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介紹嘉軒不再慣著兩個孩子吃罐罐饃,“狠心”斷了兩孩子的零食。
馬駒和騾駒每天都在奶奶的呵護下,慢慢成長,直到該讀書的年紀。
這時嘉軒想要在白鹿村辦壹所學堂,於是發動眾人,重新修理了以前那破舊的祠堂。
其間插敘祠堂的悠久歷史,順便提到白鹿兩家其實是同宗。
鹿子霖的祖宗最先在白鹿原賣葫蘆雞賺取大筆錢財,卻都是為別人打工,他希望後代能被人伺候,這才算光宗耀祖(其實就是讀好書後升官發財)
而他的願望,經歷了許多代,都沒人幫他實現,直到鹿子霖。
嘉軒找鹿泰恒說起翻修祠堂的事,鹿泰恒依舊將這件事交給孩子鹿子霖。
沒過多久,翻修祠堂的事立馬就開始了,嘉軒還鼓動村民為此捐錢捐物,而白鹿兩家,則承擔了所有費用的三分之壹。
學堂正式開辦,白嘉軒被推舉為學董,鹿子霖被推為學監。
兩人找朱先生推薦壹位兼具知識和品德的好先生,這壹舉動讓朱先生涕淚沾襟,並深深感謝兩位的仁義之舉。
而後朱先生就立馬推舉了白鹿原東邊徐家園的徐秀才,徐秀才欣然出馬。
此後嘉軒的兩個孩子更名,馬駒叫白孝文,騾駒叫白孝武,也在裏面讀書。
開館儀式後,嘉軒也讓鹿三(白家長工)的孩子黑娃去祠堂念書,並給了許多補貼。
可壹向在農村摸爬滾打習慣了的黑娃,終究還是讀不進書。
他十分向往年少就讀到《中庸》的鹿兆鵬,喜歡他爹鹿子霖,敬畏孝文孝武父親白嘉軒,也慢慢接近他們。
後經鹿三請求,黑娃也改名為鹿兆廉
鹿兆鵬給黑娃壹塊冰糖,這了給他既美好又痛苦,且難以磨滅的記憶。
此後鹿兆廉便開始學壞,從搶學員冰糖,到徐先生讓兆鵬、兆海、兆廉幾人去砍壹根柳股兒途中好奇觀看馬兒交配。
此事也被徐先生知曉,三人都挨了幾柳棍,也同樣被自己的父親嚴厲訓斥
之後兆鵬兆海兄弟倆,以及孝文孝武都離開了白鹿村,到朱先生坐館的白鹿書院(高等學館)去念書,這讓黑娃內心十分酸楚。
感想
1.嘉軒做事堅定不移,“狠下功夫”的作風,其實也源於母親之前讓他娶妻時的迫切果斷(嘉軒不再溺愛母親給兩個孩子買罐罐饃,果斷斷絕這類吃食)
2.鹿家祖宗的願望,在鹿子霖這壹代更顯迫切,鹿兆鵬小小年紀就讀到《中庸》,便是壹種體現,這也是壹種真正的覺醒。
3.黑娃終究還是難以與白鹿兩家的孩子“同頻***振”,這就是有思想有覺悟的人與普通人的差別,甚至會間接影響到下壹代。
第六章概括
仙草又生下牛犢,這之間還生下其他孩子,卻都死於同壹種原因。
白趙氏知曉這壹類病因,每個孩子都用炙烤燒焦的艾葉栽到孩子的臉頰上,以治病癥,可最終只有牛犢活了下來。
仙草還期待生壹個女孩,而多次坐月子的經歷已經讓她覺得像平時幹活壹樣普通,竟在無旁人幫助的情況下自己生下壹子白靈。
更離譜的是,生子過程中,仙草讓嘉軒給她端壹杯水,竟讓她感動得流下眼淚。
白靈順利過了四六大關後,夫妻倆琢磨著給她認個幹大(幹爹),隨後找到母親白趙氏,她當即提議認鹿三為幹大。
嘉軒告知鹿三後,讓鹿三先思考壹陣,鹿三想起了白家對他的種種優待,自己也壹直恪盡職守的幹活。
而後嘉軒壹家人為白靈的滿月舉行隆重儀式,卻沒有請來在城裏給人看病的冷先生。
十天後,冷先生從城裏回來,眾人才得知“反正”(革命,造反)了,那天槍聲四起,城門也關了。
回村後,冷先生與“白鹿”二人談起反正之事,還談到原野上出現白狼的事。
白狼夜裏悄無聲息的咬死家豬,吸幹血液後逃走,全村人只得再夜裏點起通明的火把,以驅趕白狼。
嘉軒提出每天派人輪換守夜,鼓動村名修堡,並立下罰規,不遵者見罰。
這壹舉動得到了村名的極力支持,並成功阻擋了白狼的入侵,讓族長嘉軒更加受到村名的擁戴。
自白狼事件後,又傳聞朱先生僅憑壹張嘴,就解除了從甘肅反撲過來的二十萬清軍。
朱先生因此被張總督任命為第壹高參
壹天早晨,朱先生正在全神貫註的晨誦,省府衙門有兩位差人求見,朱先生不慌不忙說道:“我正在晨誦。”
兩位差官只好忍下怒氣,等待朱先生,誦讀完畢,差官把張總督的親筆手諭交給朱先生。
信上提到,反正時逃跑的清廷巡撫方升,從甘肅寧夏攏集起二十萬人馬反撲過來,大軍已壓至姑婆墳紮下營寨,離西安不過二百裏路,要決壹死戰。張總督欲請朱先生說服方生退兵,以免生靈塗炭。
朱先生假意拒絕,自己開始行動。
幾天後,朱先生親自步行拜訪張總督,兩人交談了壹番後,互相吟詩誦別。
方升自推薦他起就對朱先生十分器重,得知朱先生前來,更是盛情款待。
途中,朱先生說害怕巡撫這壹身作戰戎裝,又在飯桌上將盤中剩下的葷菜倒進自帶的瓦罐裏,說讓孩子嘗嘗。
巡撫這才知朱先生的深意,深感他為民著想的壹片苦心。
可巡撫仍然不為所動,壹番說辭下,巡撫才答應退兵。
張總督得知這壹消息,立刻置辦酒席為朱先生慶功,其間,朱先生留下兩行短字:
腳放大,發鉸短
指甲常剪兜要淺
朱先生還特意為反正後的日子寫下壹本《鄉約》,被白鹿原村名廣為傳頌。
感想
1.仙草在白家始終是作為傳宗接代的工具,甚至嘉軒在仙草生子時為她倒壹杯水都讓她感動得留下眼淚,可見夫妻倆感情是多麽的平淡。
2.“反正”壹事,是時代改變的開端,也是人們思想改變的開端,從原文可以看出,嘉軒所關心的,是百姓的生活狀況,國家今後的狀況,而鹿子霖更多的是關心百姓的錢財,這為後文埋下了伏筆。