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又稱王墓。位於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東北部,12.5km,鐘店鎮上寨村以北,九龍山以南。1969年冬,在“挖深積糧不稱霸”的號召下,鄒城人在九龍山積極挖掘防空洞。厚厚的泥土被鏟子挖了出來,濕漉漉的土黃色暴露在空氣中。村民們越挖越深,但前面的壹大塊泥土突然坍塌了。這位有經驗的老人意識到他已經挖到了墳墓。他們立即向文物部門報告,1970年春至1971年春,山東省博物館、濟寧市和鄒縣的考古人員,在有關部門的配合下,在此進行了發掘。起初,他們的人數很少。隨著墓葬規模逐漸顯現,文物數量更是驚人,當地迅速增派人手。
陵墓的最終規模實際上達到了7萬多平方米。它原是朱元璋第十子明路的陵墓。考古學家* * *發掘出2000多件文物,其中有九縫皮包,又稱九縫冠,是魯王、賓客、王公上朝時佩戴的,地位僅次於冠。還有史書記載的織緞袍,制作精美。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唯壹壹件保存完好的明朝初年太子級官袍。
出土的鑲金玉帶有雙層金盤,中間有壹顆大寶石,周圍有紅、藍寶石、綠松石、祖母綠、珍珠、貓眼寶石,共33顆各種顏色的寶石...
在這麽多珍貴的文物中,墓中發現的壹個漆盒格外引人註目。因為漆盒裏有壹個皇冠——九個皇冠。在明朝,“九冠”是王子只有在會見皇帝或舉行重大儀式時才戴的禮帽。這個九針冠是魯王的“冠”。由九針九珠構成,* * *使用162珠,僅次於皇帝的十二針。多麽珍貴。更何況,這頂600多年前明初親王冕的出現,是古代加冕的唯壹證據,是填補歷史空白、研究古代加冕制度的珍貴實物。恐怕會掀起考古學的又壹次熱潮。當考古學家把它送回研究所修復時,他們發現了壹個大問題。
專家想根據資料的記載修復九冠。首先,他們需要修復王冠的頂部,壹個叫做“萬盤”的地方。我看到了棋盤的正反面,這是古人用來比喻圓形的地方,表示廣泛的意義。然後用黑漆塗板,黑色表示莊重。隨後,他們又接著修復了皇冠的框架,也就是頭部碰到的帽子。以“藤”為材料,塗以黑絲漆,鑲嵌金環金邊,彰顯尊貴。最後對“吊墜”進行了修復,因為根據記載,“黃璐王的九個吊墜,正面和背面各有九個吊墜,每個吊墜上有九顆五彩玉珠和162顆珠子,與黃璐王朱譚太子的身份相對應。”
方案很完美,但是當專家開始修復的時候,出現了壹個很大的錯誤——珠子不是162,少了很多。如此珍貴的佛珠被牢牢地封在漆盒裏,考古隊非常重視。從開到修,有無數雙眼睛盯著漆盒。珠子怎麽會丟呢?修復專家百思不得其解,發現考古專家惶恐不安。
直到那時,考古學家才意識到問題的答案。原來在考古環節,壹直有壹句話:“古墓無珠。”為什麽珍珠在古墓中很少見?古代人很少產珍珠嗎?事實上,中國采珠的歷史最晚可以追溯到夏朝。淮河珍珠生產見於《尚書》和《說文》。《尚書》中的和《朱與魚》。淮夷是指淮河流域的土著人。《孔書》所載“虬”是“蚌之別稱,蚌產珍珠,故名虬”。江漢地區的珍珠生產在史料中較為常見。
既然古人很早以前就發現了珍珠,為什麽在古墓中很少見?古代的珍珠很少用嗎?其實妳查查古書就會發現,古人主要是用來裝飾、入藥或者當錢用。《司馬相如史記》子虛復曰:“楚王騎馬交友,騎玉雕,溺魚拖明月珠旗……”張儀記下了太陽:“用明月珠裝飾旗幟。”裝飾被》楚辭。招魂》:“翡翠珍珠被,爛廣漆。”王逸註:“談床上之被,飾以玉羽珍珠,描繪諸花,其文筆雖爛,然亦明。”珍珠在很多古代王朝都有很多用途。
除了上述原因,考古學家後來總結出珍珠缺失的真正原因——珠子的自然老化。例如,2002年,壹位考古學家發掘了巴東寶塔河古墓。在清理壹座編號為M3的東漢墓葬底部時,他在五個不同的位置發現了50多顆珠子。當專家們小心翼翼地把它們挖出來時,發現它們松得根本無法用手捏,只能用竹片輕輕地從土裏摳出來,放進箱子裏。然而,其中兩個被打破了。
妳不必為珍珠感到難過,因為珍珠的消失是正常現象。古人常說“人老珠黃”,形容年輕人老了,臉就沒了。雖然尖銳,但是直白。隨著歲月的增長,珍珠中的水分更容易流失。所以珍珠在六七十年後會逐漸失去光澤,150年後會消散。這才是古墓裏沒有珍珠的真正原因。
專家們在九冠的盒子裏發現了大量的珍珠粉,但這個文物損壞的例子給了考古學家很多啟發。其實很多文物都有自然退化消失的年限,有的是1000年,有的是2000年。把文物埋在地下不是最好的辦法。讓文物進博物館可能是壹個比較好的辦法。所以壹些危險的墓葬,比如被淹的、坍塌的墓葬,要采取保護性的方式進行挖掘,這是最安全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