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龍茶是名副其實的“竹葉青”,具有條索結實緊密、色澤深綠、湯色清澈、香氣濃郁、回味耐泡等特點。
回龍茶主要因原產於梁河縣大廠回龍寨而得名。梁河縣人文歷史悠久,關於梁河民族茶文化的歷史故事和傳說很多。回龍茶凝聚著梁河縣先民及其茶民仁人誌士智慧傳承的結晶。梁河縣自古以來生活環境相對適宜,人類社會發展歷史悠久。據有關史書史料,以及景泰《雲南圖經誌》、《百藝校註》、《乾隆東華錄》、《永昌太守誌》、《南店四鋪》、《梁河縣誌》等記載,,“生活在梁河的民族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百越(傣族先民)和百普(佤族)。梁河,古稱南店,是古代南店絲綢商路之壹。西漢時屬益州不畏郡,東漢時屬永昌哀牢郡。從袁誌南路軍政總部開始,它開始成為壹個獨立的行政區。明朝設立南店傅玄部,清朝攻打明朝,明朝設立地流。直到1950年5月縣城全面解放,南憑借梁河縣悠久的人類發展史,以及梁河縣優良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梁河的茶葉歷史與這壹地區的人類發展史基本同步。據有關部門和專家多次組織的茶葉資源調查和考證結果,截至目前,梁河縣山區和半山區(回龍茶區)仍有10000余株古茶樹,樹齡數百年或數千年,零星或散見於小面積森林中。其中相當壹部分茶樹,據說是德昂族的祖先種下的。2004年,省州政府創新辦調查發現,梁河大場鄉趙老底蓮花村有壹株人工栽培的大理茶,樹圍4.11 m,樹齡1000年。梁河縣的茶文化歷史上有很多傳說。比如很多史料記載,普後裔“崩龍”(德昂族)就是“古茶農”之壹。在德昂族古歌《達古達楞格雷表》中,也詳細記錄和反映了德昂族古代的社會生產生活及其“古茶農”名稱的由來。據明代《景泰·雲南圖經誌》中“南店傅玄司”記載“南店滿洋人,風俗同木幫,婚姻同米茶,雞卵五七籠聘。”客人到了,給他們提供米茶,用手吃”;此外,還有阿昌族“舍帕馬、舍米馬”的茶男女傳說,德昂族的“雷茶”、“腌茶”、“竹筒茶”傳說,傣族的“二土司茶”、“竹筒茶”、“竹葉茶”傳說。自梁河縣有人類歷史以來,茶壹直是梁河各族人民從事婚喪嫁娶、慶宅、祭節或走親訪友必不可少的儀式之壹。梁河“回龍茶”是伴隨著梁河縣的人文歷史而產生的。它是梁河各族先民和茶界仁人誌士智慧的結晶,是梁河縣優良的適茶地理和自然生態資源的產物。梁河茶葉的悠久歷史,其實就是梁河“回龍茶”的歷史。回龍茶主要以產地命名,具體創作年代現已無法考證。解放前,回龍茶基本上只有當地的“土豪劣紳”才能享用。解放前夕,大廠街道先進青年農民孫在1941參加了在騰沖舉辦的壹個種茶培訓班,帶回壹捆大葉種茶籽在大廠種茶。1945年,國民黨大廠管理局原局長馮主張禁止種茶,頒布了《兩河管理局告百姓改種茶林以禁鴉片》壹書,並親自編著《談種茶》500冊,分發給各地領導。同時從家鄉挑選18茶籽,分發到梁河各地種植,並在大廠回龍寨附近購買了8畝地。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指引下,在壹系列配套措施的大力推動下,梁河回龍的茶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壹度成為梁河縣山區和半山區人民生存和發展的支柱。而且,會龍茶自創制以來,以其獨特優良的內在品質和迷人的地域風味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和高度評價,成為雲南省十大名優綠茶之壹。目前,梁河已被列為雲南省優勢農產品茶葉基地縣、優質茶葉原料基地縣、優質茶苗基地縣和重點產茶縣之壹。產品享譽省內外。在1994世界園藝博覽會和歷屆雲南省春交會上多次獲得金獎、銀獎和優質獎,曾被授予“雲南省消費者喜愛商品”稱號。2005年,回龍茶榮獲雲南省著名商標。截至目前,匯龍已初步形成了壹定的產業化規模和生產基礎,擁有較為完整的生產配套。其中,8000畝基地及其回龍春明、回龍春曲、回龍春雪、回龍特級、回龍壹級等五大系列產品獲得國家綠色食品中心A級認證;還有1050畝“匯思”牌匯龍茶葉基地及其產品獲得有機茶認證,4800畝“紅亮牌”茶園基地及其產品獲得有機食品認證。匯龍茶葉以其優良的特色和優勢,壹直暢銷雲南省內外,尤其是每年春茶上市的時候。目前,匯龍茶葉已經基本營造了壹定的市場網絡氛圍,實力雄厚。年平均售價為:高檔精品茶1000-2000元/_,高檔茶200-500元/_,普通中檔茶50-65438。
“回龍茶”產於梁河縣遮島以東18公裏大廠鄉回龍寨,是雲南省著名的茶葉產品。1940年,大廠街青年農民孫朝新到騰沖縣李根源開辦的茶葉培訓所學習,次年在回龍寨帶回茶籽試種。
解放後,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回龍茶的發展,財政、農業、商業、外貿、金融等部門給予大力支持。自1955從昌寧縣引進大葉茶苗以來,回龍寨的茶樹已發展到300多畝。隨著科學種茶技術的提高,最高畝產400斤,平均畝產300斤左右。回龍茶壹直是各省市州的商品。會龍茶遠近聞名,很受歡迎。壹是因為大廠山高,讓人心寒。這裏海拔1580米,年降雨量l648 mm,年平均氣溫15℃,多霧,陽光充足,陽光濕潤。土壤為酸性紅壤,耕層深厚,有機質豐富。它不僅適合茶樹的生長,還能使茶尖中的芳香物質和物質。第二,制作工藝精致細膩。生產以手工為主。主制作人是壹個叫翟文寬的老人,回龍寨的茶農。制作方法總結如下:高溫殺青,先高後低,熱揉,高香,低溫長炒,大火催香。
因此,會龍茶是名副其實的“竹葉青”,具有串感強而緊密、色澤深綠、湯色清澈、香氣濃郁、回味耐泡等特點。為使回龍茶更好地服務於梁河經濟的振興,近年來,大廠茶廠、縣茶廠從回龍寨采購原料,精制成“梁河回龍茶”和“回龍綠玉”兩個商標的精美盒裝產品,深受消費者歡迎。
地域範圍
會龍茶位於雲南省德宏州梁河縣,產地覆蓋梁河縣9個鄉(鎮),分別是大廠鄉、小廠鄉、平山鄉、囊松鄉、九堡鄉、河西鄉、滿東鎮、猛養鎮、遮道鎮。地理坐標為:東經98° 06′—98° 34′,北緯24° 31′—24° 58′,南北縱距49km,東西橫距45km,總種植面積6667公頃,年產量80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