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消費者在知道自己買到了假貨之後真的很憤怒,對商家的造假行為很憤怒。貨是假的沒有錯。在相關法律中,當生產的食品不符合食品生產標準時,需要商家進行3倍或者10倍的明知並銷售的賠償。但本案中,由於沒有證據證明假酒對人體有影響,商標和說明書也不影響食品安全,這就只涉及商標假冒。所以賠償略小。
然而,這個人並不滿足於這個判斷。他委托律師再次上訴,同時提交了關於此案的材料書。不過目前案件判決還沒有出來。該事件仍在調查中。
這件事給社會敲響了警鐘。越來越多的商家在生產產品時為了不斷降低產品成本而造假的現象非常普遍。但是,這是壹種侵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消費者可以維護自身權益,向商家進行壹定的投訴舉報,甚至可以直接打官司,走法律途徑,進行壹定的賠償。對於知名品牌商家來說,不願意冒險去做這樣的事情,要知道這樣做無疑等於砸了自己的招牌。
人生賺錢很重要,但做生意要誠信。看似可以占消費者壹點小便宜,但長期銷售假冒偽劣產品是不道德的違法行為,容易使消費者的權益得不到很好的保護,進而害人害己。另外,消費者購買價格昂貴的商品,建議可以去專賣店購買,質量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