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養生作用已經被世人普遍認可,但太極拳的技擊作用卻壹直是國內外武術搏擊界爭論的焦點。壹些傳統的太極拳家堅持太極拳是後發制人、以柔克剛的高層次技擊功夫;但更多的人表示懷疑:太極拳的技擊作用只是在理論上可行,而在實際搏擊中卻未必能夠以柔克剛,歷史上雖然有楊班侯、郝為真屢敗各派高手的傳說,但目前卻很難看到這樣的實例。
從當代太極拳與各種搏擊術的實戰上看,先有吳式太極拳創始人吳鑒泉的長子吳公儀先生和香港的白鶴派掌門人陳克夫年輕體壯,曾系統學習過西方搏擊,壹秒鐘能發6拳,吳公儀先生身體瘦弱,且比陳克夫年長20余歲,乍看完全是壹場對比懸殊的較量。但實戰的結果卻是難分上下。20世紀50年代初,武式太極拳壹代宗師郝為真的入室弟子閻誌高先生來沈陽教拳為生。沈陽舊稱奉天城,因張作霖和手下出身綠林的軍閥都有尚武習俗,因此眾多武學大都曾在沈陽傳藝授徒,知名者有李光普、孫祿堂、程有功、宮寶田等。據說自然門大師杜心武和猶龍派太極拳的張振之也都在沈陽傳有弟子,而當地習練戳腳翻子拳和摔跤更是早已成了壹種風尚。因此,外地拳師到沈陽找飯碗都要不可避免地和當地各個門派的頂尖人物比手過招,功力稍差就得卷鋪走人。閻誌高先生到沈陽之後,以高超的內家功夫折服了眾多的挑戰者,吸引了壹些門派的高手紛紛拜師學習太極拳。
既然太極拳如此高明,為什麽有的人練了幾十年還是打不了人呢?這與鍛造刀劍的原理有相通之處:人身如同生鐵,經鍛煉成鋼的過程後,必須冷熱處理和再錘煉才能制成壹柄刀劍,而有的人則只停留和滿足於鍛煉成鋼的結果上。
縱觀太極拳的傳統練法,要想開發太極拳的技擊功難,則必須經過三個階段的修煉。
壹、走架階段用數年功夫反復糾正行拳走架的姿勢,使其符合身法八要,其中以"裹襠護肫須下勢"為重點,練出身具五張弓的彈簧勁的關鍵是練彈簧底座的力量,因此不下勢則沒有樁功。當身法八要練上身後,就會產生有觸皆發的感覺,進入身知階段。
二、功力階段:郝為真先能將80斤的鐵桿連抖壹百下,這是何等的功夫,有人說太極拳是拳功合壹的內家功夫,練拳就是練功,這話不假,但這需要時間,妳總不能讓壹個人從20多歲練到40多歲後再去技擊吧!加快太極拳技擊功能的開發速度,必須要增加功力訓練。太極拳的功力修煉有:抖大桿子、揉太極球、打吊袋、打千層紙等。
三、神明階段:這個階段的功夫就是楊禹庭大師主張的太極無手的境界。20世紀80年代初,沈陽壹位習武數十年的高手到北京去會吳圖南先生時,在紫竹院公園被吳先生隔幾尺遠擊倒在地,這就是太極拳的神明功夫。拳練到這個階段,則須周身不使壹絲力,全以神氣催動拳架,走架的時間越長越好,練拳出現的各種現象都要見怪不怪,同時也要舍棄各種功力訓練。
總之,按傳統太極拳的練法進入第三個階段後,就必須要有相對安定的生活和練功環境,相當充足的練功時間才能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