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以血糖保持高水平為基本特征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導致糖、蛋白質、脂肪及水、電解質等代謝失調,使機體處於壹種高血糖狀態,病人主要反映多飲、多尿、多食、消瘦、疲乏等,嚴重發生酮癥酸中毒、皮膚外陰瘙癢、泌尿系感染,各種感染傷口不愈合,糖尿病還能導致很多並發癥的發生,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等。大血管動脈硬化癥、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神經病變、肢端壞疽、白內障等,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糖尿早期無癥狀,很多病人並不知道,有許多病人是在我們為居民進行健康免費體檢時發現的,個別病人並不承認現實,對自已得病表示懷疑,這就需要我們社區醫務工作者,設立壹個總體目標,幫助居民了解糖尿病知識。
我們社區人口達3萬人,發病率為4%,患病率為6%。我們社區醫院計劃在2010年10月前,舉辦糖尿病健康教育學習200次,在社區醫院或居委會由社區醫生講課,以圖片、多媒體等多種形式為社區居民講解糖尿病知識,在社區內普及糖尿病知識,提高社區居民對預防糖尿病知識的知曉率,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適當的體力勞動,控制體重、合理膳食、預防感染。教會居民識別糖尿病的癥狀和就醫應當做的輔助檢查項目。如:三多壹少癥狀,有無口渴、飯前反復發生低血糖,泌尿系感染及各種感染後傷口不愈合。采取分年齡段的方法,由高危人群逐漸向普通人群轉移並采取結合健康普查的方式,進行組織社區居民定期測血糖、尿糖、篩查高危個體,建立糖尿病人的社區檔案,建檔率達60%。實施動態管理,管理率達50%,控制率達30%。防治知識率65%,參與率70%,生活質量改變程度為50%。
糖尿病的健康計劃主要歸納如下四個方面:
1飲食指導
(1)根據患者身高體重為其制定飲食計劃,計算出每日總熱量。
(2)向患者說明飲食療法的重要性,使其重視並了解飲食基本知識,無論是那壹類型的糖尿病、病情是輕還是重、有無並發癥、是否用藥物治療、應用口服藥還是胰島素,均應長期堅持飲食療法。
(3)向患者說明合理飲食的目的:①減輕胰島素的負擔。②減肥或者增加體重。③降低餐後高血糖。④糾正已發生的代謝紊亂。⑤預防和治療急、慢性並發癥。⑥改善整體健康水平。
2運動指導
(1)體育鍛煉對糖尿病患者有很大益處,向患者說明運動療法的基礎知識:①宜在餐後30分鐘進行,每次20~30分鐘,以不疲勞為度,每周3~4次最為適。②運動前多飲水。③隨身攜帶易於吸收的糖果、飲料等以預防低血糖反應,並佩戴糖尿病病人信息卡。④運動前應做5~10分鐘的低強度活動。⑤穿柔軟棉線襪、合腳的運動鞋。
(2)運動的註意事項:①血糖大於15mmol/L患者不宜運動。②糖尿病腎病者不宜運動。③收縮壓大於180mmHg者不宜運動。④晨起時動作宜緩,不可劇烈,防止血液集中頭部發生腦血管意外,保持大便通暢,防止因腹壓增壓而血壓升高,運動時應由家人陪伴,防止跌倒。
3並發癥預防指導
(1)經常保持個人衛生清潔,著裝宜棉質、寬松、柔欽、勤換內衣、勤剪指甲,防止抓傷皮膚,引起感染。
(2)註意用眼衛生,經常閉養神,不可過多看電視、看書刊等。
(3)註意休息,勿勞累,冬季註意保三暖,即頭暖、背暖、腳暖,防止外邪侵入而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4)晚睡前用溫熱水泡腳,水溫低於50℃,以促進血液循環,利於睡眠。
4血糖監測和藥物治療指導
糖尿病治療必須以飲食控制、運動治療為前提。糖尿病人應避免進食糖及含糖食物,減少進食高脂肪及高膽固醇食物,適量進食高纖維及澱粉質食物,進食要少食多餐。運動的選擇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應盡可能做全身運動,包括散步和慢跑等。在此基礎上應用適當的胰島素增敏劑類藥物,而不是過度使用刺激胰島素分泌的藥物,才能達到長期有效地控制血糖的目的。具體治療如下:
(1)定期測量血糖有利於治療方案的調整,由於糖尿病患者機體調節糖代謝的能力喪失,如天氣變化、飲食不當、緊張勞累、情緒波動等都會導致血糖的變化。此時就需要對血糖的壹些指標自我監測,以便及時調整飲食、運動及藥物的治療方案。
(2)藥物治療包括口服藥物和註射胰島素:⑴口服藥物:當常規劑量的單壹藥物不能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時,就應及早采取聯合用藥,壹般應用2種藥物,最多可用3種藥物。
⑵胰島素註射:①適合人群:壹般情況下,Ⅰ型糖尿病人及Ⅱ型糖尿病人口服藥物效果不佳者應註射胰島素。②註射部位:常用註射部位為雙上臂外側、腹部兩側及雙大腿外側等。③註意事項:每次註射部位都應輪換,如果需要用混合胰島素應先抽取速效胰島素,再抽取中或長效效胰島素,為防止皮膚感染,取好使用壹次性註射器,註射前皮膚嚴格消毒等。④儲存:未開封的胰島素應在冰箱冷藏室內儲存,溫度2~8℃,不可凍結,可保存兩年,已啟用的胰島素,25℃室溫可保存1個月,避免高溫和陽光直射。
筆者相信:在我們社區醫務人員的***同努力下,社區居民對糖尿病的知曉率會逐漸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也會逐步提高,讓我們社區醫務人員與居民***同創造壹個健康與和諧的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