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孟德與袁本初官渡之戰後,袁本初並未被削弱,兩者仍勢均力敵。只是經過這壹戰,曹孟德將完全處於被動,可以采取主動,但這仍然沒有多大改變。官渡之戰之前,袁本初確實有壹手好牌,但最終曹孟德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原因是什麽?
兩軍對抗,不僅取決於雙方軍事力量的強弱,還取決於統帥的指揮能力和方法,以及用人之道。
那麽袁本初在這場戰爭中犯了什麽錯誤呢?戰爭初期,劉玄德突然反叛曹孟德,占領了曹孟德勢力範圍內的下沛等地,迅速擴充軍備,實力與日俱增。於是曹孟德分兵與劉玄德展開激烈的戰鬥。袁本初的部下田元昊看到了這個機會,建議袁本初聯合劉玄德對付曹孟德。措施是立即率軍偷襲曹孟德後方和劉玄德,形成對曹孟德的雙重夾擊。然而,此時袁本初的兒子正處於高燒階段,他並沒有關註軍事。他拒絕采納田元昊的計劃。結果,劉玄德被曹孟德打敗,而曹孟德可以在官渡聚集他的大部分軍隊。
官渡之戰期間,看到補給不足,軍心不穩,曹孟德開始考慮是否收縮戰線,退回許昌。但我擔心,如果我不能擺脫袁本初的狗皮膏藥,我無法逃脫,所以我寫了壹本書,荀文若,請他的意見。荀對戰爭進行了全面的分析,認為現在的形勢與當年劉邦、項羽對抗滎陽、高程的形勢如出壹轍,是決定天下大勢的關鍵點。誰先撤退,誰就輸得壹塌糊塗。在鼓勵了曹孟德之後,荀文若壹針見血地指出了袁本初的弱點和缺點——能招人卻不能用!
仿佛袁本初有意註解荀文若自己的言論,就在徐子淵建議分兵攻許昌的時候,袁本初非但沒有采納徐子淵的正確建議,反而斥責他收受老友曹孟德的賄賂,名義上是建功立業,實則是在為袁俊挖坑..善良被當成了驢的肝和肺。壹怒之下,徐自遠幹脆投奔曹孟德,建議偷襲袁本初種糧地的黑窩點。
袁本初這次的表現實在是太愚蠢了,以至於戰鬥機完全迷失了方向。
當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時,袁本初在用人上又犯了壹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用貪吃的春中竹簡來保護軍隊的糧草,這是壹支軍隊的命脈。顯而易見,如此重要的事情被托付給這樣壹個人,袁本初昏昏沈沈的。曹孟德得到了徐子淵的情報,於是他決定親自帶領精兵在夜間焚燒袁本初的軍糧。袁本初的軍糧在壹夜之間被摧毀,軍隊的士氣被動搖,內部因此而分崩離析。最後只有幾百人和袁本初壹起騎馬回河北,以為他去打仗時是百萬大軍。在這場戰爭中,袁本初的指揮和使用者到處犯錯誤,這是他自己造成的結果。
當然,除了袁本初自身的原因,還有壹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的對手是曹孟德。如果是別人,可能是打架,不壹定是贏家。曹孟德用兵如神,手下人才濟濟,學識淵博,寬容大度,這使得他的謀士們能夠各抒己見,無所不知,無所不言。武將在戰場上忘了自己的性命,拼盡全力殺敵。
袁本初死後,袁本初的兒子們在各自的派系下開始互相爭鬥,整體實力開始逐漸下降。其中壹個兒子與曹孟德勾結,利用曹孟德的人來摧毀其他兄弟的隊伍,從而給了曹孟德壹個摧毀袁本初軍隊的機會。
所以袁本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他麾下有太多強大的派系不服任何人,內鬥太嚴重。更有甚者,使人喪失理智,引來外賊參與內鬥。所以袁本初太昏昏沈沈,曹孟德太聰明,他們互相對抗。曹雖然在勢單力薄,但在戰勝強敵時總是勢單力薄。官渡之戰以袁本初的徹底失敗而告終。從表面上看,是曹孟德打敗了袁本初。仔細分析後,打敗袁本初的其實是他自己。“能聚人而不能用”是袁本初在官渡之戰中敗給曹孟德的最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