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網遊競技 - 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有哪些精彩看點?

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有哪些精彩看點?

2020年9月10日至11月15日,主題為“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大展在故宮博物院舉行。此次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的精彩看點有:大展主題鮮明、展覽在“講故事”上用了新方法讓文獻和老照片不枯燥、展廳中感受時間演變、部分文物首次展出、金甌永固杯C位再次亮相等等。

壹、大展主題鮮明

故宮博物院此次大展以三大主題、18個歷史節點線索,介紹紫禁城的規劃、布局、建築、宮廷生活,以及建築營繕與保護概況,方便觀眾理解貫穿於紫禁城“時”“空”的歷史文化,感受宮殿建築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最高境界,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二、展覽在“講故事”上用了新方法讓文獻和老照片不枯燥

這次我們在展覽中引入當事人的視角,從他們的日記、回憶錄和文章中尋找材料,用鮮活的第壹視角經驗作為文獻的補充。

比如,在講溥儀出宮這件事時,我們用到了遜帝溥儀、內務府大臣紹英和當時執行《修正清室優待條件》的李石曾三個人對事件的回憶,給觀眾提供了不同的角度來理解這壹歷史事件。

600年的歷史文化,也讓中華民族在制作工藝中發揮得淋漓盡致的勞動智慧在此匯集。

在正樓展廳寧壽宮區展出的漆紗,制作於1773年,這是它在二百多年來首度與公眾見面,因其脆弱的表面狀況,以後恐怕也不容易再有機會公開展出。

三、展廳中感受時間演變

展廳現場除了展品,時間演變的概念也被融合到了展廳設計中,想邀觀眾壹同,感受紫禁城內時間與生命的流動。

展覽通過這座城四季變化的景象來契合展覽所講述的紫禁城時間的演變。將春夏秋冬、日月星辰,這些變化又永遠不變的影像展現給觀眾。

當觀眾步入展廳,在西雁翅樓入口處的壹個版面上,可以看到壹只酣睡的貓。使觀眾能夠真切感受到在故宮,流逝的不光是時間,還有生命。

四、部分文物首次展出

1、《徐顯卿宦跡圖冊》中的兩頁

《徐顯卿宦跡圖冊》為故宮博物院藏國寶,現存二十六開。該冊頁實際是壹用繪畫形式表現的官員履歷。每開右側為圖畫,繪圖者為余士和吳鉞,左側為徐顯卿親筆所書詩文。該冊頁描繪了徐顯卿人生中二十六個重要時刻或難忘記憶,概括了他從十二歲到五十壹歲的人生歷程。

西雁翅樓展廳策展人何蓓潔介紹,《徐顯卿宦跡圖冊》全面真實地記錄了徐顯卿作為壹位明代翰林官員的成長歷程和仕宦生涯。

本次展覽展出了圖冊中的兩頁,觀眾可形象地看到距今400多年前,也就是明代中晚期紫禁城午門及太和殿廣場的真實情景,還能像福爾摩斯壹樣從中發現紫禁城建築在明清兩代變遷的蛛絲馬跡。

2、紫禁城裏的著名“小獸”

紫禁城裏的著名“小獸”,也從屋脊上“搬到”了展廳裏。據正樓展廳策展人張傑介紹,這套小獸是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太和殿時的原件,每件小獸都有美好的象征寓意,尤其是最後壹件——行什,只在太和殿出現,是個孤例,也是太和殿建築無上等級的體現。

太和殿初建時名為奉天殿,後多次燒毀。康熙十八年(1679)二月初三日再次焚毀,由於良材難求,取木艱辛,這次工程備料用了十余年;直到康熙三十四年開工,兩年後告竣,才有了今日的形制。”

3、寧壽宮漆紗

策展組成員劉夢雨介紹,將在正樓展廳寧壽宮區展出的漆紗,制作於1773年,這是它在二百多年來首度與公眾見面,因其脆弱的表面狀況,以後恐怕也不容易再有機會公開展出。寧壽宮花園的內檐裝修是公認的乾隆時期工藝巔峰水準,紫禁城內無出其右。

而這件漆紗的工藝復雜程度與制作難度,即使在寧壽宮花園之中,也稱得上數壹數二。以今天的科學技術手段,仍然未能實現對其工藝的徹底理解,更難以原樣復制。

五、金甌永固杯C位再次亮相

金甌永固杯此次在午門正廳中央展出,上次展出是在2018年至2019年紫禁城過大年的展覽中。這只華麗的杯子,也是清廷過年的重要道具之壹,用於明窗開筆儀式。

元旦的零點,皇帝在養心殿東暖閣明窗處放金甌永固杯,倒入屠蘇酒飲下。皇帝親自點燃玉燭臺上的蠟燭,把萬年青筆在八吉祥爐上熏壹下,書寫吉語,封存於黃匣中。

澎湃新聞-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大展:穿越時空“直面”明代故宮

環渤海新聞網-還有10天!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亮點提前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