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微觀層面看,消費者往往“以品類來思考,以品牌來表達”。他們有興趣的是品類,而不是品牌。品類才是隱藏在品牌背後的關鍵力量。
從宏觀來看,財富產生於分工。分化是商業發展的原動力,而分化的力量又來自不斷誕生的新品類。
隨著時間的推移,幾乎每個品類都會分化。試圖占據分化品類中各個層面的領導品牌,註定會面臨失去其主導地位的可能性。
相較之下,更好的戰略是持續的修剪品牌,使它在心智中持續代表某個單壹的定位,然後啟用新品牌來占據發展中的新品類。
這與很多人的感受恰恰相反,人們感受到的是融合。把不同品類結合在壹起,比如盒馬鮮生,但這還不是壹個成功的案例。
我們堅信分化,未來會誕生大量的新品類。
在21世紀,若想在既有成熟的品類中,推出新品牌,不僅花費高昂,而且前途未蔔,而開創壹個新品類推出壹個新品牌,卻容易的多。因此,開創品類並打造品類之王,就成為21世紀商業競爭和打造品牌的第壹法則,它將對越來越多的企業和企業家產生深遠的影響。
要註意的是,新品類也有兩種:過渡型品類和真正的新品類。
比如,混合動力車就是壹個介於燃油車和電動車之間的過渡型品類。過渡型品類在壹段時間內,能夠填補空白,取得階段性的成功,但它隨後便會逐漸消失。如果妳的品類是壹個過渡型的品類,會很痛苦。
黑莓手機也是壹個過渡型品類。在IPhone上市後,為了保住自己的主導性市場,黑莓也推出過IPhone同類型的智能手機,並沿用了黑莓這壹品牌。這顯然不能阻止黑莓的衰落。
隨著品類的成熟,領導品牌的市場份額會越來越牢固,其他品牌要取代市場領導者,就越來越難。在壹個新品類經歷幾十年的發展,成為壹個老品類後尤其如此。
我們去問大多數首席執行官:如今商業成功的主要條件是什麽?到的答案,會和大多數顧客回答妳的壹樣:更好的產品或服務會在市場上勝出。假設更好的產品會在市場上勝出,那麽營銷的作用是什麽呢?更令我們感到困惑的是,營銷行業似乎也認為“更好的產品”是所有問題的答案。而真相是:大多數消費者認為的更好的產品,不是他們自己這麽認為,而是因為成千上萬的其他人這麽認為。
如果妳是領域內的第壹個品牌,並成為了市場領導者,那麽妳就有了更好的產品。如果妳不是第壹個品牌,並且沒有成為市場領導者,那麽是因為妳沒有更好的產品。
這就是死囚牢房悖論:如果妳說妳是無辜的,我們會處死妳,因為妳對妳犯下的重罪毫無悔意;如果妳說妳有罪,我們也會處死妳,因為我們不會給壹個無辜的人行刑。
很多經理人專註於創造更好的產品,他們不明白的是:品類中,第壹個占據顧客心智的品牌,幾乎總能成為最終的贏家。
壹個新品類常常需要幾年的時間達到穩定狀態,在這種穩定的狀態中,會出現壹個長期的市場領導者,壹個強勢的第二品牌和很多其他小壹些的公司。
這些小壹些的品牌,幾乎沒有成為市場領導者之壹的。
率先進入壹個新品類的品牌應該用怎樣的品牌名呢?最好的定位戰略是找到壹個能夠關聯到品類的品牌名。
埃隆·馬斯克給他的電動汽車品牌選擇了特斯拉。從很多媒體報道可以知道,有位叫尼古拉·特斯拉的老兄,發明了很多重要的電力概念。如交流電,電動車和能量無線傳輸。特斯拉品牌名和尼古拉·特斯拉之間的這種關聯,使得特斯拉這個品牌和電動汽車這個品類聯系在了壹起。
另壹個方法是,把品類的功能和品牌名關聯到壹起。
三顆樹牌油漆,樹的形象會讓人聯想起,自然、綠色、環保,與其功能健康漆遙相呼應。
還有壹點,消費者總是傾向於簡化已有長的名字。
可口可樂公司就意識到了這壹點,人們常把可口可樂用可樂來代替,他們就把雙音節的商標給註冊了下來。
創造壹個新品牌名會變得越來越難,因為妳需要找到壹個品牌名和用同壹個品牌名的網站。英文中簡短的詞大部分都已經被占用了。很多企業需要創造英文之外的獨特名字。如星巴克,使用了star和bucks組合起來的合成詞。
另壹個有用的方法,為壓縮。即取兩個詞,並把它們壓縮成壹個品牌名。
微軟,英文名為Microsoft,則是由微型電腦和軟件,兩個詞壓縮成壹個品牌名的例子。
當妳把品牌推向全球市場時,關於名字的最大的問題就出現了。
世界上大約有27億人使用拉丁字母,大約14億人使用中文漢字,11億人使用梵文字母,11億人使用阿拉伯字母,還有些使用西裏爾字母或是泰米爾文。
在不同的語言體系中,妳的品牌都需要獲得壹個良好的認知。品牌跨越了國界,在壹個國家行的通的品牌名,未必在另壹個國家也行得通。
在很多層面,壹個國家的定位甚至比壹個品牌的定位更強大、生命力更旺盛。當壹個品牌跟它的產地國家關聯起來時,品牌在全球市場取得成功的機會就大得多。
比如,俄羅斯以伏特加聞名。在19世紀60年代創立於莫斯科的斯米諾,成為全球領先的伏特加品牌,它也是全球銷量最高的蒸餾酒品牌。
營銷人員可以利用的是顧客與生俱來的,對名字的真實性的信任。企業要嘗試把品牌的定位放進品牌的名字裏。
傳統的營銷方法,是先研究目標市場,找到客戶的潛在需求,然後通過營銷策略來滿足這些客戶需求。
在這個市場上,妳和妳的競爭對手做著同樣的事情。妳無法通過壹項與妳競爭對手相似的營銷策略來取得勝利,這常常引起混淆。
勝出的法則,就是與競爭對手產生區隔。
大家都知道長城汽車,現在是中國SUV市場的領導者。但在數十年前,妳研究市場會發現,轎車是中國最大的市場。有28家中國汽車企業都聚焦於轎車業務。
如果妳以顧客為導向,那麽妳會做出企業聚集於轎車業務的決策。如果妳以競爭為導向,那麽就會像長城汽車壹樣,聚集於SUV業務。
喬布斯就從不相信“以顧客為導向”。他曾說,在妳展示給他們之前 ,人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這就是我們從來不依賴市場調研的原因。
如果在壹個品類中,競爭對手品牌已經在客戶心智中占據了壹個強大的定位了,我們又該怎麽辦呢?
那就去成為它的對立面。
心智中總有壹個空間,是留給領導品牌的對立面品牌,我們可以稱為定位中的陰和陽。妳可以通過站在對立面與領導品牌關聯起來,心智總能夠將已經存在於心智中的詞匯,的對立面存儲起來。
在很多品類中,第二品牌都是領導品牌的對立面。
如1886年,可口可樂上市之後,美國市場出現了眾多的可樂競爭品牌。可口可樂最先推出的是188毫升的小瓶裝,眾多競品也跟隨推出了相似包裝。而百事可樂推出的是348毫升的大瓶裝。並且在接下來的數年裏,百事可樂的廣告不斷強調著這壹差別。
現在來看,這些可樂中,只有百事可樂成為了第二品牌。
當妳的產品擁有強大的差異化特質時,妳的競爭對手就很難復制妳,妳的廣告信息就會很有力。不必費盡心思追求創意,也不必不斷更改妳的廣告傳播語。只要不斷地、重復同樣的信息。
另壹個將新品牌與市場領導品牌區隔開來的方式是“價格”。很多品牌是通過價格區分建立起來的,要麽占據高端市場,要麽占據低端市場。
美國有很多咖啡店出售咖啡和三明治等配餐。在每個城市的各種小鎮上,也都有壹家當地的咖啡店。
因此再從咖啡連鎖起步,似乎並不是壹個明智的選擇,除非企業有正確的定位戰略。星巴克就是脫穎而出者。從高端咖啡連鎖起步,價格是傳統咖啡店的2~3倍。
很有趣的是,大家都知道中國是壹個流行喝茶的國家,然而星巴克在中國的門店數超過任何其它國家。如果,星巴克是以顧客為導向,我想,當初中國市場會是星巴克最後的選擇吧。
無論妳走進任何壹家星巴客門店,都不會受到熱烈歡迎,而且,妳看到的多是壹副副冷淡面容的服務生。甚至沒人會主動告訴妳,糖和奶放在哪裏。常常出入星巴客的妳們,介意過嗎?
所以,企業無法通過給妳的顧客和潛在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來獲勝。妳要通過聚集於某個特定的差異化,進入顧客心智。遺憾的是,幾乎世界上每家公司都會忽略競爭,聚集於滿足顧客的需求和欲望。
營銷策劃的目標並不是滿足妳所有的潛在顧客。營銷策劃的目標應該是,建立壹個獨特的差異化,將妳的品牌和競爭對手品牌區隔開來。
要在心智中勝出,而進入心智最好的方法,是用壹個妳的競爭對手所不具備的獨特概念。
太多的企業認為建立品牌只有壹個方法。這就是為什麽品類中的每個企業都會趨同。它們都試圖通過“成為更好”來戰勝競爭對手。
事實並非如此,要贏的方法永遠不止壹個。
我們用老子的壹句話,來結束本篇——反者道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