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註冊 - 世界石材青田雕刻

世界石材青田雕刻

青田縣人民政府

青田縣全貌

林如奎作品——風華正茂

壹、青田石文化產業發展歷史概述

青田石儲量豐富,分布於青田縣十多個鄉鎮。主要產地在山口鎮至方山鄉壹帶,總稱山口葉蠟石礦,質量上乘,多出產名石。青田石品種繁多,有名可稱的典型品種有100多種。青田石溫潤如玉,卻有比玉更豐富的色彩,更奇特的花紋。自然界幾乎把所有的顏色都印染在青田石裏面,使它呈現出青、白、黃、紅、棕、紫、綠、藍、黑、花等絢麗的色彩。青田石不僅因色彩美、質地佳而成為難得的工藝雕刻材料,更以其特有的脆爽而備受文人的青睞,成為歷代篆刻家首選的石材。

青田石雕作為傳統的工藝精品,其雕刻技巧、風格塑造和情趣意境,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完美程度。石雕藝人在創作過程中遵循石材的自然特點,發揮藝術構思的獨創性,因材施藝,依色取巧。在創作手法上,將圓雕、鏤雕、高淺浮雕、線刻等技法交替運用,加之精雕細刻,創造出具有“精、細、美、奇、真”特點的工藝精品,從而增強了造型與自然物的相似感,堪稱巧奪天工。

青田石雕是民間藝術寶庫中壹顆璀璨的明珠,歷史悠久。現在可以查證最早作品是湖州市出土的崧澤文化時期的“青田石璜”,距今約6000年。浙江省博物館藏有六朝時青田石雕小石豬,記錄著1500年前青田石雕的歷史蹤影。

唐、宋時期,青田石雕有較大進展。從龍泉雙塔內發現五代吳越國時期的青田石雕佛像說明,唐代青田石雕題材和技藝有突破性的進展。至宋代,青田石雕吸收了“巧玉石”制作工藝,發揮青田石自身石色、石質和可雕性的優勢,開啟了多層次鏤雕技藝的先河。

據《青田縣誌》記載,元時“趙子昂始取吾鄉燈光石作印”,篆刻大家文彭以青田石作為印材替代金屬、牙骨,從明代中葉開始大彰於世。青田石為我國篆刻藝術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清代和民國初,青田石雕作為江南名產屢被選作貢品。乾隆八旬萬壽節,大臣們用青田石雕制作壹套(60枚)“寶典福書”印章作壽禮(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隨著遠洋商貿開通,青田石雕遠銷英、美、法,多次參加國際性賽會,並在1899年巴黎賽會、1905年比利時賽會、1915年美國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獲獎。宣統二年,青田石雕在南京舉辦的南洋勸業會上獲銀牌獎。

新中國成立後,青田石雕曾多次被選作國家禮品贈送外國領導人。如1956年4月,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伏羅希洛夫來訪,1956年10月,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加諾來訪,1972年1月,美國總統尼克松來訪,1978年我國領導人訪問朝鮮,我國政府都選用了青田石雕作為國禮贈與外國政要。1992年,青田石雕郵票發行。青田石雕藝術以新的形式走向世界,走進億萬人家。

近20年來,青田石雕發展迅速。作品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享譽海內外。有數十件作品分獲中國第二、四、五、六、九屆“百花獎”優秀創作設計壹等獎。經國家工商總局核定,青田石雕註冊了原產地“證明商標”,青田縣也因此被文化部、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和“中國石雕之鄉”。

二、2006~2012年青田石文化產業發展狀況

2006年以來,縣委、縣政府以建設“中國國石文化城”為目標,大力發展、壯大石雕文化產業,在探索發展的道路上留下了令人驚喜的印痕。

1.2006~2011年青田石文化產業相關數據分析

至2011年年底,青田縣石雕生產企業3000家,其中具有大師品牌的企業68家。專業經營石雕產品的商鋪有1000多家,在外地專業經營青田石雕的商鋪也有300多家。年銷售額最多的達到1000多萬元,最低的幾十萬元。青田縣石文化產業年產值從2005年的2億元躍升至2011年的12.3億元,產業利稅達到500萬元。

石文化產業的不斷發展得益於石雕人才,青田縣在推介青田石雕的同時,加大對石雕人才的培育力度,建立多層次的人才培養機制;出臺人才評價制度;開辦免費就學的青田石雕 藝術學校,每年為行業輸送專業人才200多名。此外,選送有潛力的青年藝人到北大等知名院校設立“高級人才班”進行培訓深造,使青田縣石雕產業“金字塔”型的人才隊伍中文化、年齡結構更趨合理,石雕創作隊伍日益龐大,壹批批藝術人才在這裏成長。

目前,青田縣石雕產業正邁入從業人員多、產業規模大、產銷量高、精品豐富的黃金時期。從事石雕產業人員3.6萬人。專業技術人員人數位居浙江省各工藝美術類行業首位。專業技術人員總數達430人。其中,中國工藝美術大師7人,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24人,麗水市工藝美術大師39人;高級工藝美術師87人 ,工藝美術師151人,初級工藝美術師191人。非遺傳承人國家級1人,省級2人。年齡結構情況:高級職稱60歲以上9人,40~60歲40人,40歲以下30人,中級職稱60歲以上12人,40~60歲55人,40歲以下84人。初級職稱60歲以上0人,40~60歲32人,40歲以下159人。學歷情況:高級職稱高中以上學歷的4人,占總數的5%;中級職稱高中以上學歷的26人,占總數的17%;初級職稱高中以上學歷的34人,占總數的17%。

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建設之路

2.基地重點項目

自2006年以來,青田縣委、縣政府壹項項政策、舉措紛紛出臺,推動著石雕產業快步向前邁進。縣財政和社會各界投入石雕文化產業工程建設經費累計達5億多元。其中投資8000多萬元建設水南石雕工業園區,將276家石雕作坊集中到工業園區加工生產,初步形成石雕加工產業集群;投資2600萬元在山口鎮建立中國石雕城,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600平方米,店面127間;投資4000多萬元在水南建設青田中國石雕工藝品市場,建築面積達3300平方米;投資3000萬元建設中國原石市場(山口板石),占地面積5190平方米,建築面積7649.88平方米;投資3200萬元建設用於生產加工的石雕工業園區,占地面積4800平方米,建築面積9600平方米;投資6000萬元建設山口千絲巖石文化主題公園;投資5000多萬元建設青田石雕博物館等,有效提高了產業集中度,完善產業結構,提升產業層次。目前,正在規劃興建青田石國家礦山公園、大師藝術館群等產業集聚區項目。初步形成“三心壹帶”石文化產業布局,實現石雕產、賞、銷壹條龍,成為全國的名石名雕集散中心。

3.基地節會活動

“十壹五”以來,壹個個振興地域文化的裏程碑豎起。青田縣樹立起全新的石文化理念,不斷舉辦石文化產業節會大型活動,實現石雕文化與旅遊“比翼雙飛”,充分挖掘青田石文化產業的旅遊附加值,發展集觀光、購物、休閑於壹體的青田石文化旅遊產業,實現從單純的山水旅遊向文化品位旅遊的華麗轉身。

(1)夯實產業基礎,打造“中國石文化之都”

“十壹五”期間,青田縣以“弘揚青田石文化,打造中國石文化之都”為戰略目標,攻堅克難,開拓創新,大力推進青田石雕產業穩步、健康發展。

作品《枇杷香》

五年來,我們堅持把石雕產業發展作為“中國石文化之都”創建的重點,1995年、1996年青田縣分別被國家文化部、農業部命名為“中國石雕藝術之鄉”和“中國石雕之鄉”,2006年,青田石雕榮登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獲得“十大地理標誌區域品牌”殊榮;2008年,浙江省文化廳將青田石雕列入首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傳承基地傳承保護項目,青田縣石雕行業協會被浙江省工藝美術協會評為行業突出貢獻獎,成為麗水市唯壹獲此殊榮的縣級工藝美術協會。2010年,青田縣喜獲“中國石文化之都”稱號,青田石雕獲中國馳名商標,並獲“中國石文化之都”特色區域稱號。2011年,國家工商總局認定“青田石雕QINGTIANSHDIAO及圖”證明商標為中國馳名商標,成為全國首個石頭工藝品類馳名商標。這些稱號的獲得,為青田石雕產業的發展註入了蓬勃生機,將青田區域影響力、青田石文化推向高潮。

2010年央視《尋寶》走進青田現場

(2)豐富宣傳載體,舉辦各類石雕文化主題活動

5年來,青田縣十分重視對青田石雕的宣傳,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打響青田石雕品牌。

壹是連續舉辦了第三屆“中國·青田石雕節”和第四屆中國名石雕刻藝術展、中國石文化之都命名大會、中國名石拍賣會、2010世界名石展銷會、中國名石精品展、中國石文化論壇等活動。舉辦“中國情·青田印”上海世博會主題活動日等各種石雕展示宣傳節會活動。

二是邀請央視《尋寶》欄目走進青田。僅2009年,青田石雕藏品五上央視“鑒寶”欄目,吸引了眾多藏友前來獻寶。與中央二臺、四臺、八臺和經濟日報、浙江日報、浙江電視臺合作,報道青田石雕500多次。

三是以石為媒,集聚影響。2010年舉辦大型中國名石專場拍賣會,總計交易價格達5318.2萬元,創下中國名石專場拍賣會的歷史記錄,為打造“中國石文化之都”掀起了新高潮。在“中國石文化之都”命名大會上首次舉行的世界名石展上,有四大洲12個國家的100多種石頭,原石交易最高價格達每千克100萬元以上。在2007年北京拍賣會上,青田石雕《樓閣山子》拍出1344萬元的高價,創下中國當代工藝品的最高紀錄。

四是開展“百枚青田石送百名國際友人活動”。華僑收藏熱衍生“代客收藏”經營、網上推介石文化、大師發起“好作品獻國家”行動,文化人士組建“江南石樂坊”,青田石雕產業轉型融入了多元、開放元素,精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青田石雕多次參加全國“四大名石”的評選,成績斐然。

不僅如此,青田縣還相繼投入上百萬元資金在上海、杭州、深圳、義烏、麗水、福建、臨安等地舉辦青田石雕文化產業宣傳展示活動,將青田石雕向全國各地推廣,全面提高了青田縣和青田石雕的知名度、美譽度。

(3)註重提煉深化,大力弘揚石雕非遺文化

青田縣於2006年申遺成功後,壹直註重非遺文化的提煉和深化。通過石雕技藝的傳承、石雕產業的拓展、“中國石文化之都”的命名,拓展了青田石雕文化內涵,造就了富有特色的非遺文化。通過建立國家級非遺保護性基地及省級非遺宣傳展示基地的方式,進壹步豐富了青田石雕文化及其展現形式。

(4)開展美學理論研究,進壹步拓展石雕文化

2006年,青田縣成立了石雕研究中心,堅持每個季度出版專業研究青田石雕的刊物——《青田石雕》雜誌;幾年來***搜集整理、編印出版《青田石雕誌》等60多部石雕理論專著;開通了全國首家專業研究青田石文化的門戶網站——中國青田石網;建立了西泠印社青田印學研究基地,成為西泠印社在國內的首個印學研究基地。多次與西泠印社合作召開青田石研討會,重視青田石在印學文化中的地位,開展學術交流和理論研討,促進“印石之祖”文化的復興,提升青田石雕文化意韻,形成了青田石雕行業新的競爭優勢。

(5)征集高檔作品,發揮石雕博物館功能作用

青田縣設立石文化專項資金,每年征集作品充實石雕博物館,其中包括《高粱》、《花好月圓》等國寶級石雕作品。5年來,石雕博物館接待海內外遊客30多萬人次,充分發揮石雕博物館長期宣傳會展功能,使青田石雕文化會展年年開、月月開、天天開,有效擴大了青田石雕影響力和知名度。

4.基地發展的優勢

(1)各級領導高度重視

“十壹五”以來,為加快發展文化產業,進壹步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浙江省委省政府印發了《中***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浙江省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綱要(2008~2012)的通知》,編制了《浙江省文化產業發展規劃(2010~2015)》。這為加快青田石文化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1998年,縣政府牽頭成立了青田縣石雕行業管理辦公室和青田石雕行業協會,引導和促進石雕行業的健康發展。2010年,將石雕行業辦更名為青田石雕產業保護和發展局,加強青田石雕產業管理,全面負責推進石雕產業的保護和發展。

2008年,縣委出臺了《關於加快青田石文化產業發展的決定》,縣政府每年安排石文化產業保護發展專項資金不少於500萬元,用於市場培育、人才培養和石文化研究等中心工作。

2009年8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青田視察期間,專門考察了石雕文化產業區;省委書記趙洪祝,原省長呂祖善等省市領導多次專題調研石雕文化產業的發展情況;省委、省政府對青田縣近幾年發展石雕產業的做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多次做出重要批示,為青田縣石文化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

(2)石文化產業初具規模,效益顯著

重視石雕文化和旅遊業的結合,延伸產業附加值。從2009年開始,以“青田石雕博物館”為中心,結合中國石雕城與青田石文化主題公園等石文化產業基地,成功創建了國家4A級“青田石文化旅遊區”。

以現有原石交易、雕刻加工、市場銷售為依托,構建了較為完善的石文化產業發展鏈條,培育了壹批民營石文化骨幹企業,引進巴林、壽山、昌化和世界各地知名玉石來青田交易,形成了國內最具鮮明特色的產業結構,有力推動產業集群式發展。

通過培育扶持發展石文化企業,開展原材料的引進及基地建設、作品精深創作、市場開拓、品牌創建等,青田石文化產業初具規模,效益顯著,有效促進從業人員增收,堅定了產業發展的信心,為加快青田縣石文化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品《望星空》

(3)資源豐富,產業後勁十足

壹是原石資源豐富。據統計,查明儲量葉蠟石累計11084千噸,其中可用於雕刻的石材約占1%。

二是土地資源優勢。全縣石文化產業分布在鶴城、油竹、山口、方山、仁莊等5個鄉鎮,可用於石文化產業開發的土地資源豐富,發展潛力極大,能打造“十千米石文化產業帶”。

三是人力資源優勢。青田石雕藝術學校於2008年建立,每年招生3個班200名學生,可為行業源源不斷地培養後備人才。青田縣還積極開展從業人員在職培訓,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導、行業指導、單位自主、個人自願”的石文化人才培養工作機制。與中國美院合作,舉辦中、高級人才美術理論培訓班,不斷促進產業隊伍總體水平的提高。

(4)交通便利,區位優勢顯著

青田縣地緣優勢突出,處於富饒的浙東南經濟區,是著名的華僑之鄉,距省會杭州市295千米,距民間資本發達的溫州市50千米,目前以鐵路、高速公路、海運、國道運輸的交通網絡已經全部形成。外向國際、內聯省內外市場以及資源雙向流通的條件,優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為青田石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發展空間。

(5)融資穩定,確保產業持續發展

青田縣還勇於開拓創新,首創了全國首個石雕抵押貸款業務。3年來石雕抵押貸款金額超過10多億元,為石雕經營戶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有效解決了石雕行業融資發展問題,保障了石雕產業可持續發展。

(6)面向全球,僑鄉優勢明顯

青田縣吸引近3000多青田華僑石商活躍在海內外從事原石經營,其中有1000多名青田華僑專門投身到世界各地尋石、“淘石”中來,進入青田縣原石市場。這種經營方式擴大了原石數量和品種,走出了壹條新路子,實現了石文化產業擴大規模和可持續發展。

張愛廷作品——豐收

三、發展中遇到的突出問題

青田縣在探索石文化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取得了巨大成果,同時也遇到許多困難和問題,主要有:

2010年中國石文化之都命名大會授牌儀式

(1)部分專業人才匱乏。產業隊伍中石雕理論研究、宣傳營銷策劃、作品創新等人才匱乏,尤其是懂石雕又精於企業管理的綜合型人才不多,需要加快培養或引進。

(2)企業規模小。石雕企業規模小,自主開發和藝術創新能力弱,營銷模式單壹,市場競爭力不強,影響產業發展。家長式的管理經營模式,難以吸引各類人才、組成運營團隊、擴大規模。

(3)原石市場不規範。受青田石資源制約,高檔青田石資源日益減少,普通的雕刻石流轉不暢,影響石雕市場的繁榮。

(4)缺少低檔產品。大眾化的普及產品缺少開發,影響產業規模做大。

四、青田石文化產業未來10年發展定位、規劃和重大舉措

1.產業發展定位

緊緊圍繞“打造中國石文化之都”的總體目標,實施“他山之石,青田成器”的發展戰略,充分發揮青田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示範基地的優勢,以青田石雕產業化為支撐,擴大市場規模為重點,引進寶玉石為突破,以培育龍頭企業、加快產業集聚為載體,構建“山口鎮、甌南街道、油竹街道十千米石文化產業帶”的總體布局,全力推進青田石文化產業創業、創新,全面提升石文化產業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力爭通過5年內的努力,實現年銷售總產值100億元,形成浙江最有影響力的寶玉石集聚區。

作品《石中君子》

2.十年發展規劃

(1)總體布局

構築“三心壹帶”的總體布局,即以鶴城、油竹、山口三個中心為依托,打造“十千米產業帶”。在產業帶內現有的兩大產業園區、兩大市場、石雕博物館和石文化主題公園的基礎上,規劃在油竹建設新型中國珠寶玉石大型市場;在大安建設石文化大企業集聚區,在秋廬建設大師藝術館群,在山口建設玉、石原材料集散地、國家礦山石文化主題公園等基礎設施。

(2)重點發展七個方面的石文化產業

壹是精品石雕。以大師為龍頭,推進原料基地建設,優化資源配置,突出精雕細鏤傳統特色優勢,構建適應精品要求的高檔原石料保障體系,積極發展優質、精巧型的珍品石雕作品,努力提高產業競爭力。

二是大件石雕。比較國內工藝美術品及其市場需求,要瞄準國內大件石雕市場,大件青田石雕最有市場潛力和競爭力,最有發展前景,可以形成大規模產業化,是石雕產業最重要的經濟增長點。大力開發具有大廳大堂擺設裝飾功能的大件石雕,不斷擴大石文化產業規模。

三是鑲嵌組雕。重拾鑲嵌生產傳統,改進生產技術,引進電腦設計、自動化雕刻機械及相關人才,大幅降低人工成本,使其規模化流水線生產。

四是旅遊產品。面對國內市場量大面廣的旅遊產品,要以市場為導向,利用普通石料或廢料,采用自動化機械雕刻,工廠化批量生產,改進管理和營銷模式,薄利多銷,擴大總量。

五是引進玉雕。借鑒外地經驗,引進玉雕及人才,早起步、快發展,這是青田石雕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幫助和扶持玉雕示範企業,做好基地建設,形成壹批擁有青田石雕風格的玉雕作品。

六是特色石章。今後十年青田石章的發展,要不斷加強青田石篆刻的特殊藝術效果的宣傳。積極發展以青田石章料為主,以外來石為輔的方章。

七是普通雕件。普通雕件的發展要堅持“增加總量、批發銷售、突出特色、全面發展”的產業發展方針,逐步建立起與市場相適應的產業結構,推動石文化產業向規模化、專業化、產業化方向發展。

3.加快石文化產業發展的重大舉措

(1)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和完善縣石文化產業發展重大問題的協調機制,加強石文化產業相關各部門、各方面的有機銜接,形成推進石文化產業發展的合力。在現有的青田石雕產業局基礎上再成立青田縣發展石文化產業領導小組,加強石文化產業發展工作的統籌、協調和領導。

(2)實施石雕產業扶持政策。按照縣委、縣政府關於石雕產業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部署,結合青田石雕產業現狀,制定了加快青田縣石雕產業發展的《關於加快青田石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幹政策》,進壹步促進石雕產業升級、轉變管理模式,加快石雕產業發展。

(3)積極引進扶持龍頭企業。按照“扶優、扶強、扶特、扶大”的原則,積極引進和扶持壹批有實力、有誠信、有技術的示範石文化龍頭企業,實施大企業、大項目帶動戰略,加快形成壹批核心競爭力強、業績突出、帶動作用大的大企業、大集團。發揮石雕龍頭骨幹企業的示範帶動作用,提高青田石雕知名度和競爭力,大幅提升青田石雕在全國工藝品市場的占有份額,推動產業集聚發展。

牛克思作品——芙蓉國盡朝暉

(4)加強原料基地建設。加強原石各品種資源保護、管理體系建設,強化原石資源保護宣傳,促進石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

(5)積極實施品牌戰略。繼續堅持打造區域文化品牌,以區域品牌帶動產業發展,加大宣傳力度,推進無形市場與有形市場的有機結合,推進無形市場對有形市場的拉動作用,實現石文化產業長期健康發展。

(6)大力構建市場營銷體系。充分發揮好市場開拓、企業宣傳和作品信息發布等服務功能,鼓勵和支持企業發展連鎖經營、直供直銷、網上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引導和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在大中城市組建營銷網絡,開設壹批專業展銷市場,形成以企業總部為基礎,以大中城市為網點,多層次、多形式的市場體系。

(7)擴大對內對外交流合作。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發展戰略,鼓勵和支持石文化企業在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開展國際化經營。吸引國內外的資本、人才、技術等要素參與石文化產業開發,引進實力雄厚、技術先進的大企業、大集團以及戰略投資者,壯大石文化產業龍頭。

(8)加快產業管理創新。推動石文化企業在成本管理、工藝管理、質量管理、宣傳營銷策劃管理等方面進行創新,強化企業基礎管理。鼓勵和引導企業學習借鑒卓越績效模式、精細化管理等國內外先進管理理念和方法,將企業做大做強。

(9)註重石文化產業宣傳工作,舉全縣之力把青田縣打造成浙江最有影響力的石文化產業集聚區。並緊緊圍繞石文化產業發展政策和發展重點開展宣傳,形成良好的產業發展輿論氛圍,提高青田石文化產業的國際國內知名度,營造青田石文化產業開放合作、包容萬象的良好局面。

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建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