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價值永遠是歷史價值第壹。酒標收藏同樣如此。
中國酒標是什麽時候出現的?當時的酒標是什麽樣子?要解答這個問題,得先從酒旗說起,酒旗,又稱酒望、酒簾、青旗。《韓非子》記載:“宋人有沽酒者……懸幟甚高。”“幟”就是酒旗,可見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人民就利用酒旗這種廣告形式來宣傳酒類產品了。唐代以後,酒旗逐漸發展為壹種普通市招,而且五花八門,有的在酒旗上寫上店家字號,有的在酒旗上註有經營方式或售賣數量等內容,讓客人壹目了然。《水滸傳》裏武松打虎前進店家的招旗上寫著“三碗不過崗”,就是告訴大家此店的美酒質量是如何地好。因此可以說,酒旗是酒標的前身,是酒標早期的雛形。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酒廠的建立,酒品的成批生產,酒的流通和貿易,酒標才應運而生。酒標是我國釀酒工業發展歷史的真實寫照,對研究中國酒的歷史、燦爛文化和釀酒企業的產生、發展、分化、組合及編寫地方誌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我國雖然有幾千年的釀酒史,但關於酒品商標的資料卻很少。本人翻閱了大量的酒文化資料得知,我國最早的酒標大概是茅臺酒的酒標。當時的茅臺酒標是用土紙木刻印刷的,形狀上窄下寬,類似花瓣的橢圓形,紙上橫書印著“貴州省”,立書印著“茅臺酒”六個字,顯得簡樸而古老。
1900年,俄國人在哈爾濱建立了我國第壹家啤酒廠, 使用了啤酒商標,這是我國最早的啤酒標。怡和洋行,是清末時期在我國開設的規模最大的洋行。上世紀20世紀30年代,在上海經營啤酒業,於是有了“怡和牌”啤酒標,這都是些歷史標,也是酒標中難得壹見的珍品。這些酒標從壹個側面反映了我國民族工業的發展現狀。
解放後,我國壹些酒作坊合並成立公私合營的酒廠,同時也建設了壹批新的酒廠,於是有了五星“茅臺酒”酒標、“瀘州大曲”酒標、“汾酒”酒標、“金獎白蘭地”酒標等八大名酒酒標。以後出現了“竹葉青”、“古井貢”、“董酒”、“青島啤酒”等18種國家名酒酒標。“德山大曲”、“即墨老酒”、“五加皮”、“五星啤酒”等27種國家優質酒的酒標。
上世紀60至70年代,“紅太陽(12.88,-1.43,-9.99%)”、“紅梅”、“葵醇”、“沛公”等酒標,留下了文革時期的政治痕跡。
改革開放以來,設計人員沖破了思想的樊籠,酒標和其他藝術品壹樣,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局面,湧現了壹大批優秀作品。如“春風”酒標是壹幅國畫,柳絲飄飄、春燕雙飛,壹派生機祥和的景象,表現了“文革”以後,人們對安居樂業、美好生活的向往。“船山”酒標,則是壹幅長卷,畫面古色古香,畫中有明清思想家王船山與友人交談的場面,山清水秀,內涵豐富。“聖燈夜”酒標,是為聖誕節開發的酒品酒標,人們喜歡中國傳統的節日,也喜歡洋酒,表明了人們的思想開放。“心酒”系列標***3枚,分別是“愛心”、“誠心”、“孝心”,酒標上印著“酒品和人品壹樣重要”的語句,告誡人們在物欲橫流之時,還得講究道德、規範行為。近年來,中外合資成了時髦,壹些酒廠引進外資,合作生產了壹批新的酒品。於是有了標註中外合資的新型酒標。如中國與德國合資的“漢莎”、“愛德”、“漢斯”、“魏瑪”,中國與美國合資的“曼斯特”、“冰川”、“阿爾卑斯”,中國與瑞士合資的“中瑞黑啤”等。這些酒標圖案,既有中國的傳統文化味,又溶合了外國人的設計手法與國外風情,中西合璧,設計講究,十分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