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註冊 - 大熊貓“稀有”在哪裏?

大熊貓“稀有”在哪裏?

中國是壹個動物資源極其豐富的國家,其中壹些是世界公認的珍稀動物。如果要問這些世界公認的珍稀動物中,哪種動物最出名,大家都會異口同聲地說:大熊貓。

大熊貓是國家壹級保護動物。說起大熊貓,首先要明確它的名字。相關資料顯示,動物學的人在1869年發現大熊貓,大約過了70年才第壹次抓到大熊貓。1869年,壹位法國傳教士大衛來到中國。今年3月,我在四川寶興縣的壹戶農民家裏看到壹張動物皮,只有黑白相間的毛。十多天後,農夫抓到了另壹只動物。這只動物的皮膚和那只壹模壹樣,除了四肢、耳朵和眼睛是黑色的,其他部位的毛是白色的。大衛證實這是壹種新的熊。此後不久,當他公開他的新發現時,他把這種動物命名為黑白熊。

大約在20世紀30年代末,這只熊的標本在重慶展出,它的中文名字被命名為“熊貓”。展出的時候,標本的名牌從左到右寫著,寫的是“熊貓”。但當時漢字自上而下直寫,滿行再左,參觀者囿於習慣,所以“熊貓”讀作“熊貓”。此後,另壹種香煙被命名為“熊貓牌香煙”,這也促成了“熊貓”的名字。因為慣例,中國動物學家給它取名為“熊貓”。因其體胖,在“熊貓”二字前加了“大”字。“大熊貓”成了“官方名稱”。再也沒有人堅持叫它“大熊貓”了。

作為壹種稀有動物,熊貓“稀有”在哪裏?

大熊貓只產於中國。除了中國的野生大熊貓,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國家的大型動物園裏有壹兩只大熊貓,而且這些圈養在動物園裏的大熊貓都是中國作為“國禮”贈送的。

從棲息地來說,大熊貓主要分布在川西北的深山老林中。此外,陜西和甘肅只有少數縣有零星的大熊貓。據專家估計,生活在所有這些地方的大熊貓總數大約只有1000只。

為什麽大熊貓的數量如此稀少?這與它的生活習性和生理特點有關。大熊貓性格孤僻,不喜歡群居,喜歡獨處。獨處是他們的生活習慣之壹。即使生完孩子,雌性大熊貓也只領先幼崽壹年左右,母子不再生活在壹起。只有到了繁殖季節,它們才會尋找異性伴侶。而且大熊貓的發情期極短,壹只成年大熊貓每年只有幾天。雌雄大熊貓發情期不同,擇偶性很強,從不隨意和異性交朋友。此外,雌性大熊貓只生壹兩只幼崽,它只有餵養壹只幼崽的能力。所有這些因素加在壹起,使得大熊貓變得極其稀有。

大熊貓只棲息在中國四川西北部和秦嶺南坡。因為是深山峽谷,氣候濕潤溫暖。冬天和夏天的平均溫度差別不大。夏季平均氣溫約14℃,冬季平均氣溫不低於-6℃,年降雨量可達1700~1800 mm,隨著地勢由低到高,亞熱帶、溫帶、寒帶植物較多。壹座高山,從山腳到山頂,幾乎四季並存。在海拔2500-4000米的山林中,除了遮陰的密林外,還有成片的竹林,如冷箭竹、巨箭竹、蔗竹、橘竹等,為大熊貓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適宜的活動、棲息場所。

大熊貓主要吃竹子,食量驚人。壹只大熊貓每天要吃20-30公斤的竹子。但是大熊貓吃的很多,吸收的不多。因為它消化不良。壹只大熊貓每天進食的時間超過12小時,有時長達16、17個小時。但它的腸道較短,不像牛羊等食草動物那樣有復雜的胃,食物會很快通過消化道。為了生存,它必須不停地進食。當然,不斷排泄也是它的壹個特點,有時候甚至會邊吃邊拉,邊走邊拉,走到哪裏都是這樣。大熊貓主要吃竹子,竹筍、竹葉、竹竿都歡迎。它也吃肉,吃竹鼠、羊、豬甚至羊、豬的骨頭都是它的美食。人們在獵殺熊貓時經常使用熟肉或骨頭作為誘餌,而大熊貓則因為貪吃而被獵人關進籠子。

大熊貓不僅喜歡吃竹子,還喜歡喝水。他們喝了就喝個夠,走不動了就躺在地上發呆。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醉水”。但幾個小時後,它會自己醒來。

大熊貓看起來很溫順。壹般來說,它能與食草動物或食肉動物和平相處,表現出友好的外表。但是遇到它的天敵,比如黑熊、豺狼、豹子,它從來不願意示弱。當發情期的雄性熊貓聚在壹起時,壹場爭奪情人的戰鬥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在動物園,也發生過大熊貓傷害飼養員的事件。

熊貓體型巨大,但剛出生的幼崽並不“大”,體重只有70-180克。壹個有經驗的飼養員很難單純從身體上判斷壹只雌性熊貓是否懷孕。剛出生的熊貓雖然很小,但成長速度不慢。壹個月重1.500克,半年重1.4公斤,壹歲重35公斤左右。達到性成熟大約需要5-6年,此時體重超過65,438+0.000公斤。

大熊貓之所以“珍貴”,是因為數量稀少,但更重要的是,不僅數量“稀少”,種類也“稀少”。大熊貓是當今動物界罕見的原始古老物種,因此動物學家稱其為動物中的“活化石”。根據大熊貓的化石測定,可以推斷出大熊貓大約在654.38+02萬年前出現在地球上,但體型比現在的大熊貓要小,直到300萬年前的中更新世才有大熊貓。這與當時地球上濕潤的氣候密切相關,可以為大熊貓提供豐富的食物。當時大熊貓的分布範圍比現在廣得多。相當於今天廣東、廣西、雲南、四川、湖南、湖北、浙江、福建、陜西、山西等地大熊貓的足跡。由於氣候和植被的變化,特別是人類的農業活動,大熊貓最終被“擠”到了川西的壹個高山窄谷裏。然而,經過幾千年的變遷,大熊貓存活了下來。除了身體上的變化,它的內部結構幾乎沒有變化,而與它同時代的巨齒虎和猛獁象早已從地球上消失。大熊貓“動物活化石”的美譽當之無愧。正是因為大熊貓無與倫比的稀有性,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在1961中選擇大熊貓作為協會會徽。

既然大熊貓如此珍貴稀有,有什麽辦法可以快速增加數量?至今沒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建立自然保護區只能保護它們不受傷害,保證它們的自然繁殖。然而大熊貓的自然繁殖率極低,剩下的唯壹出路就是依靠人工繁殖。但是人工繁殖並不容易。首先,人工飼養的熊貓數量極其有限,這就決定了可供人工授精的熊貓非常少。此外,由於熊貓生理研究和人工授精技術的限制,人工授精成功率不高,約為10%。即使人工授精成功,每個胎兒最多也就兩個孩子。熊貓分娩後,幼崽的存活率不到50%。從這個角度來看,大熊貓家族的興盛,至少目前來看,還是壹件高不可攀的事情。我們期待專家盡快解決這個問題。

先說大熊貓的“家譜”。大熊貓是1869在動物學中發現的,但在中國很早就有記載,只是不叫大熊貓。早在公元前1200年,《爾雅》中就有大熊貓的記載,書中稱之為“夷”。後漢書中稱之為“獸”;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叩擊贊》中的“貘”,也是大熊貓。唐代鹹陽宮的上林苑也飼養大熊貓。在宋朝,有大熊貓來表達敬意。但這些名字都是古時候民間流傳的俗名,而不是動物界確認的學名。就親緣關系而言,大熊貓與熊有些親緣關系,但與貓沒有親緣關系。外國科學家總想根據親緣關系將其歸類為熊或浣熊,而中國動物學家從實際出發,將大熊貓列為熊貓科,只有壹屬壹種,“大熊貓”自然成為其正式稱謂。

大熊貓有許多別名和綽號。因為是國內獨家生產,國外有人叫它華雄;因為它主要吃竹子,有人叫它竹熊;因為是動物中的活化石,所以非常珍貴,毛色以白色為主。有人稱之為白熊。因為是白底黑字,有人叫它花熊;因為它和熊有親緣關系,又有點像貓,所以有人稱它為大熊貓。這些是它的別名。大熊貓是現存的古老物種,有人給它起了“動物活化石”的綽號;大熊貓生活在深山峽谷茂密的竹林中,因此獲得了“竹林隱士”的綽號

大熊貓以其珍貴和稀有獲得了許多無與倫比的獎項:在1990年舉行的亞運會上,大熊貓被指定為大會吉祥物。第23屆奧運會於1984年在洛杉磯舉行。為了給大會增添隆重熱烈的氣氛,洛杉磯市政府特地從中國借來了壹對大熊貓,因此本市動物園接待遊客比往年多了100多萬人次。1978年,中國贈送給日本的大熊貓“藍藍”不幸死亡。在人口超過1億的日本,3000萬人為大熊貓哀悼,日本首相也在哀悼者之列。全世界的人們都非常珍惜大熊貓。作為大熊貓的故鄉,中國人民應該珍惜中國獨壹無二的國寶大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