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桂發祥十八街麻花是壹道傳統名點。天津市的百年老字號麻花店,與天津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並稱的“天津三絕”。桂發祥十八街麻花在全國首屆名小吃認定會上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1996年被中國國內貿易部命名為“中華老字號”,曾榮獲國家部優金鼎獎、亞太地區博覽會金獎,並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天津市名牌產品及天津市著名商標。
2.耳朵眼炸糕(英文名:Erduoyan fried rice cake)為天津三絕食品之壹,始創於清朝光緒年間(1900年),舊時因店鋪緊靠耳朵眼胡同而得名。
3.狗不理包子是壹道由面粉、豬肉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小吃,始創於公元1858年(清朝鹹豐年間),為“天津三絕”之首,是中華老字號之壹。
4.崩豆張是壹種色香味俱全的地方傳統小吃。崩豆外形黑黃油亮猶如虎皮,膨鼓有裂紋,但不進砂,不牙磣,嚼在嘴裏脆而不硬,五香味濃郁,久嚼成漿,清香滿口,余味綿長。並含有多種營養成分。
擴展資料:
選購天津特產的方法:
楊柳青年畫
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是中國著名的傳統年畫之壹,不僅歷史悠久(約16世紀末、17世紀初),而且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是富有獨特藝術風栗和強烈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深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其取材內容極為廣泛,諸如歷史故事、神話傳奇、戲曲人物、世俗風情以及山水花鳥等,特別是那些與人民生活密切關聯的題材,例如《農家忙》、《慶賞元宵》、《秋江晚渡》、《新年多吉慶,合家樂安然》、《漁婦》等,以及帶有時事新聞特色的《女子求學》、《文明娶親》、《搶當鋪》等,不僅富有藝術欣富性,而且旦有珍貴的史料研究價值。這些優秀作品所代表的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優良傳統,形成了楊柳青年畫藝術的主流,壹直延續發展至今。?
2.風箏魏
天津著名風箏藝人魏元泰制作的風箏稱“風箏魏”。1872年魏元泰生於天津,自幼在壹家紮 彩鋪當學徒,他對制作風箏產生濃厚興趣。為了提高紮風箏的造詣,他反復研究飛禽和飛蟲 的飛翔姿態以及它們的身軀各部位的比例關系,並應用於風箏的制作。以前的風箏,以硬翅 為主,造型簡單,色彩單調,為整體式。他紮的風箏可以拆展折疊,壹尺多長的大風箏,折 疊後可放在壹個小信封裏,便於收藏和攜帶。?
3.泥人張彩塑
泥人張彩塑可以說是天津的壹絕。泥人張彩塑從第壹代張明山(公元1826壹1906)至今已傳了五代,140多年來,泥人張的名字在群眾當中如同神話般地傳誦著。傳說,張明山袖裏 常藏泥去看戲,壹邊看壹邊在寬大的袖裏捏頭像,壹曲未終,便捏出了各個角色,活靈活現,各具特色,他善塑肖像,曾給不少的名人塑過像。現在藝術博物館陳列的第二代張玉亭塑的 梅蘭芳像是梅先生演出黛玉葬花的藝術再現。看著這件藝術作品,猶如見到梅先生的婆娑舞姿,難怪人們說,泥人張把泥人都捏活了,就缺壹口氣。?
4.薊縣紫砂壺
紫砂礦是上乘的陶瓷原料。用薊縣紫砂礦燒制的紫砂壺,外觀高雅光澤,透氣不透水,壺內泡茶,數日不餿,具有觀富和收藏價值,可與全國聞名的宜興紫泥陶器、景德鎮瓷器相媲美。?
5.天津木雕
天津木雕始於清代,是名揚海內外的民間工藝品。當時,雲、肩、趙是三家較大的木雕作坊。雲家善雕鳳,房家善雕獅,故有"房獅雲鳳"之說。木雕業以劉杏林(1879壹1972)最為著名,人稱"木雕劉"。天津的木雕經過諸家名師的努力探索和實踐,集南北特色於壹身,又將中國畫的構圖與木雕相結合,逐步形成木雕精美秀麗、淳樸粗獷的獨有風韻。天津廣東會館的戲臺木雕,堪為天津木雕技藝的代表作。1960年,"木雕劉"普為人民大會堂精制了巨幅木雕,使天津木雕榮登大雅之堂 。?
6.天津剪紙
天津剪紙工藝,歷史悠久,與人民群眾的生活很貼近,是壹種廣泛普及的群眾藝術。剪紙常常被人們用來作節日室內外門窗裝飾,服裝、鞋面繡花圖案等。清代剪紙藝人伊德元,繼承和發展傳統剪紙技藝,棄剪采刀,專用刀雕刻,把剪紙藝術與皮影、彩繪藝術相結合,使其具有新的風格和藝術特點。在內容上,他創作了許多以傳說故事為題材的作品,使剪紙從民間手工工藝發展為藝術創作。天津的剪紙,紙條流暢,紋理清晰,刻畫精細,畫面情景交融,花鳥人物栩栩如生,是具有較高藝術欣賞價值的裝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