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網遊競技 - 2008年中國和印度的經濟增長率分別是多少?

2008年中國和印度的經濟增長率分別是多少?

GDP :2003 年中國GDP總量為1.08 萬億美元,列世界第六位,印度GDP達4794.04 億美元,居世界第12位。按 PPP 計算 GDP,20043年中國GDP為49660 億美元,印度為24320 億美元。2004 年中國人均G DP 牗 PPP牘為4329 美元,印度為 2464 美元。1990 —2000 年期間中國GDP年均增長率10.3%,印度為6%。 印度已經落後中國壹大圈 時間:2005/03/11出處: 英國《經濟學家》周刊3月5日壹期發表文章對比中印兩國的發展,正標題為《巨大的差距》,副標題為《如果這是壹場賽跑,那麽印度已經落後壹圈》。文章摘要如下: 城市面貌差距明顯 相隔幾年重訪北京或上海,妳會對眼前的變化感到目不暇接。走出新機場,新的高速公路就把妳帶進市區。路邊不時出現壹些新的高樓大廈,以前熟悉的建築物似乎在水泥叢林中消失了。中國部分地區也許經歷了歷史上最大的建築高峰期。 而回到德裏或孟買,卻壹切依舊,令人有點沮喪。機場惟壹的變化是擁擠的移民大廳裏的排隊系統有所改善。通往市區的道路即使在夜裏也嚴重堵車,卡車上印著“請鳴笛”的標誌。在交通堵塞的路段,殘疾人和懷抱嬰兒的年輕母親隔著車窗乞討。也有壹些新的建築物或新的公路,在德裏,還出現了壹條嶄新的地鐵。但是,正當鄰國發生日新月異變化的時候,印度從外表看幾乎仍然是老樣子。 要衡量這種差別是困難的。印度人說,中國的統計數字是那些想給上司留下好印象的地方官員編造出來的,這些統計數字不可靠。可是,從廣義上講,這些統計數字所顯示的趨向以及它們所說明的問題————中國超過印度————是合乎情理的,而且也符合眼見的事實。反對用統計數字作依據只是印度人否認中國超過印度的壹種做法。 許多印度人很不耐煩,認為外國人只看到機場和乞丐等落後的壹面,卻看不到印度取得的許多成就———包括印度最近高速發展的經濟。連壹些外國人也忍無可忍,不知道那些外國人為什麽要透過這種低效率和貧窮現象來看印度所取得的成就,不知道他們的東道主如何能長期在這種低效率和貧窮的背景下謀求發展。中國的變化給他們提供了敲打印度的棍子。 中國GDP十年來增長更快 可是,在中國也有乞丐,數據方面的差距也是最近才出現的現象。用人均購買力來衡量,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到20世紀90年代初才超過印度。自那以後,兩國經濟都有了飛速的增長。印度的GDP在20世紀80年代平均每年增長5.6%,從1991年至2003年期間平均每年增長5.8%。中國的增長是可以比較的,但起點高得多,在20世紀80年代平均每年增長9.3%,從1991年至2003年期間平均每年增長9.7%。 由於印度人口增長率高得多,人均GDP差距變得更大了。在1990年至2003年期間,中國人均GDP平均每年增長8.5%,而印度只有4%。因此,2003年中國人均國民收入———按目前的美元匯率折算————是1100美元,而印度只有530美元。鑒於兩國不久前還大體相當,這種差距是令人吃驚的。考慮購買力因素進行調整後,中國的富裕程度比印度超出70%。 從“千年角度”研究兩國情況的經濟歷史學家安格斯·麥迪遜認為,兩個世紀前,中國略富於印度,但自那以後的大部分時間裏都比印度窮。按1990年美元不變價格計算,印度人均國民收入從1820年的533美元增長到1913年的673美元,而中國卻從600美元跌到552美元。到1950年,印度人均國民收入是619美元,而中國只有439美元,盡管從絕對數字看,中國在全球GDP中所占的份額仍然排在印度之前。自那以後的每個十年中,中國的人均GDP增長率都超過印度。 這壹發展的壹個結果是,在過去壹個世紀裏,印度的人口和GDP在世界總人口和總GDP中所占的百分比基本保持不變。而中國的人口在世界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從1/4降到1/5。在20世紀裏,中國經歷好幾次嚴重的自然災害,在1958年至1961年又經歷歷史上最嚴重的人為的饑荒。自1980年起,嚴格控制生育的政策遏制了人口增長率。與此同時,中國在世界總GDP中所占的百分比———考慮購買力因素進行調整後————已經從1913年的8.9%增長到2000年的11%,去年又增長到13%。 國際貿易差距很大 用國際貿易來衡量,兩國之間的差距就更大。在1990年,中國在世界出口中所占份額是1.9%,在世界進口中所占份額是1.6%。到2003年,中國在世界出口中所占份額是5.8%,在世界進口中所占份額是5.3%。去年,雙向貿易增長36%,中國超過日本成為第三大貿易國,僅次於美國和德國。在20世紀90年代,中國的貿易額與GDP之比增長70%以上。世界上沒有哪壹個國家能接近那個數字。而印度的貿易額與GDP之比只增長23%。 印度的貿易也增長很快,去年增長16%。即使如此,印度去年的雙向貿易總額只有1500億美元左右,在全球貿易總額中年占份額不到1%。連續三年,中國貿易增長的部分都超過印度的外貿總額。這意味著兩國在全球貿易系統中的分量有很大的差距,這也改變了相互間的看法。印度出口商在兩年前擔心中國的競爭可能是他們的末日,現在卻擔心中國實現硬著陸可能會破壞正在發展中的壹個大市場。 中國的外匯儲備是印度的將近五倍,在2004年增長2070億美元,到年底達到6100億美元。作為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中國已經成為富國經濟論壇中的壹個重要夥伴。根據它自己提供的數字,中國去年在全球商品貿易增長中占12%。 印度貧窮人數比中國多 中國政府以及中國人民擔心正在出現的貧富差距,但是,經濟迅速增長已使生活在貧困狀態的人口比例大大下降。據世界銀行說,靠每天不到1美元生活的人數(用購買力平價來衡量)在1981年到2001年期間減少了大約4億人。世界銀行駐中國代表戴維·多拉爾說:“貧窮已經基本上消滅了,對此我們很有信心。”但印度還沒有消滅貧窮。據印度政府提供的數字,印度貧窮人數在1977年至2000年期間減少6900萬人,但仍有2.6億人仍然生活在貧窮中。世界銀行估計,35%的印度人靠每天不到1美元生活,而只有17%的中國人靠每天不到1美元生活。根據世界糧農組織的統計數字,中國營養不良的人數在1990—1992年期間有1.94億人,十年後已經減少到1.42億人。在印度,相應的數字是2.21億人和2.16億人,說明其營養不良的人數仍占世界營養不良人數的1/4。印度大約47%五歲以下的兒童體重過輕,而中國只有10%。印度的嬰兒死亡率是65‰,而中國只有30‰。印度人出生時的預期壽命是63歲,而中國人是71歲。印度的成人識字率是57%,而中國是91%。 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設計的人類發展指數中,中國得分0.745(滿分為1),在177個國家中名列第94位,而印度得分0.595,名列第127位。然而,值得引人註意的是,用這些基本生活標準來衡量,中國的起點比印度高得多。 當然,如果說人們可以從壹大堆混亂的數據中找出最有說服力的統計數字來說明印度和中國之間的差距的話,那麽,這個統計數字很可能就是婦女文盲率。據世界銀行公布的數字,中國87%的成年婦女識字,而印度只有45%。許多東西都是隨女孩接受教育而來的:全家更高的健康程度和受教育程度以及更長的壽命;更有生產力的工人;以及對工業化和都市化進程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