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中國民間重要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壹。壹般是在公歷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壹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正確的日子是在冬至後壹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並為壹日了! 在墓前祭祖掃墓,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齊人篇》也曾提及壹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氣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壹,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皂隸傭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婦孺耐不住寒冷,也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於是就定了踏青、郊遊、蕩秋千,踢足球、打馬球、插柳,拔河,鬥雞等戶外活動,讓大家出來曬曬太陽,活動活動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有各項野外健身活動,使這個節日,除了有慎終追遠的感傷情懷,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既有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到處是壹派清新明麗的生動景象。真是壹個極富特色,非常特別的節日。清明祭掃墳塋是和喪葬禮俗有關的節俗。據載,古代“墓而不墳”,就是說只打墓坑,不築墳丘,所以祭掃就不見於載籍。後來墓而且墳,祭掃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漢時代,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裏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就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達、強固來看,嚴延年的舉動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後世把上古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五禮之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風必然大盛。 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壹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壹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二十四節氣之壹。在每年四月四或五、六日,民俗於此期間掃墓。 由於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壹個中國傳統節日,在仲春與暮春之交,壹般為冬至之後106天,寒食節的後壹天。掃墓活動在節前後可延續十天左右。
清明節氣候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節氣,含有天氣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常言道:“清明斷雪,谷雨斷霜。”時至清明,華南氣候溫暖,春意正濃。但在清明前後,仍然時有冷空氣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氣溫連續3天以上低於12℃,造成中稻爛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種、栽插要避開暖尾冷頭。在西北高原,牲畜經嚴冬和草料不足的影響,抵抗力弱,需要嚴防開春後的強降溫天氣對老弱幼畜的危害。“清明時節雨紛紛”,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對江南春雨的寫照。 但是就壹些地區而言,情況並非如此。特別是華南西部常處於春旱時段,4月上旬雨量壹般僅10至20毫米,尚不足江南壹帶的壹半;華南東部雖然春雨較多,但4 月上旬雨量壹般也不過20至40毫米,自然降水亦不敷農業生產之需還須靠年前蓄水補充。此外,5-6月是壹年之中冰雹最多的月份,應當加強對雹災的防禦。 清明時節,除東北與西北地區外,中國大部分地區的日平均氣溫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長城內外,到處是壹片繁忙的春耕景象。”清明時節,麥長三節”,黃淮地區以南的小麥即將孕穗,油菜已經盛花,東北和西北地區小麥也進入拔節期,應抓緊搞好後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蟲防治工作。北方旱作、江南早、中稻進入大批播種的適宜季節,要抓緊時機搶晴早播。“梨花風起正清明”,這時多種果樹進入花期,要註意搞好人工輔助授粉,提高座果率。華南早稻栽插掃尾,耘田施肥應及時進行。各地的玉米、高粱、棉花也將要播種。“明前茶,兩片芽”,茶樹新芽抽長正旺,要註意防治病蟲;名茶產區已陸續開采,應嚴格科學采制,確保產量和品質。
清明節傳說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壹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壹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之說。“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壹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壹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圖)放風箏
關於寒食,有這樣壹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壹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壹直追隨著他。其中壹人叫介子推。有壹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壹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壹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禦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壹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壹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壹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壹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梁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裏好象有什麽東西。掏出壹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壹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壹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壹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壹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壹下枝,編了壹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面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節氣習俗
清明踏青
清明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家家蒸清明果互贈,不僅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壹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壹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死離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壹個富有特色的節日。[1] 踏青
踏青。又叫探春、尋春、郊遊。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遊玩,觀賞春色。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壹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清明前後正是踏青的好時光,所以成為清明節習俗的壹項重要內容。古時婦女平日不能隨便出遊,清明掃墓是難得踏青的機會,故婦女們在清明比男人玩的更開心,民間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說。 蹴鞠 蹴鞠。鞠是壹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壹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現在我們叫足球。 掃墓
掃墓,原本是清明的前壹天(或前三天)寒食的習俗,唐代以來逐漸合並於清明。才成了清明節的習俗。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壹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到了當代中國社會墓葬已大多改為方形小石室的公墓。有《清明》詩雲:“乍溫復凊雨如麻,郊野草青行跡加。或向陵園尋誌石,思親敬獻墓頭花。”(摘自《載敬堂集·江南靖士詩稿》)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墓地去舉行,但由於每家經濟條件和其它條件不壹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有所區別。 “燒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謂“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過去,南紙店有賣所謂“包袱皮”,即用白紙糊壹大口袋。有兩種形式:壹種是用木刻版,把周圍印上梵文音譯的《往生咒》,中間印壹蓮座牌位,用來寫上收錢亡人的名諱,如:“已故張府君諱雲山老大人”字樣,既是郵包又是牌位。
另壹種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圖案,中間只貼壹藍簽,寫上亡人名諱即可。亦做主牌用。關於包袱裏的冥錢,種類很多。壹、大燒紙,九K白紙,砸上四行圓錢,每行五枚;二、冥鈔,這是人間有了洋錢票之後仿制的,上書“天堂銀行”、“冥國銀行”、“地府陰曹銀行”等字樣,並有□都城的圖案,多系巨額票面,背後印有佛教《往生咒》;三、假洋錢,用硬紙作心,外包銀箔,壓上與當時通行的銀元壹樣的圖案;四、用紅色印在黃表紙上的《往生咒》,成壹圓錢狀,故又叫“往生錢”;五、用金銀箔疊成的元寶、錁子,有的還要用線穿成串,下邊綴壹彩紙穗。舊時,不拘貧富均有燒包袱的舉動。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設供案,將包袱放於正中,前設水餃、糕點、水果等供品,燒香秉燭。全家依尊卑長幼行禮後,即可於門外焚化。焚化時,劃壹大圈,按墳地方向留壹缺口。在圈外燒三五張紙,謂之“打發外祟”。有的富戶要攜家帶眷乘車坐轎,親到墳塋去祭掃。屆時要修整墳墓,或象征性地給墳頭上添添土,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 祭拜 祭拜,有的給先人叩頭行禮;有的圍坐聚餐飲酒;有的則放起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娛樂活動。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有的則把柳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謂“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此即是掃墓又是郊遊,興盡方歸。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 起義失敗後,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裏,活到哪裏,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壹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裏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蕩秋千 蕩秋千,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壹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植樹 清明是在寒食後的壹天,屬於氣清景明、萬物皆顯、草木吐綠的時節。悼念之後當仰起頭邁向未來,冬天之後就是春天。人們在寒食之時,祭祀哀思;寒食之後,就出去踏青、放風箏、蕩秋千,插幾枝柳,看它日後成蔭。而且在寒食之時,偶爾會不小心把山上的草木燒掉了;寒食過去,清明到來,是時候多種些樹木補上了。先人的精神,當像山上的樹木,是長青的;人的生命,也當像新種下的樹木,在這春風中成長、向上。因此清明也是我國傳統的植樹節。清明商機無數——袁孝沖。 清明節是集人們懷念與感恩的傳統民俗節日。通常人們在清明前或清明時,為革命先烈敬獻花圈,為逝去的親友掃墓祭奠,為先祖先宗燒香祭拜,以表達敬意、孝思和哀思。但是這個重德、重孝、重恩的傳統節日,如今已融入了商業的元素。 “只要精心構思、打造,沒有繁榮不起來的節日經濟。”隨著清明祭品和踏青等需求的深度延伸,這個原本“紀念逝去親人”的節日,至今已有聲有色地帶旺了殯葬品、鮮花、祭祀品、水果、餐飲等相關行業,尤其是旅遊業,它從迅速升溫的“踏青遊”中嘗到了更多的甜頭,中國的“清明經濟”就勢“春暖花開,商機衍生”。 時下全國正在提倡綠色低碳、文明平安的祭奠方式,呼籲市民以供奉鮮花、水果、餃子代替傳統的燒紙、焚香、放鞭炮的不安全祭祀,以獻束花、植棵樹、敬杯酒、唱支歌、吟首詩等健康時尚的方式來寄托哀思,各地政府還大力宣揚綠色文明的網上祭祀。這些祭祀的蛻變,不僅為食品業、文藝事業、花木蔬果業帶來新的商機,還會促成今後網絡經濟的蓬勃發展,以此萌生出更多的網絡商機。 這正是“花須柳眼迎經濟,紫蝶黃蜂送商機”,“清明經濟”正在中華大地上呈現壹派"陽春三月好風光"的繁榮景象!清明的商機也正在不斷地被壹些商家們“拓荒成蔭”……
清明計算
[Y*D+C]-L 公式解讀:Y=年數後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4.81,20世紀=5.59。 舉例說明:2088年清明日期=[88×0.2422+4.81]-[88/4]=26-22=4,4月4日是清明。
清明歷史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壹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壹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壹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壹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節日活動
農業活動 清明節,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 清明時節
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壹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 掃墓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原本主要活動是踏青、春耕春種,後來又兼並了寒食節的內容,也成了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壹種活動。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壹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清明節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之壹,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壹,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歷4月5日前後。古有清明前壹天為“寒食節”之說,相傳起於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饑”壹事,後逐漸清明寒食合二為壹。 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蘇,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是清明節前壹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壹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明清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壹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麽來的。 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的風俗,如古代曾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據載,遼代風俗最重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為樂,仕女雲集,踏青之風也極盛。
寒食節
冬至後壹百零五天謂之寒食,從前這天禁火,吃冷食,故又稱“冷節”、“禁煙節”。民間傳說寒食是為了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習俗在山西首先流行。舊時寒食斷火,次日宮中有鉆木取新火的儀式,民間也多以柳條互相乞取新火。 春分後十五天為清明,是郊遊的好日子。清明又是掃墳祭祖的日子,民間又稱為“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十月壹日總稱“三冥節”,有城隍出巡的儀式。 寒食、清明本來是兩個節日,但山東民間大都把兩個節日合而為壹。壹般叫清明,少數地區叫寒食節,但過節卻是在清明這天。墾利地方自清明節前三日算起,稱“大寒食”、“二寒食”、“三寒食”,第四日為清明,人們於這四天內掃墓、踏青。鄄城以清明前壹日為寒食節,又稱清明節為“鬼門關節”。 掃墓是清明的壹項主要活動。舊時,泰安的掃墓儀式比較隆重。男主人挑著四個小菜和水餃到祖墳,先將祭品供上,然後焚香燒紙,灑酒祭奠。招遠、即墨、臨朐、臨清等地掃墓時還要給墳墓添新土。據說,這是給祖先修屋,以防夏天雨大漏水,實質上是對祖先的懷念。多數地區是在清明這天掃墓,少數地區(如諸城)在寒食這天掃墓,而龍口、博興等地則在清明前四天掃墓。現在壹般都在清明這天掃墓。 清明節山東各地都插柳條、松枝,據說是紀念介子推。泰安家家戶戶插柳條,並給狗戴上柳條圈。民謠:“清明不插柳,死了變黃狗。”即墨則習慣戴松枝,寓意要象松柏壹樣興旺。臨沂、諸城卻用柳條、松枝在墻壁等處輕輕抽打,邊打邊說:“壹年壹個清明節,楊柳單打青幫蠍,白天不準門前過,夜裏不準把人蜇。” 清明踏青在山東極為普遍。臨朐、滕州的兒童壹早就到村外踏青、放風箏。有的用柳條做成口哨吹,哨聲十分動聽。有的地方,兒童仰臉大口呼氣,據說可以泄內火。大部分地區都有打秋千的習慣,濰坊地區的秋千有三種:壹種是直秋千(適合老年人玩),第二種是轉秋千,第三種是翻秋千。即墨比較重視清明節,這天人們壹起床就換上節日服裝,特別是婦女,個個打扮得漂漂亮亮,到處串門,先看新媳婦坐寒食(新媳婦要象舉行婚禮那天壹樣在炕上坐著),然後去打秋千。秋千甩得高,意味著生活過得好,所以大家都妳爭我搶,興高采烈地打秋千。這壹天,婦女玩得十分痛快,因此,當地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的說法。[2]
清明節的吃
清明節要吃青的食物。農村中有蒸制蒿餅的習俗。蒿餅類似江南的青團,制法是:“采新蒿嫩芽和糯米同舂,使蒿汁與米粉融和成壹體,以肉、蔬菜、豆沙、棗泥等作餡,納於各種花式的木模之中,用新蘆葉墊底入籠蒸熟。”蒿餅顏色翠綠且帶有植物清香,它是清明祭祖的食品之壹,也用來饋贈或款待親友。此外,清明淮揚還有吃茶葉蛋的習俗。 清明時節,江南壹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青團子是用壹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幹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制作團子。團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餡時,另放入壹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團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青團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團子還是江南壹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青團子在江南壹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 吃饊子 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饊子”為壹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現在流行於漢族地區的饊子有南北方的差異:北方饊子大方灑脫,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饊子精巧細致,多以米面為主料。在少數民族地區,饊子的品種繁多,風味各異,尤以維吾爾族、東鄉族和納西族以及寧夏回族的饊子最為有名。 吃清明螺 清明時節,正是采食螺螄的最佳時令,因這個時節螺螄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說。螺螄食法頗多,可與蔥、姜、醬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熗,無不適宜。若食法得當,真可稱得上“壹味螺螄千般趣,美味佳釀均不及”了。 此外,我國南北各地在清明佳節時還有食雞蛋、蛋糕、夾心餅、清明粽、饃糍、清明粑、幹粥等多種多樣富有營養食品的習俗。
編輯本段詩詞作品
杜牧的詩《清明》
詩歌 杜牧詩詞《清明》
[3]原文: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含義:清明節的時候,詩人不能夠回家掃墓,卻孤零零壹個人在異鄉路上奔波,心裏已經不是滋味;況且,天也不作美,陰沈著臉,將牛毛細雨紛紛灑落下來,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濕漉漉的。詩人啊,簡直要斷魂了!找個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頭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兒呢?便問牧童哪兒有酒店,牧童指著遠處的杏花村裏有酒店。 手法:借清明時的景物抒發自己思鄉的內心。 主題: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壹幅活靈尖現的雨中問路圖。 感情:思鄉之情。 感悟:獨自在外的人在節日時是倍加想家的。 註:“ 這首詩文學界基本上肯定這是壹首偽詩。第壹,這首詩很可能不是杜牧寫的,第二,很可能不是為清明寫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施愛東博士做客人民網《金臺會館》時指出。 清明詩意
因為這首詩詞最早出現在南宋末年,過去編杜牧各種各樣的集子,這首詩從來沒出現過,研究杜牧的人也根本不知道有這首詩,後來突然冒出來,標著是杜牧(寫的),最早的時候不叫《清明》,叫《杏花村》,實際上就是壹個人在清明時節找酒喝,並不是壹個人去上墳,心裏很悲悲泣泣,且不說這首詩的作者是誰,主要是他不是去上墳。上墳主要是帶著酒、肉,祭過祖先的人叫做“作肉”,就是有福氣的,祖先喝過的酒,我們叫“作酒”,這些酒肉是不能浪費的,壹定要吃掉,所以唐代形成的習俗就是先去祭祖,然後把這些酒肉吃了。如果寫這首詩的人應該自己拎著酒,不然是違背常理的。所以這首詩詞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是杜牧的,也不是去上墳。 清明是壹個春天的節日,過去的時候有寒食、有清明、有上巳節,後來只剩下清明了,清明集合了過去所有春天節日的特征。有的時候歌詠清明就是歌詠春天,所以清明節的詩詞既有上墳的悲喜交集的,也有是純粹的高興,就是遊春喜悅的大量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