次幹電池(充電電池,主要用於手機和電腦)、鉛酸蓄電池(主要用於汽車)。普通幹電池應用最廣,群眾關註,報道最多。下面說的電池都是指普通幹電池。

電池主要含有鐵、鋅、錳等。此外,它還含有少量的汞,這是有毒的。有報道稱電池中含有汞、鎘、鉛、砷等物質,這是不準確的。其實老百姓日常使用的普通幹電池,生產過程中並不需要添加鎘、鉛、砷等物質。

廢電池中的汞不會對環境造成威脅。

汞揮發溫度低,是壹種毒性很大的重金屬。許多地方的土壤也含有微量的汞。在含汞產品的開采、提煉和加工過程中,如果密封措施不完善,釋放到空氣中的汞(蒸氣)會對操作人員的健康造成很大影響。

電池雖然含汞,但因為是添加劑,所以含量很少。即使是高汞電池,汞含量壹般也不到電池重量的千分之壹。中國電池行業每年的汞消費量大致相當於壹家汞基聚氯乙烯、汞基煉金或高汞鉛鋅礦開采企業每年排放的廢水中的汞含量。由於電池的消耗面積較大,含汞廢電池進入生活垃圾處理系統後對環境的影響遠小於上述某化工企業含汞廢水的排放。此外,電池由不銹鋼或碳鋼覆蓋,有效防止汞泄漏。所以廢舊電池散落丟棄在生活垃圾中,危害不大,客觀上不會造成水俁病等危害。日本的水俁病是由於化工企業向河流中排放大量含汞廢水長達數十年,汞在下遊水系中逐漸積累。

含汞電池正被無汞電池所取代。

當然,含汞的廢電池對環境是有負面影響的(哪怕是輕微的)。因此,在1997年底,國家經貿委、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等九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限制電池汞含量的規定》,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要求國內電池生產企業逐步降低電池的汞含量,使我國銷售的電池在2002年達到低汞水平,2006年達到無汞水平。

從實際進展來看,國內電池制造業正在按照法規要求逐步降低電池的汞含量。根據中國電池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我國電池年產量6543.8+08億只,出口約6543.8+00億只,國內年消費量約80億只,已基本達到低汞標準(汞含量小於電池重量的0.025%)。其中約20億只符合無汞標準(汞含量小於電池重量的0.001%)。

聶教授最後強調,到目前為止,國內外都沒有廢舊電池造成嚴重汙染的報道和科研資料,廢舊電池汙染環境的說法確實缺乏科學依據,誤導了廣大群眾。

廢電池集中回收不當會造成汙染。

像壹些報道中呼籲的那樣,在中國建立壹個可以批量處理廢電池的專業工廠是否可行?國家環保總局汙染控制司固體處工程師彭德福說,建設壹個廢舊電池回收廠,需要投資10多萬元,每年至少要回收4000噸廢舊電池,工廠才能運營。事實上,回收如此大量的廢電池是非常困難的。以首都北京為例。在大力宣傳和鼓勵下,三年內回收了200多噸。在環保模範城市杭州,廢舊電池回收率僅為10%。據了解,目前在瑞士和日本已經建成了兩家可以加工利用廢舊電池的工廠,現在經常因缺糧而處於停工狀態。這不得不讓我們認真考慮投資建設回收廠。

彭德福還表示,處理這些集中存放廢電池的另壹種方式是按照危險廢物的處理方式進行掩埋或集中存放,但這樣處理壹噸需要三四千元,而且面臨沒有經費的問題。據了解,四川省壹家小企業打著“環保”的旗號,利用小學生在周六、周日幫他們用錘子將收集來的廢電池打碎,回收有價值的電池外殼當廢鐵賣,殘渣隨意丟棄。廢電池不會對環境構成威脅。非常重要的是,電池要用不銹鋼或碳鋼覆蓋,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汞的泄漏。廢電池外面的不銹鋼或碳鋼護套破開,裏面的汞很容易滲出來。這樣壹來,電池中的有害物質汙染了環境,損害了小學生的健康。這是絕對不允許的,必須嚴格禁止。

中國在環境問題上落後的優勢和制約因素

在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環境問題日益成為必須面對的挑戰之壹。發達國家在發展過程中曾經遇到的環境惡化問題開始在中國出現。在壹些地區,情況變得相當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健康,也危及當地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國家有關部門也適時提出了綠色GDP的概念,要求地方政府樹立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環境、社會的協調發展,努力擺脫目前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模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那麽,如何才能避免重蹈“先汙染,後治理”的覆轍呢?中國現有的優勢和制約因素是什麽?

與歐美走過的老路相比,中國在工業化進程中具有後發優勢。所謂後發優勢,就是通過引進和模仿先進技術,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技術。這種模式在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被證明是有效的,在中國也正在開展。後發優勢不僅適用於經濟領域,在環境保護領域也是有效的。當然具體細節不壹樣,可以分為以下四項:

(壹)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會出現的環境問題,在西方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已經反復出現,其原因、問題和解決辦法的理論和實踐已經相當成熟。換句話說,發達國家已經充當了“實驗工廠”的角色,我們不需要再走同樣的彎路。比如美國洛杉磯的光化學煙霧,最早出現在1943年7月,直到1950才發現臭氧是汙染的罪魁禍首,直到70年代初才發現有效的措施使臭氧濃度開始降低。這對於先行者來說是壹個漫長而艱難的探索過程,但對於後來者來說,可以直接套用,甚至可以未雨綢繆,防止類似情況的再次發生。

(2)發達國家的汙染控制和治理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中國可以直接引進和模仿這些技術,在更高的起點上進行工業化,而不會重復工業化國家早期的煙塵滾滾、汙水橫流的景象。比如高能耗、重汙染的冶金、化工等行業,無論是引進成套設備,還是自己開發,中國的清潔生產技術水平與歐美工業化初期不可同日而語。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這是我們推廣和應用這些技術來取代傳統的生產和工作模式,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大好時機。不僅可以迅速縮小技術差距,而且可以用較少的能源和材料消耗在短時間內實現從農業國到工業國的跨越,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3)歐美國家制定了壹整套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也制定了相應的環境質量標準。中國可以參考他們的經驗和做法,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環境保護法。需要強調的是,歐美的這些法律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為了應對市場失靈帶來的環境問題而制定的。這對完善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用法律而不是行政手段調節經濟運行,降低環境成本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當然,我國制定了壹系列旨在保護環境的法律,如1989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96頒布的《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1984頒布並經1996修訂的《水汙染保護法》。但是,隨著經濟體制的轉軌、技術水平的發展和立法工作的更加科學化,這些在不同時期、不同情況下制定的法律和標準將會逐步得到修訂和完善,以更好地發揮作用。

隨著中國迅速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中國越來越受到其他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的影響,環境問題也不例外。特別是中國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出口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壹。中國的環境標準不能再只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必然會受到外國的影響或壓力。以上幾點如果主動說,這壹條是被動的,但也能促進我們的環保工作。比如中國出口日本的蔬菜,出口歐盟的蜂蜜,就因為對方嚴格的食品安全標準而被拒。國內生產者為了出口不得不遵守對方的標準,這種強制的生產方式也會為中國的食品生產提供壹種模式,有助於中國的食品安全。此外,對外交流的擴大也促進了環境保護。例如,為了申辦2008年奧運會,北京針對北京的環境問題提出了“綠色奧運”的口號,並制定了壹系列汙染治理措施:將汙染企業遷出市區;優化城市能源結構;建立汙水處理廠;機動車排氣汙染物汙染防治等。申奧顯然客觀上促進了北京環境的改善。

然而,盡管中國在環境保護方面具有後發優勢,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可以不可避免地避免環境惡化的問題。因為每個國家的工業化都是先來後到,每個後來者都可以借鑒先行者的經驗,但幾乎都遇到了環境問題。比如日本就是典型的發達國家,以好的學習和借鑒著稱。二戰後,日本出現過水俁病、骨痛病、米糠油事件等環境事故。日本最大的淡水湖琵琶湖壹直未能擺脫汙染嚴重的命運,花費巨資進行治理,水質至今沒有根本改善。墨西哥、泰國和其他新興工業化國家也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墨西哥城和曼谷都是世界上汙染最嚴重的城市。既有政策措施不力,也有現實困難和制約因素。就中國而言,也有其他國家面臨的類似問題和自身的特殊情況,概括如下:

(壹)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要求的先進技術與落後的社會現實之間的矛盾。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是在滿足人們物質需求的同時避免環境汙染的有效途徑,在發達國家已逐漸成為現實。但現階段在中國很難實現。

清潔生產所需的設備往往價格昂貴,技術含量高,超出了我國目前的經濟實力和技術水平。目前,中國最具活力、發展最快的民營經濟大多規模小、資金不足、從業人員文化素質低、技術工人少。要麽是無法引進先進設備,要麽是引進設備後沒人會操作,大部分企業還處於比較原始的狀態。國企的技術和資金條件相對較好,發展時間較長,但大多也處於粗放落後階段。以前被寄予厚望的外企,只把中國當成廉價勞動力的供應地和銷售產品的市場,而且大多使用國外淘汰和轉移的技術,在環保方面並不盡如人意。

循環經濟要求社會經濟活動以“減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環”(3R)為行為準則,不僅要求技術先進,而且對管理、法規和人們的生活習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們的發展水平離這些標準還很遠。比如廢舊電池回收意義重大,成本低廉,但在國內的推廣卻不盡如人意。說明環境保護不僅受技術的制約,還受社會文明程度的影響。

(2)沈重的環境壓力與大量適齡人口就業需求之間的矛盾。目前,我國的就業壓力十分突出,尤其是在農村,存在著大量的剩余勞動力。從大多數國家走過的發展歷程來看,都會向城市遷移。

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會減少對農村自然生態的破壞,城市化是節約和利用資源的有效途徑。因為城市中大量集中的人口使得土地、交通和公共設施的利用效率非常高,如果壹個企業的生產規模越大,成本越低,而城市也有這種規模效益,那麽它的規模越大,資源的有效利用率就越高,就越能為更多的人提供就業機會。但這種規模效益也需要完備的配套措施,比如便捷的交通、幹凈的飲用水、汙水垃圾處理能力,這些都是壹個落後地區所缺乏的。在許多發展中國家快速城市化的背後,是大量失業的城市貧民和居住區惡劣的生活條件。這種環境狀況不僅危害人們的健康,也對社會穩定構成威脅。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戶口制度的逐步放寬,城市化的速度會加快,很多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問題在中國也逐漸成為現實。在城市化帶來的各種環境問題中,最主要的是水。中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人均水資源不足的國家,尤其是華北和西北地區。但是很多城市沒有汙水處理廠,尤其是中小城市。有些城市雖然有汙水處理廠,但是因為缺乏資金而無法投入使用,形同虛設。所以水資源短缺和水汙染有異曲同工之妙,讓缺水地區雪上加霜,威脅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這使得依靠城鎮化解決就業的方式面臨瓶頸。

(C)減少汙染物排放與中國當前工業化進程之間的矛盾。而重化工業時代,能源和原材料的增長速度要等於甚至大於經濟增長速度,這使得中國的環境在未來二十年左右面臨嚴峻的考驗。

在過去的二十年裏,中國的經濟發展主要表現在輕工業方面,輕工業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這些行業對環境的影響相對較小,而中國的經濟翻了兩番,其能源消耗僅翻了壹番。盡管如此,由於龐大的人口和人民生活條件的迅速改善,2003年,全國消耗了654.38+06億噸煤、3億噸鐵礦石、2.46億噸鋼、654.38+065.438+078億噸氧化鋁和8.5億噸水泥。分別占世界總消費量的365、438+0%、30%、27%、25%和40%。這些比例已經超過了中國占世界人口的比例,而且這些數字還在快速增長。由於消費量的增加,汙染物的排放量也迅速增加。2003年全國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增長12%,煙塵增長5%,粉塵增長8%。當然,隨著技術的提高,汙染物總量達到壹個峰值後會開始減少,但這個過程需要很長時間,成本也很大。

中國的能源結構也是汙染嚴重的原因之壹。煤炭在中國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過高,壹直在70%左右。與石油和天然氣相比,煤炭在開采、運輸和消費階段的汙染要大得多。而中國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不足以滿足國內需求,現階段還不能替代煤炭。新能源,如太陽能和風能,仍處於初級階段,核能僅得到有限的發展。隨著工業化的到來,中國的環境將因為能源結構而面臨更大的壓力。

(四)不斷增長的糧食需求與超負荷的耕地之間的矛盾。糧食問題壹直是政府的重中之重,中國改革的第壹階段就是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結構的調整,人均糧食消費量將繼續增長。然而,中國極其有限的可耕地,加上工業和城市發展將占用的土地,使我們提供食物的增長潛力有限。

& gt世界觀察研究所所長萊斯特?萊斯特·布朗的文章《誰來養活中國》引起了強烈反響。我們用世界7%的土地養活了22%的人口,但我們目前的糧食自給率卻是以巨大的環境成本為代價的:湖泊萎縮,濕地消失,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質量惡化。適度進口糧食,減輕國內土地壓力,是壹個可行的辦法。但是食物是壹種特殊的商品。即使布朗教授的預言沒有出現,國際市場也能提供足夠的食物。出於安全考慮,我們不能過於依賴國外市場。

& gt因此,在人們的糧食需求不斷增加,耕地面積將因工業、城市和道路的發展而進壹步減少的形勢下,如何確定合適的進口比例,減輕國內環境壓力,避免毀林,在實現糧食戰略安全的同時確保退耕還林政策的實施,是壹個需要智慧和遠見的課題。

(5)日益自由的經濟政策與政府有效監管之間的矛盾。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由於相應的法律和政策不能及時改變以及監管部門的腐敗導致企業缺乏有效的監管而發生環境汙染。

經濟學家把環境汙染的原因稱為市場失靈,即當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優化資源配置時,卻無法有效配置那些不需要花錢的空氣、水等公共資源。當壹個企業得不到監管時,往往會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損害公共資源,使得整個社會為這些企業付出代價。

這時候就需要依靠法律手段來約束企業的行為。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這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但在中國,由於歷史原因,人們的法律意識相對淡漠。雖然制定了大量保護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的法律法規,但其作用有限。有政府部門為了解決就業和財政收入問題,對壹些企業的環境汙染行為視而不見的地方保護主義;還有壹些企業不遵守環保法律法規,偷偷摸摸私下安排;更有甚者,壹些企業為了壹己私利,與監管部門的壹些人員相勾結,置人民群眾的長遠利益於不顧,使法律收不到實際效果。

雖然上面只列出了影響環境的五個因素,但環境狀況是社會、經濟、政策和技術相互作用的結果,這些因素也相互影響。我們追求的是經濟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如果我們獲得了物質財富,過度破壞了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那我們就本末倒置了。2003年底的重慶開縣井噴事故和2004年初的四川沱江汙染事故都是歷史上非常嚴重的事故。這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說明工業的發展總會帶來副產品,不管是在東方還是西方。

為了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有效保護環境,中國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提出了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目標,這是壹個高瞻遠矚的舉措。如果這個崇高的目標能夠實現,這將是人類發展史上的壹個奇跡,因為它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全世界。但是,從提出目標到成為現實,需要環保部門專家學者的努力和各行業的共同努力。既要了解自身的優勢,也要了解制約因素。只有比別人視野更開闊,眼光更睿智,進行更艱苦的探索和奮鬥,才能解決存在的問題,實現這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