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註冊 - 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是怎麽做的?

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是怎麽做的?

從20世紀70年代末至今的短短十幾年間,中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走過了壹些發達國家通常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立法歷程,建立了較為完備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知識產權立法和執法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中國把保護知識產權作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同時積極參與相關國際組織的活動,加強世界各國在知識產權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因此,中國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建設在起步階段就表現出了面向世界和國際保護水平的高起點。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中國知識產權立法的速度前所未有。短短十幾年間,《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等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法規相繼頒布實施,積極參與知識產權領域的國際合作,先後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巴黎公約》、《馬德裏協定》、《伯爾尼公約》和《世界版權公約》。與此同時,國家商標局、專利局、版權局等知識產權執法機構也相應成立,初步建立了壹套既體現中國特色,又具有國際性的知識產權法律保護體系。這些對維護我國知識創造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科技成果商品化,推動對外開放和國際經濟、科技、文化合作與交流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國政府正在逐步修改與世貿組織不壹致的法律,這表明我們正在真誠地向世貿組織規則邁進,正在紮實地做好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但必須看到,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確實存在很多問題。在某些方面,假冒偽劣盛行,知識產權遭到肆意侵犯。壹些地方制假與黑社會、腐敗相勾結,形勢嚴峻。壹些假貨是在偏遠和隱蔽的地方制造的,並用非常現代的工具進行交易。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知識產權法律制度與發達國家和國際上的高保護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比如1984頒布的專利法,將當今大多數國家保護的藥品、化學品、食品、飲料等發明排除在專利保護之外;1983實施的商標法只保護商品商標專用權;即使在後來頒布的著作權法中,“內外有別”的做法依然存在。即中國公民或單位的作品無論是否出版都可以自動取得著作權,而外國人的作品必須在中國出版才能取得著作權;專利和商標侵權可以適用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但沒有規定著作權侵權的刑事責任。令人欣慰的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市場經濟的充分發展,為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國際化提供了最有利的內部環境和堅實的經濟基礎,進壹步推動了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與國際規則的接軌。四。推進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國際化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國際化方面取得的成就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第35屆大會上,中國的提議被采納,決定自2001起,將每年的4月26日定為世界知識產權日。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加速,知識產權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在國務院體改辦國際合作中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美國知識產權評估權威公司M-CM的老板馬丁對中國記者說:“在我們在這裏討論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這段時間裏,數千萬由產權轉化而來的利潤在中國落入了別人的口袋。”中國入世後,知識產權保護必須視為涉外

管理的“重中之重”。從1992開始,中國在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過程中,註重按照國際規範保護知識產權,特別是在知識產權的立法和法律實施上,逐步向GATT知識產權協議靠攏。具體做了以下工作:立法方面,我國及時修訂了專利法和商標法;在新頒布的《反不正當競爭法》中,增加了對商業秘密的保護。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後制定了《關於懲治假冒註冊商標犯罪的補充規定》和《關於懲治侵犯著作權犯罪的決定》,使中國知識產權立法基本達到國際水平。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我國專利法的修改與GATT《知識產權協議》的要求總體壹致,進壹步提高了我國專利的國際化保護程度。執法:為進壹步加強知識產權法律的實施,國務院建立了知識產權局會議制度,負責知識產權工作的宏觀管理和協調指導。全國各大省市也建立了相應的協調指導機構或工作會議制度,嚴肅查處知識產權違法行為。國務院發布《關於進壹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決定》,進壹步強化了知識產權行政保護手段。同時,中國也重視運用司法程序保護知識產權,許多地方設立了知識產權法庭審理知識產權案件。中國海關總署也采取了邊境保護措施來阻止侵權產品的進出口。可以看出,經過幾年的工作,中國的知識產權法律保護制度正在努力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和國際標準。如何進壹步推進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國際接軌?在知識產權制度國際化、關稅壁壘逐步拆除的今天,僅僅靠開發高科技成果在市場上擁有競爭優勢是不夠的。只有在依法獲得專利並得到有效保護的前提下,才能最終在市場上形成自己獨特的競爭優勢。“經濟全球化”是壹把雙刃劍——在分享國際市場利益的同時,也要求建立有利於貿易投資自由化和有效保護知識產權的國際經濟新秩序。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又稱TRIPS協議)的簽署,成為國際知識產權制度改革的重要標誌。在TRIPS協議實施的推動下,世界上有關國家和組織相繼締結並修改了《專利法條約》和《外觀設計國際註冊海牙協定》。“外面的世界”告訴我們,從閉門造車到告訴世界“這是我的車”,我們的車輪必須趕上世界的步伐。針對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不足,筆者就如何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國際化提出以下設想:以專利法、商標法等法律的修訂為契機,在上述法律中增加人民法院有權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所有行政決定進行最終司法審查的規定,以切實保護知識產權權利人的權益,並與國際接軌。關於知識產權侵權的歸責原則,“在修改現有知識產權法時,應當綜合考慮知識產權侵權的特點,平衡各方利益和執法實踐中的可能性,並參考國外現有案例,分別規定直接侵權、* *同壹侵權和間接侵權不同情形下無過錯責任原則和過錯責任原則的適用場合,而不是壹刀切地否定前者或後者”。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對知識產權侵權的歸責原則作出司法解釋,明確不同類型的侵權行為采取不同的歸責原則。即直接侵犯知識產權采取無過錯責任原則,間接侵犯知識產權采取過錯責任原則。在訴訟過程中,權利人提出申請並提供有效擔保後,法院應及時采取先予執行等措施,制止侵權人繼續侵權,避免對知識產權權利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對此,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對先予執行的條件作出新的司法解釋,以方便當事人的申請和法院的具體操作。在判決中加強對知識產權權利人的司法救濟。在民事救濟方面,侵權人的經濟賠償責任應當以侵權人所獲得的非法利潤、被侵權人所遭受的損失或者不低於合理使用費的數額計算。在這些方法中,權利人有權選擇。對於故意實施侵權行為並造成嚴重後果的侵權人,不僅要賠償權利人因其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失,還要賠償原告的侵權利潤,以加大對侵權人的制裁力度。我國應盡快建立法定賠償制度。根據我國的具體國情,在侵權人獲得的利潤或者其侵權行為給權利人造成的損失難以計算的情況下,侵權人應當承擔的法定賠償數額應當在5000元至20萬元之間。這壹法定賠償金額適用於所有侵犯知識產權的案件。在侵犯知識產權案件中,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壹切合理費用,如律師費、調查取證費、公證費、審計費、鑒定費、運輸費等。,由侵權人承擔。在確定賠償數額時應當遵守的壹個原則是,被侵權人應當明白,侵權是要付出代價的,是得不償失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懲罰侵權者。總之,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離不開國際保護舞臺。在中國建立符合國際標準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不僅是中國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現代化和國際化的需要,也是中國進壹步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可以相信,隨著與國際標準的進壹步接軌,中國的知識產權制度將得到完善。在此基礎上,中國應壹如既往地積極參與有關國際組織的活動,履行知識產權領域的各項國際條約和協定中的義務,繼續在和平五項原則和平等互利原則的基礎上與世界各國合作,為完善和發展國際知識產權制度共同努力,做出積極貢獻。現在,中國加入了世貿組織,加入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融入了世界經濟壹體化的進程。加入世貿組織意味著我們必須遵守“遊戲規則”,因為只有在規則規則的遊戲中,我們才有機會不斷學習和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我們才能通過自己的原始創新擁有自己的自主知識產權,參與更高層次的競爭——這才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長遠利益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