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網遊競技 - 夜航西飛讀後感

夜航西飛讀後感

 當閱讀完壹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寫壹份讀後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妳想知道讀後感怎麽寫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夜航西飛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夜航西飛讀後感1

 最初是從壹篇推書的公眾號文章裏頭知道《夜航西飛》這本書。我看到文中寫道這是壹本描述女飛行員在非洲生活的傳記,我心想著我從來沒有讀過有關非洲的文章,所有人都說那是壹個遙遠、神秘、野性的地方。可,非洲因何神秘為何野性?帶著這麽壹點疑問和向往我開始在各大閱讀平臺找這本書。最後,終於找到了,我也開始了我腦海中對非洲的“探索”。

 作者柏瑞爾馬卡姆是英國萊斯特郡的白人女孩,四歲時隨父親到了肯尼亞,隨後在非洲開始了自己有趣又冒險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書中無論是對自然景觀還是人文氣息的描述都充滿了熱帶色彩,難以想象在二十世紀二十至三十年代的肯尼亞,會有壹位白人女孩從訓練賽馬開始到最後成為女飛行員。她跟隨父親訓練賽馬,給馬接生,十八歲便成為非洲首位持賽馬訓練師執照的女性。她跟隨納迪獵手出入叢林,獵捕疣豬,被獅子襲擊;學習駕駛飛機,獨自開飛機穿過無人區,獨自在黑夜裏載貨,搜救飛行員,駕駛飛機尋找象群,六次從內羅畢飛往倫敦,從倫敦飛越大西洋去美國。柏瑞爾的壹生就是傳奇本身,她的身上有太多榮譽的標簽——非洲首位持賽馬訓練師執照的女性,非洲第壹位職業女飛行員,首個獨自駕駛飛機從英格蘭飛越大西洋到達美國的飛行員。柏瑞爾每壹段經歷,甚至是她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日常都會成為現在很多年輕人遙遠縹緲的夢,也只能成為壹場夢。

 如果說人生就是壹場打怪升級的遊戲,那麽柏瑞爾馬卡姆在人生遊戲中,似乎壹直在贏。盡管她也被疣豬、獅子、大象襲擊過,盡管她也曾面臨飛行過程中千鈞壹發的時刻,她總能在“虎口”脫身,安全無虞。我想那是因為她有壹顆堅定的心和壹雙勤勞的手吧。她的靈魂習慣了冒險開拓,這樣的精神賦予了她果斷堅決的品質。沒有傷春悲秋,沒有憂郁傷感,沒有矯情造作。她只是把所有的精力和熱情都奉獻給了自己手頭上的事情。與當地土著融入在壹起,過著同樣艱苦又冒險的生活;全身心投入訓練賽馬的工作中,對賽馬傾盡關懷;全力以赴地學習飛行,骨子裏對飛行事業的熱愛。正是這些,讓她在在脫離地球引力的同時,脫離了當時,甚至是現在人世對女性的常規想象,活在只屬於她的小星球上。說到底,她在世人眼中的“成功”不過是命運對她熱愛生命,認真生活的饋贈。

 我也坐過好幾次飛機,但還沒坐過夜裏的航班。我喜歡在飛機上看向外面的天空和雲彩,時而溫柔,時而歡脫,時而詭譎,時而神幻。讀後感·每次坐在飛機上看著舷窗外的景色,如果不是發動機的噪音,我甚至會懷疑飛機是不是在天上,是不是在飛行。我想,曾在這樣牢不可破的黑暗中獨自飛行的柏瑞爾馬卡姆,坐在駕駛艙裏的她,獨自夜航的她,能看見什麽呢?她看到的和感受到的有什麽不壹樣?是什麽吸引著她壹如既往地熱血沸騰?

 正如柏瑞爾所說:“非洲的靈魂,她的完整,她緩慢而堅韌的生命脈搏,她獨有的韻律,卻沒有闖入者可以體會,除非妳在童年時就已浸淫於她綿延不絕的平緩節奏。否則,妳就像壹個旁觀者,觀看著馬塞人的戰鬥舞蹈,卻對其音樂和舞步的涵義壹無所知。”我想,我就是這樣壹個旁觀者,連闖入者都不算。我在書外指間旁觀著將近壹個世紀以前的非洲和她。千千萬萬個這樣的“我”對於她來說就像是隨時都會被起飛的機翼甩到地平線盡頭的城市,也像是她常在夜航過程中穿越過的濃濃黑暗,什麽都沒有,什麽都不是。所以,除了《夜航西飛》這本書,她沒有別的任何作品問世,盡管我覺得她的文筆文風都很吸引人。柏瑞爾說:“我獨自度過了太多的時光,沈默已成壹種習慣。”這也許就是她給世人的答案吧。

 本來是帶著了解非洲的目的看這本書,沒想到最後這本書還給了我壹些意外的感受。柏瑞爾不是我眼中的“英雄”,她只是壹位終身戰士,只忠於自己的戰士。這本書讓我知道了壹位女戰士,了解了些許非洲的人文歷史。在這個閱讀只為消遣的年代,這本書或許只是短暫的逃離,讓妳去往壹個早已不是書中所描述的非洲。合上書的時候,什麽都沒有改變。妳還是妳,還在妳的塵世中打怪升級。但妳知道,曾有過那樣的生活,那樣的世界,那樣的信念,那樣的人。自此,妳相信了,不管是前世,今生,還是來世,總有人過著妳想過的生活,成為了妳想成為的人。

夜航西飛讀後感2

 “生活是生活,快樂是快樂。但當金魚死去,壹切歸於沈寂。”

 讀到這裏壹本書中間的位置,又壹個高潮的來臨,當作者和夥伴在壹頭大象的視野範圍內面臨險境,夥伴沒有開槍。逃脫虎口嘆息著說了這句非洲的古老的格言。受雇主之托獵殺大象是生活,對大象的喜愛是快樂。那麽自己應該就只是壹條金魚,生死似乎並不重要。沒有人記得妳活過,又美麗又孤傲的嘆息。

 我不知道為什麽到這裏,我的眼淚會想表達什麽。鼻子壹酸。

 “要是不夠勇敢,聰明的男人和女人沒兩樣。”

 在老土著人第壹次選擇離開自己的居住地,乘坐飛機前因作者對他講了這句諺語鼓足勇氣,老人用毯子包裹自己的頭,壹路像個包裹,到達後說他見過了湖泊大海山峰。因為地形原因,很多人不可能通過普通交通離開自己的居住地,生活了壹輩子,那樣離開的勇氣是像人類開端的勇氣。

 “當妳與他人閑坐交談時,妳是孤獨的——其他人也是如此。無論妳在哪裏,只要夜晚降臨,火苗隨著來去自如的風勢自由燃燒,妳就是孤獨的。妳說的話,除了自己又有誰在聽?妳想的事,對他人又有何意義?世界在那邊,而妳在此處——這是僅存的兩極,也是唯壹的現實。

 妳說話,但誰在傾聽?妳傾聽,但誰在說話?是妳認識的某個人嗎?他說的話是否又能解釋群星,或是解答失眠的鳥提出的問題?思考著這些問題,雙手環住膝蓋,凝視著火光和邊緣的灰燼,這些問題就是妳的問題。

 “聽啊!今晚辛巴餓了。”

 年輕的土著仆人解讀了壹頭獅子發出的第壹聲警告,它正在遠方無聲地逡巡。壹只土狼躲避著溫暖的營地,帳篷在風中啪啪作響。

 但辛巴不餓。它也只是孤獨,因為它勇猛無雙、卓爾不群,卻在長夜中心神不安。它吼叫著,加入我們的隊伍,土狼也加入了,在山丘上大笑。壹頭獵豹也加入進來,讓我們感覺到它的存在卻無法看見任何蛛絲馬跡。犀牛、水牛,它們在哪裏?它們也在這裏——這裏的某個地方,或許就在樹叢最茂密的地方,或是遮天蔽日的.荊棘林中。它們在這裏,全都在這裏,無法看清,散落四周,卻與我們分享著同壹種孤獨。”

 作者離開非洲前描寫的這壹段,讓人神往。靈魂已經飄到那個世界裏,只有動物和熱氣。孤獨是永恒的吧,人類的孤獨和動物的孤獨。只是它們的孤獨裏,會做什麽,和我們壹樣試圖通過尋找更多的朋友嗎?

 直到今年才逐漸明白,那壹種需要自己獨自完成的事情。任何人都無法進入到妳的孤獨中。就像是有的人即使外表再光鮮,他的內心卻什麽都沒有。像是壹片荒地,壹株草壹片葉都沒有。可能他也並不會孤獨,或者孤獨的時分沒有那麽不好受。只是無法建立和他人的連接。

 我的孤獨呢,以前的我逃避,只要我看不到碰不到就是不存在。喜歡熱鬧喜歡歡笑,無法忍受沒有和外在世界連接的感受。恐懼深夜醒來的思緒,它要帶我思考什麽宇宙起源,而我只想安心睡覺。現在的我,不得不面對。

 作者的孤獨呢,廣闊而壯麗。像她在天空的雲層中壹樣,她的孤獨裏沒有世俗,沒有人煙。只有壹片壹片雲層,耀眼的陽光,美麗的飛機。

 “可能等妳過完自己的壹生,到最後卻發現了解別人勝過了解妳自己。妳學會觀察他人,但從不觀察自己,因為妳在與孤獨苦苦抗爭。假如妳閱讀,或玩紙牌,或照料壹條狗,妳就是在逃避自己。對孤獨的厭惡就如同想要生存的本能壹樣理所當然,如果不是這樣,人類就不會費神創造什麽字母表,或是從動物的叫喊中總結出語言,也不會穿梭在各大洲之間——每個人都想知道別人是什麽樣子。

 即便在飛機中獨處壹天壹夜這麽短的時間,不可避免地孤身壹人,除了微弱光線中的儀器和雙手,沒有別的能看;除了自己的勇氣,沒有別的好盤算;除了紮根在妳腦海的那些信仰、面孔和希望,沒有別的好思索——這種體驗就像妳在夜晚發現有陌生人與妳並肩而行那般叫人驚訝。妳就是那個陌生人。”

 最後的結束,作者見過了城市和自己的國家,又壹次回到非洲。過著訓馬的日子。經歷過的事情像是流逝般遺忘,或者通過寫作儲存起來。非洲像是壹個終點,像是回歸自己所熱愛的地方。這壹切的勇氣,誰能拿的出?

 書會有最後壹頁,友情有沖淡的壹天。

 孤獨是寶貴的。

 我是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