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誌》和《三國演義》中對“木牛流馬”的工作原理和制作原理沒有描述,也沒有任何實物與圖片留存,比較廣泛的壹個壹個觀點是:木牛流馬極有可能是壹種運用齒輪原理制作的自動機械。而且其中似乎也運用了杠桿原理。但古今說法不壹,因此也難以斷定。
南北朝時期的裴松之是給《三國誌》作註的人,也是在他的手上,引用了現在已經失傳的《諸葛亮集》中有關木牛流馬的壹段記載,對木牛的形象作了描繪,對流馬的部分尺寸作了記載,但是因為沒有任何實物與圖形存留後世,使得後人對木牛流馬的認識始終是壹知半解。
從各種古籍之中,我們可以看到關於木牛流馬的記述非常精彩。但在制作原理和工藝上卻未有壹字,陳壽《三國誌》中沒說,羅貫中《三國演義》中更沒說。
唯壹可考的是祖沖之造出木牛流馬的記載為自動機械的觀點提供了佐證,這是關於木牛流馬的壹個主要觀點,認為三國時利用齒輪制作機械已為常見,那麽我們後世所推崇的木牛流馬,極有可能就是壹種運用齒輪原理制作的自動機械。而且似乎也運用了杠桿原理。
擴展資料:
“水牛木馬”,又稱木牛流馬,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發明的運輸工具,分為木牛與流馬。是壹種木制的帶有貨箱的人力步行或者輪行或者步行輪行結合式運輸器具。
史載建興九年至十二年諸葛亮在北伐時所使用,其載重量為“壹歲糧”,大約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為“特行者數十裏,群行三十裏”,為蜀漢十萬大軍提供糧食。
不過,確實的方式、樣貌現在亦不明,對其亦有不同的解釋。有些後世人認為木牛就是個有前轅的獨輪車,流馬則是沒有前轅的獨推小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