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開始很厲害,是德國有很強大的資源和準備,主要是準備充分,攻擊突然。
這壹點和日本打美國也壹樣,美國多強大,比蘇聯強大多了,開始被日軍打得多慘,而且人家日軍事同時打美軍,英軍(含印度,緬甸,加拿大,澳大利亞軍隊),荷蘭軍隊等。幾個月橫掃世界幾份之壹的地方,占領了現在看十幾個國家(整個東盟十幾個國家都被占領了)。美國英國等損失壹百萬以上的軍隊。而日軍投入多少兵力?30多萬。盟軍光俘虜就壹百萬左右。占領了從北極圈附近(美國阿拉斯加州幾個島嶼)到過了赤道南半球的大片地區,算上海洋,世界的五分之壹地區都被日軍控制或威脅了。
充分的戰爭準備和突然的襲擊,是主要原因。
繼續說蘇德,如果蘇聯人能準確的判斷出德國人的襲擊並加以防範,德國人不可能那麽舒服,甚至攻擊就停止到裏國境線不遠的地方了,當然個人感覺可能性不大,當時德國確實很強。但是到了斯大林格勒,就基本上是強弩之末了。
當時1943年,德軍人數最多時550萬人,而蘇聯1300萬人以上。德國人消耗不起,德國人戰死10萬人,後方只能補充5萬人,而蘇聯人戰死10萬人,後方能補充20萬人。具體數字可能不準確,只做個比喻。就這個補充量,德國人壹個人平均打死5個10個蘇聯人,有啥用呢。
軍隊人數上還是次要的,武器上,德國武器確實很強,工藝好,精良,但是產量也真低,最後雖然出了很多為提高產量的簡化版,生產起來也比人家蘇聯人差遠了。壹場戰爭,德國人損失1000輛坦克,擊毀了蘇聯5000輛坦克,但是德國在下次大戰前只能補充300輛,人家蘇聯人可以補充6000輛甚至更多。
還有資源,德國確實占了歐洲很多國家,搶到了好多資源,但是歐洲是壹個資源十分匱乏的地區,主要原因還是人類很早就開發歐洲,大量資源已經耗盡。尤其是能源。而蘇聯那個資源廣闊啊,最主要的還不是這個,是同盟國的支持,美國的飛機,汽車,英國的物資等等,源源不斷,歐洲能源能和其他幾大洲加起來比麽,當時英美控制中東,那個石油,比不了。
在莫斯科保衛戰以後,英美的援助開始陸續到達,以後越來越多。大概是幾萬輛汽車(蘇聯好把大部分汽車廠轉產坦克或者其他軍用車輛),幾千臺火車機車,數萬火車車廂,大量糧食(蘇聯大量男性農民可以參軍,婦女在家裏生產,蘇聯大媽能力相當強悍的),幾百萬噸鋼材,以及大量金屬,汽油航空用油等,這些行業都需要大量男性勞動力,而蘇聯當時真沒有。美國提供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機床等設備,發動機等,使得蘇軍武器很快超越德軍。美國還支援了上千萬雙軍靴等裝備,壹萬多輛坦克,幾千架飛機給蘇聯。美軍坦克確實不如斯大林坦克,甚至比不上T34早期型號,可以有這麽多,十輛還是能幹掉壹輛德國坦克的。
=
還有壹點,1943年以後,英美開始用遠程戰略轟炸機轟炸德國本土,大量工廠和礦山被炸毀,最先關照的就是礦山,而且歐洲被占領區人民的反抗,很多礦山工廠消極怠工,出產產品多數不合格。抵抗組織也比較活躍,記得當時法國壹條主要鐵路,壹周被炸壞四次,1944年壹年才通車不到兩個月。個人感覺對德國和占領區的轟炸破壞等方式,對德國的放血,要比蘇聯戰場上更快。
德國很多工廠轉入地下,但是65%的工廠已經被炸為平地。大部分軍工生產和研發收到限制。產量急劇減少,質量更是下降很快。
-------------------------
看看1944年底,戰場上的德國士兵可憐的樣子吧,平均年齡不到二十歲,到1945年初,平均年齡到了十七歲壹下。個別新組建的師,都是十四歲十五歲的孩子,男人已經消耗殆盡。
這些士兵的裝備很差,步槍都配不齊,子彈都不夠,炮彈更別說,好不容易弄到點,壹半多不響或者啞火。軍裝更是嚴重缺乏,最缺乏的是燃料和食品。坦克沒油,汽車沒油,取暖都得靠抖,德國的冬天尤其是東線,零下三十度啊,穿的單薄的軍服,十五六歲的孩子們,壹起發抖取暖,戰鬥力從哪裏來。1943年德國咖啡就沒法供應士兵了,只能配少量可可粉,也只維持了半年吧,到最後壹年,肉都沒有了,蔬菜也缺乏,糧食都不夠,靠什麽打仗。投入個別幾個十幾個新武器,對戰爭的進程影響不大,宣傳意義大於實際作用。
1945年的蘇軍呢,壹千多萬軍隊,裝備優良,吃美國的面包黃油豬肉罐頭,英國的牛肉,美國的。吃完了,還能分幾支美國香煙,喝點帶美國糖的紅茶。巴西空運過來的咖啡,古巴空運的雪茄,美國產的軍裝防寒服,英國的軍靴,從壹個帳篷到另壹個帳篷幾十米都開美國吉普車過去,這是啥生活。
而且那時候蘇軍不論整體還是單個士兵素質都遠遠高於德軍,指揮水品也比德軍高。
--------------------
蘇德戰場,只看戰場不看國家實力對比肯定是不對的,只看兩個國家,不看全世界兩個大集團更是不對的, 蘇聯不是壹個人在戰鬥,他後面有幾十個同盟國的支持,主要是英美。甚至中國當時也象征性的支援了壹下,具體還真不知道支持的啥,好像看資料說是礦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