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註冊 - 小辣食品的鑒別要點

小辣食品的鑒別要點

壹、食品造假的五大特征

(1)

偽區域

更多的選擇在農村和城鄉結合部。

由於管理、執法和監管薄弱,隱蔽性強,交通便利,距離市場近,大量制假者集中在城鄉結合部進行制假活動。比如郊區的壹個“註水雞”村,有200多戶人家。幾乎每家每戶都是早上4點左右開始加工註水雞,5點運到城裏的批發市場出售。

(2)偽造的手段

1,化工原料的使用。

造假者往往利用化學原料有害健康的特性,改變劣質食品的顏色、形狀、味道和功能,從而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那些色澤黃黃,味道香濃的熟肉制品,往往能開胃。妳知道有些是用變質的原料經過化學消毒制成的嗎?有壹次,根據舉報,執法人員在郊區摸壹戶人家,深夜煙囪還在冒煙。走進屋內,只見地上壹堆死雞,有的雞屁股已經發黴。壹鍋消毒劑和壹鍋香料做成的湯,就成了“肉雞”流水線。經訊問,店主每天騎著摩托車在各村養雞場轉悠,專門收購病雞、死雞(便宜)進行加工。其他的,比如很白的開心果,銀耳,牛肉貼面,都是用高留著化學物質熏蒸漂白的結果。

2、大款,穿馬甲。

第壹,冒充國內知名品牌。各種龍口粉絲、德州扒雞、杏仁露、92幹紅等。都在充斥市場,看到名牌沾產地光的也不鮮見。第二,模仿國外品牌。美國開心果遍地都是。不僅國內企業對此心知肚明,更有甚者,執法人員在江南某市查獲兩個西班牙兄弟,生產XO、雷米·馬丁、拿破倫等157洋品牌紅酒,冒充進口,故弄玄虛,成本只有十幾元,賣壹百到幾百元。三、低檔冒充高檔。習水大曲如果裝進茅臺酒瓶,光是批發價就從20元跳到200元。再如,南方某啤酒廠將麥芽含量為8度的啤酒冒充為11度,專供農村市場銷售,把農民兄弟當“廢物消除者”。

3、打敗它。

食品原料直接關系到食品成本,造假者在這方面最有腦子。

第壹,過期食品。

過期食品去了哪裏?善良的人往往想當然地認為過期的食物會被銷毀。事實上,壹些制假的不法分子專門對過期食品進行再加工或更換標簽,實現過期食品的“變廢為寶”。比如壹些香腸生產廠家脫下衣服,對過期香腸進行再加工,對大自然是有害的。有的超市把幹面包噴上水,包在新膜裏繼續賣;再比如腐乳、臭豆腐過期後,壹些造假者低價收購,重新包裝後送到門店銷售。據介紹,這種過期的腌制品,長期存放容易產生致癌物。

第二,回收。

水煮魚使用地溝油是公開的秘密,購買潲水油、地溝油提煉食用油也時有發生。“回收油”對身體的損害主要是慢性的,如降低胃腸功能、損害肝臟、促進衰老、心血管疾病等。因為炒菜時溫度高,繁殖的細菌會被殺死,所以細菌性食物中毒不容易發生,短時間內大家看不到它的危害。而潲水油則是毒油,不能吃,什麽事都有可能發生。

第三,重復使用。

比如很多油條反復使用,顏色變黑,致癌物飆升,還在繼續使用。還有人用麥當老和肯德基淘汰的油來炸食物。

第四,非本地食品原料。

隨著執法打假力度的加強,制假者發現和防範犯罪分子的能力不斷增強。他們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技術含量制造假貨,利用產品以外的原材料生產產品。比如用水解蛋白做鮮奶,用原料做綠漆把存放了很久的黃茶葉變成碧螺春綠茶等等。這些過程只有具備相當的科技含量才能實現。

(3)銷售假冒商品的手段

1,掛羊頭賣狗肉。

故意制造壹些生產場景,然後放置壹些正品,消費者最容易上當受騙而不自知。比如果園、公園裏養著幾十箱蜜蜂,給消費者感覺只是剛生產出來的蜂蜜放在蜂箱前,爭相購買。但我不知道,他們買的蜜蜂是用糖漿加壹點蜂蜜在熱鍋裏煮,然後上色,就像真的蜜蜂壹樣。現場還有炒茶。

2、黑暗陳倉。

表面上是普通的正規食品批發企業,實際上假冒偽劣食品樣品和倉庫是異地存放的。今年我們對廊坊、安陽等地的兒童食品進行了專項調查,發現這些批發點主要是接待熟客,多在農貿批發市場。

3.高端場所。

壹些假冒偽劣的食品,比如名酒名茶,去某些高檔的酒店、賓館等場所,也是體面的進房間。有的歌廳假鐵觀音茶,幾元壹斤,壹壺錢賣到30元。

非法使用激素

1.果蔬外觀好,營養低。

蔬菜和水果使用膨大劑(細胞分裂素)、變紅劑和催化劑。為了早點上市,大多數蔬菜和水果都在接近成熟時采摘。在上市之前,使用大量的化學激素,如化學物質、變紅劑、催熟劑等,使其成熟,使其外觀更好看,如長尖的西紅柿,個頭大但切開後有空洞的草莓或西瓜,以及壹些看起來成熟但沒有味道的香蕉或菠蘿。

2.雞蛋的營養不達標。

由於餵養時間不夠,營養不足。因為使用化學激素,本應含有40多種營養成分的雞蛋不達標,但有害物質超標。

3.快出來。

為了縮短釋放時間,讓豬和雞快速釋放,使用生長激素和抗生素是不安全的。雞的自然壽命是7年,但有些肉雞的生長期只有7周。從雞出殼的那壹刻起,就給它們餵“填鴨”,讓它們在衛生條件極差的狹小雞舍裏成長。即便如此,雞也不可能在短短49天內長成可供人類食用的成品肉制品。所以生長激素和抗生素就成了首選。有的個體飼養者在飼料中添加育肥快飼料,育肥豬只要4個月就可以出欄。

(5)閱卷馬虎。

1,謎語廠名:比如壹種外觀包裝很好的速凍銀魚,廠名只有“山東×××”(地名);壹種鮮貝食品,生產地址只寫“江蘇××”(縣名),根本沒有企業名稱。壹盒包裝精美的雞精,簡單標上“新加坡產”的字樣。這種混淆廠名和地址的做法,已經成為壹些食品標簽的潮流模式。壹些廠家之所以設置這麽多“謎語”,就是為了有意掩蓋自己產品的缺陷,欺騙消費者。

2.包裝:把大包裝的食品拆成小包裝,小包裝根本不標明產地、生產日期、保質期。壹些過期的大包裝食品就是通過這種方式“換裝”後放行的。還有的把過期食品拆包當零散食品賣,或者利用鄉鎮的壹些個體店鋪賣到農村。還有壹些裏面有真空袋的包裝,也是過期後撕掉,換上新的繼續賣。

3.不定期保質期:標簽上標註保質期為1 ~ 3個月,消費者難以把握。如果食物過了壹個月就變質了,我們就不得不承認這是不吉利的,因為保質期可以看作是1個月;如果商品過了1個月還在賣,似乎無可指責,因為保質期可以達到3個月。

4.防偽標識不是防偽:任何人都可以買到防偽標識,假冒產品壹旦貼上防偽標識,欺騙性更強。

二、食品假冒鑒別的五個要點

(1)

成本定律

註意低於成本價的銷售價格。在壹些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賣的菜很便宜,有的甚至低於成本賣。比如壹袋真嬰幼兒奶粉(400g)的成本在9元左右,壹瓶香油(500g)的成本在10元左右。但有些3元、5元、6元的嬰幼兒奶粉只有壹袋(400g),7元、8元的壹瓶香油(500g),消費者要註意了。他們為什麽要做虧本生意?其實這種奶粉基本不加奶,或者含量很少,大多是蔗糖,假的芝麻油是棉籽油做的。

(2)

誇張的外表

註意顏色和味道誇張的產品。現在市場上的壹些食物太開胃了,妳第壹眼就想買。其實這是造假者的引誘,比如:饅頭特別白,牛奶特別香,這是添加劑超標的表現;顏色過亮的產品很可能是人工合成色素或顯色劑亞硝酸鹽造成的;再比如:油條很大,這裏加了洗衣粉;手工刀削面,手工麻辣湯特別香,就是因為湯裏的罌粟花。

(三)過度促銷

要註意介紹某種食物的特點。銷售人員熱情地向客戶介紹某個產品,如何是好。其實就像列寧說的,市場上喊得最響的人,往往是想賣最差的產品。如香腸造假者宋以極低的價格收購各分店過期變質的香腸進行二次加工。香腸廠家為了促銷,壹般每賣500克給服務員10分錢的回扣,宋給20分錢的回扣。結果宋的香腸賣得很快,死了很多人。

(四)近似混淆

要註意商標、標簽、產品名稱、產地與知名品牌相似,容易混淆的食品。什麽產品出名賣得快,周圍的假冒產品就跟著來了。壹些面粉廠門前有壹排面粉出售。有人問這個面條是不是這個廠做的。答案很簡單:是的!這是工廠給員工發的年貨,其實是假冒產品。再比如:德州扒雞是正宗的原味雞,周圍有幾十家德州扒雞。他們用下了2-3年的雞做原料,還在喊自己是正宗的德州扒雞。

(5)“早產兒”食品

主要是時令食品和保質期短的食品。有些食品保質期很短,但因為是節日,所以需求量很大。為了旺季多賣貨,備足貨,我們會標註未來的生產日期來坑害消費者。如個別湯圓生產企業從65438+前壹年2月開始生產湯圓,生產日期均標註在次年農歷正月十二、十三,冷藏保存。旺季來了,扔出去。消費者以為是最新產品,其實是冷凍了幾個月的產品。這種早產嬰兒的現象在牛奶等保質期較短的產品中時有發生。第三,食品安全監管的壹個區別和三個區別。

實施社會監督、行政執法監督和新聞監督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作為壹個壹直在壹線查假貨的人,我想借用毛主席的壹句話,談談我的看法,就是壹個區分,三個區別。應該分清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在當前的食品監管中,特別是在新聞輿論的監督中,我覺得有必要提醒妳壹下。對那些故意制假售假的,要嚴厲打擊,繩之以法,徹底曝光。對待守法按標準生產的企業的問題,要註意三個區別,即故意與無意的區別,情節輕重的區別,偶然與壹貫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