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網遊競技 - 河南省太康縣的由來?

河南省太康縣的由來?

太康縣地處豫東平原,位於渦河上遊。縣域東至柘城,南至淮陽,西至扶溝,北至杞縣,東南至鹿邑,西南至西華,西北至通許,東北至睢縣。太康縣這壹豫東大縣,古已有之。太康縣名的由來,還得從遠古說起。 字串4

太康失位

據古書記載,太康縣境開發約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原始社會三皇之壹———人祖太昊伏羲氏建都於宛丘(今河南淮陽),太康縣境地屬太昊伏羲氏都畿。堯舜禪讓,大禹當了部落首領。因其治水有功,各方部落首領壹致推其為部落聯盟首領。大禹確立了王權,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壹個奴隸制國家———夏王朝。大禹平定水患後,把全國分為九個州。據記載,九州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夏初,太康縣境地屬豫州戈地。古書說“戈在鄭、宋之間”。戈、鄭、宋為夏時古國名,戈國即今太康壹帶。夏朝歷時近500年之久。大禹死後,傳位於兒子啟,“禪讓制”為“傳子制”代替。啟之後,世襲制度確立,開始了我國“家天下”的局面。 字串7

啟當了國王後,不但政治上胡作非為,而且生活上也驕奢淫逸。啟在位9年而卒,啟的兒子太康繼位為國王。啟為夏朝第三代王,是個比啟更荒淫的國君。他繼位後,天天宴飲遊樂,不理國事。尤其荒唐的是,他帶著家屬到洛水北岸打獵,竟壹去百日不歸。他的所作所為引起人民的極大怨憤。當時,東夷族的有窮氏正向西發展勢力,其部落首領後羿也早有篡夏的野心。太康田獵無度,不思歸國,正好使後羿有機可乘。於是,後羿便利用人民對太康的怨恨,發兵占據夏都安邑(山西安邑縣西),取得了統治地位。後羿派重兵把守洛水北岸,太康被拒之河外,不得歸國。這就是夏朝歷史上有名的“太康失國”之事。 字串7

少康中興

太康失位後,與其弟仲康壹起外逃。後羿廢掉太康王,立仲康為王。此時夏朝已為後羿篡奪,仲康只不過是流亡中的國君。太康等人又逃到戈地(今河南太康壹帶),築城定居。太康流落在外十年左右,就病死在戈地。隨同家屬便把他葬在如今的太康縣城東南二裏許的地方。仲康死後,後羿把仲康之子相趕走,自立為王。仲康子相逃到商丘,被夷族攻伐,又逃到帝丘(河南濮陽縣)即國王位,依靠同姓部落。後羿奪取夏朝政權後,自恃勇武善射,也像太康壹樣經常四處遊獵,“不修民事”,而將政事委於為人奸偽狡詐、詭計多端的東夷族(今山東濰坊東北)人寒浞掌管。寒浞口蜜腹劍,瞞著後羿到處施行賄賂、收買人心,培植自己的勢力。甚至連後羿的寵妃、親近族人和隨從侍衛也被收買拉攏過去。在這種情況下,後羿仍終日沈湎於田獵,不理朝政。

字串3

寒浞在經過壹番精心謀劃後,乘後羿壹次外出遊獵歸來的時候,買通後羿的族人及侍從將後羿殺死。

寒浞殺害了後羿,奪得了王位,仍襲用後羿“有窮氏”之號,並公開將後羿的妻妃占為己有。當時,夏王相居於帝丘(今河南濮陽)。寒浞將後羿寵妃玄妻為他生的兩個兒子澆和殪分封在過國(今山東掖縣)、戈國(今河南太康縣),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夏王相死之後,因其子未出生,無人繼位。故此後夏朝曾有壹段時間沒有國王,史書上稱之為“無王之世”。

當寒浞之子澆追殺夏王相時,而已經懷孕的相妻後緡則從墻洞中逃出,輾轉至母家有仍氏(今山東金鄉),不久生下壹子,便是相的遺腹子少康。

字串7

少康自幼生活在有仍氏,長大之後,謀得了有仍氏管牲畜的官職。寒浞之子澆使人前往捉他,他逃到有虞氏(今河南虞城縣),做了有虞氏的廚官。有虞氏是舜的後裔,其部落首領虞思感於大禹的功德,不忍看到禹的後人無以為繼,就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少康做妻子,並把倫(今河南虞城東北)劃給少康做封地,少康從此才算站住了腳。於是,他積蓄力量,施行德政爭取民心,招攬夏的遺臣遺民,開始恢復夏的統治。而此時寒浞縱情聲色,與其子同惡相濟,頻繁用兵,使民眾怨聲載道。於是,少康立誌復夏興國。他派壹個大臣的女兒艾派往寒浞之子澆處為內應,又派兒子季杼去誘殺寒浞的另壹個兒子殪,不久便將寒浞父子三人相繼攻殺。少康建都於禹舊都陽翟(今河南禹州)。他重整社稷,吊死扶傷,安撫百姓,大有先王禹之風範。至此,夏王朝自太康時後羿奪取政權,經三代人約100年的艱苦鬥爭,夏王後人又重新掌握政權,恢復夏後氏奴隸主貴族階級的統治。夏傳子、家天下的新制度,才最後確定下來。後世史家稱少康重建夏王朝這段歷史為“少康中興”,少康都黃河北岸的“安邑”(今山西省夏縣)。後來,世人把太康流亡和死葬的地方叫做夏王朝的南都,又因在安邑的南面,所以又叫“陽夏”,以示和夏王朝的北都相對應。

少康在戈地(今太康壹代)祭祀先祖太康王時,病死在此,並埋葬在太康陵墓壹側。少康在位20年而卒,其子予繼位,是為夏朝第七個國王。予派人為太康、少康二王守墓,守墓人代代相傳,居處漸成村落,即現在太康縣城東南二裏多的王陵村。太康陵墓至今還有,並且清朝年間太康縣知縣所立墓碑猶存。而少康陵墓經多次盜挖,又遭“文革”期間“破四舊”毀壞,已不復存在。

字串2

“太康”縣名沿用至今

到了商朝,殷商統治階級把全國仍分為九州,在政治地理位置上分為王室直接統治的王畿和諸侯封地兩部分,太康縣境仍屬豫州。

武王伐紂,周武王建立西周。周王統治王畿,對其他土地分封諸侯,諸侯國再對其屬下的卿或大夫進行分封,封地稱為“采邑”或“采地”。卿或大夫又將得到的“采邑”或“采地”封給他的屬下“士”,士不再分封。王畿和封國又按離都城遠近分為國與野。野由“鄉”與“遂”組成,離都城100裏以內的稱為鄉,以外的稱為遂。周武王封虞舜後裔媯滿於陳國,建都於宛丘(今河南淮陽)。媯滿稱為胡公。胡公死後,其子申公繼立。申公將陳國屬地戈地封給其子靖伯庚作為食邑,居住在轅鄉(今太康縣境)。戰國末期,秦滅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大帝國。後來秦始皇采納李斯的建議,實行郡縣制,郡下設縣。此時轅鄉始置為陽夏縣,即今太康縣。 字串1

至隋文帝開皇七年(587年)始改陽夏縣為太康縣,縣屬陳州。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太康縣為匡城縣。隋煬帝大業十三年(617年)李密舉兵於此,遂廢匡城縣,復置太康縣,屬淮陽郡。自隋唐以來,太康縣縣名沿用至今。世代滄桑,隸屬多變。東漢以後相繼歸陳(淮陽)、汴(開封)所轄,中華人民***和國建立以後,先後隸屬淮陽、商丘、開封專區,1965年改屬周口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