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怎麽翻譯?——答:等到已經登上山頂,只見青山上覆蓋著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作品出處
出自《登泰山記》,是清代姚鼐在乾隆年間創作的泰山題材著名散文。
文章描述了作者冒雪登泰山觀賞日出的經過,描寫了泰山的雄奇形勢,並考察糾正了泰山記載的錯誤,文字簡潔生動,寫景尤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
作品原文
泰山之陽,汶(wèn)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裏。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穎(yǐng )由南麓(lù)登。四十五裏,道皆砌石為磴(dèng),其級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lì)道元所謂環水也。余始循(xún)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世皆謂之天門雲。道中迷霧冰滑,磴(dèng)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cú lái)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戊申晦,五鼓,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稍見雲中白若摴(chū)蒱(pú)數十立者,山也。極天雲壹線異色,須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jiàng hào)駁色,而皆若僂(lóu)。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在碧霞元君祠東。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其遠古刻盡漫失。僻不當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yuán)。少雜樹,多松,生石罅(xià),皆平頂。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裏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桐城姚鼐記。
語句註釋
(1)泰山:在山東泰安北,古稱岱宗,又稱東嶽,為五嶽之長。本文融考證於辭章,布局精嚴,描寫生動,行文潔凈明快,為描寫泰山景觀的名篇。
(2)陽:山南為陽;其:代詞,它,指泰山
(3)汶水:今稱大汶河,源於山東萊蕪東北之原山,向西南流,匯入東平湖。
(4)濟水:源於河南濟源縣西之王屋山,流經山東。清代末年,濟水河道為黃河所占。
(5)陽谷:指山南的谷水。
(6)古長城:戰國時齊國修築的長城,西起平陰,經泰山北岡
(7)日觀峰:泰山頂峰,觀日出之勝地。
(8)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但十二月初壹,已是公元1775年。
(9)乘:趁,這裏有“冒著”的意思。
(10)齊河、長清:山東兩縣名,在泰安西北。
(11)限:門檻,這裏指像壹道門檻的城墻。
(12)丁未:丁未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13)朱孝純:字子穎,號海愚,山東歷城人,當時是泰安府的知府,姚鼐摯友。
(14)四十五裏:古時估測泰山從下至頂四十多裏,但實測約二十餘裏。
(15)酈道元:字善長,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著有《水經註》。
(16)天門:泰山有南天門、東天門、西天門。
(17)崖限:像門限壹樣的山崖。
(18)徂徠(cúlái殂來):山名,在泰安東南四十裏。
(19)“而半山”句:停留在半山腰的雲霧像帶子壹樣。
(20)戊申:二十九日。晦:農歷每月最後壹日。五鼓:五更。
(21)日觀亭:亭名,在日觀峰。
(22)“亭東”句:亭子以東從腳下始都是迷漫的雲霧。
(23)樗(chū出)蒲:賭博工具,即骰(tóu投)子,俗稱色(shǎi)子。
(24)極天:天的盡頭,天邊。
(25)雲壹線異色:壹縷雲顏色很特別。
(26)正赤如丹:純紅如同朱砂。
(27)絳:紅色。皓(hào浩):白色。駁:雜。
(28)僂(lǚ呂):曲背。形容日觀峰以西的山峰都低於日觀峰,如同彎腰曲背地站著。
(29)岱祠:壹名岱廟,祭祀東嶽大帝的廟宇。
(30)碧霞元君祠:祭祀東嶽大帝女兒碧霞元君的廟。也叫娘娘廟。
(31)行宮:指乾隆去泰山住過的房宇。行宮,皇帝出巡時的住所。
(32)顯慶:唐高宗李治的年號(656-661)。
(33)漫失:石碑經過風雨剝蝕,字跡模糊不清。漫:磨滅
(34)圜:同“圓”。
(35)石罅(xià下):石縫。
(36)以:於,在。
(37)亭東自足下皆雲漫:漫:彌漫。
(38)越長城之限:限:界限,這裏指城墻。
(39)而半山居霧若帶然:居:停著。
(40)僻:偏僻。
(41)瀑水:瀑布。
作品譯文
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濟水向東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濟水。處在那陽谷和陰谷南北分界處的,是古長城。最高的日觀峰,在古長城以南十五裏。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二月從京城裏出發,冒著風雪啟程,經過齊河縣、長清縣,穿過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過長城的城墻,到達泰安。這月丁未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純從南邊的山腳登山。行走了四十五裏遠,道路都是石頭砌成的石級,壹***有七千多級。
泰山正南面有三條山谷,中谷的水環繞於泰安城下,這就是酈道元(《山海經》)所說的環水。我起初順著中谷進去。路走了不到壹半,翻過中嶺,又沿著西邊的山谷走,就到了泰山的山頂。古時候登泰山,沿著東邊的山谷進入,道路中有座天門。這東邊的山谷,古時候稱它為“天門溪水”,是我沒有到過的地方。現在我所經過的中嶺和山頂,像門檻壹樣擋在路上的山崖,世上人都稱它為“天門”。壹路上大霧彌漫、冰凍溜滑,石階幾乎無法攀登。等到已經登上山頂,只見青山上覆蓋著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遠望夕陽映照著泰安城,汶水、徂徠山就像是壹幅美麗的畫壹樣,停留在半山腰處的雲霧好像是壹條帶子壹樣。
戊申這壹天是月底,五更的時候,我和子穎坐在日觀亭裏,等待日出。這時大風揚起積雪撲打著臉。日觀亭東面從腳下都彌漫著雲霧,隱約看見雲中立著幾十個白色的像骰子似的東西,那是山。天邊的雲彩形成壹條奇異的顏色,壹會兒又變成五顏六色的;太陽升上來了,純正的紅色像朱砂壹樣,下面有紅光晃動搖蕩著托著它。有人說,這就是東海。回頭看日觀峰以西的山峰,有的照到日光,有的沒照到,或紅或白,顏色錯雜,都像彎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樣子。
日觀亭西面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的行宮就在碧霞元君祠的東面。這壹天,(還)觀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從唐朝顯慶年間以來的,那些更久遠古老的石刻都已經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對著道路的石刻,都趕不上去看了。
山上石頭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圓形的。山上的雜樹少,松樹多,松樹都生長在石頭的縫隙裏,樹頂是平的。山上到處是冰雪,沒有瀑布,沒有鳥獸的聲音和蹤跡。到日觀峰幾裏之內沒有什麽樹木,積雪厚得同人的膝蓋壹樣平齊。
桐城姚鼐記述。
創作背景
姚鼐參加纂修的《四庫全書》於乾隆三十七年告成,以禦史記名。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以養親為名,告歸田裏,道經泰安與摯友泰安知府朱孝純(字子穎)於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頂,第二天即除夕(當年十二月小)五更時分至日觀峰的日觀亭後,觀賞日出,寫下了這篇遊記。
作品鑒賞
藝術特色
抓住特征巧妙烘托。本文描寫景物很少直接寫出,而是采用側面烘托的辦法。例如寫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級七千有余”暗暗點出,然後借山頂俯視所見“半山居霧”和在日觀亭時“足下皆雲漫”的圖景從側面加以烘托。又如寫雪,除“冰雪”“雪與人膝齊”等正面描寫外,又以“明燭天南”“白若”“絳皓駁色”等作側面烘托,給人以想像,又生動有趣。
語言簡潔、生動。這篇文章全文只有八九百字,卻充分表現出雪後登山的特殊情趣。比如從京師到泰安,只用“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簡潔生動地點出了季節、路程,並照應了第壹段的古長城。又如寫登山的情形,用“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不僅簡潔,而且生動形象。最後壹段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最能體現這個特點,寥寥幾句,就把它的多石、多松、冰雪覆蓋的景色描寫出來了。
賞析
1.“陽”和“陰”
這是壹對相反的概念。古代很多事情都分陰陽,用陰陽來解釋萬物,如天地、日月、山水、晝夜、男女以至臟腑、氣血等。古代文學作品中,用陰陽來說山水很常見。本課“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其中的陽、陰分別指泰山的南面和北面,是在說山。初中學過的《愚公移山》中有“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這個“陰”說的是水,指漢水的南面。
2.“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
這壹句用了“乘”“歷”“穿”“越”四個動詞,“風雪”言“乘”,好像風雪隨作者駕馭,比“冒”“頂”多壹份主動;河言“歷”,山谷言“穿”,城墻言“越”,不僅符合描寫對象的特點,準確生動,而且富於變化,筆墨傳神。幾個短句,幾個動詞,使我們仿佛看到作者頂風冒雪、風塵仆仆、不遠萬裏趕來登山的迫切神情。
3.比喻和擬人的運用
本文有幾處使用比喻和擬人手法,各具特點。
“蒼山負雪,明燭天南。”這是初登山頂時剎那間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蓋青山,卻說青山背負著雪,賦予靜態的青山以人的動態,用語新穎、傳神。進而說蒼山上的雪像蠟燭壹樣照著天南,形象、生動地繪出了積雪的光彩。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這是在山頂上遠望和俯視所得的畫面。作者縱目遠眺,夕陽照耀著泰安城,汶水、徂徠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畫,而山腰間停留著的雲霧好像飄帶壹般。“半山居霧”,不僅把動態的物寫成靜態,使人感受到那種特有的寧靜氣息,而且設喻新奇,給人以美的享受。
“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或得日,或否”的山峰,色彩各有不同,而神態卻是相同的,所謂“皆若僂”。這壹比喻,寫出了西南諸峰的特點,更顯出日觀峰的雄峻,且賦予山峰以人的感情,形象而生動。
名家評價
王先謙《續古文辭類纂》:“典要凝括。”“讀此益服其狀物之妙。”“具此神力,方許作大文。世多有登嶽,輒作,讀此當為擱筆。”
作者簡介
姚鼐(nài)(1732年-1815年),字姬傳,壹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內),世稱惜抱先生,安慶府桐城(今安徽桐城市)人。清代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並稱為"桐城派三祖"。
姚鼐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中江南鄉試,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進士,授庶吉士,三年後散館改主事,曾任山東、湖南副主考,會試同考官。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入四庫全書館充纂修官,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秋,借病辭官。歸裏後,以授徒為生,先後主講揚州梅花書院、安慶敬敷書院、歙縣紫陽書院、南京鐘山書院,培養了壹大批學人弟子。嘉慶二十年(1815年),逝世於鐘山書院,享年八十五歲。
姚鼐治學以經學為主,兼及子史、詩文。他文宗方苞,師承劉大櫆,主張"有所法而後能,有所變而後大",在方苞重義理、劉大櫆長於辭章的基礎上,提出"義理、考據、辭章"三者不可偏廢,發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論。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 著有《惜抱軒詩文集》,編有《古文辭類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